公共服务视角下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模式研究
2017-11-25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左都雯
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左都雯
公共服务视角下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模式研究
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左都雯
图书馆是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机构,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发展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也为了自身的发展,图书馆需对自身馆藏资源进行整合。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共服务与整合的内涵、图书馆参与公共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模式。
图书馆;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模式
在当今社会中,图书馆是一种“文化”的代名词。高校中有高校图书馆,社会上有公共图书馆,无论哪种图书馆都需要具有公共服务性质,都需要采用相关整合模式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这是图书馆自身发展要求,也是时代发展要求。
一、公共服务与整合的内涵
公共服务是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的,是利用政府和社会公共资源为人民所提供的服务,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图书馆也是一种文化服务机构,要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来,广泛普及文化知识。
整合主要是图书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的整合和数字资源的整合,一些纸质的图书在保存、运输以及流通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整合,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数字资源种类较多,为了保障读者的需求也需要整合,图书馆资源的管理离不开人的管理,所以要整合人力资源。
二、图书馆参与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图书馆是一个社会公益性的机构。图书馆参与公共服务可以维护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许多的问题,如:没有足够的经费,图书资源匮乏等等。一般高校的图书馆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所以可以逐渐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弥补公共图书馆的不足。图书馆参与公共服务可以提高文化影响力,完善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扩充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实现图书馆的公益价值,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三、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模式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只有不断整合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并且促进自身发展。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有许多种模式,主要分为面向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面向用户的整合两大类。
(一)跨库检索技术模式。跨库检索技术模式也叫多数据库检索模式,它将多个分布式异构数据库作为整合的对象,整合之后可以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它可以同时检索多个数据库,将用户的检索请求转换成相应的数字资源和检索语言,并且排序和整合资源系统返回的检索结果。该整合方式可提高用户获取资源的效率,用户不需要逐个登录数据库,然后输入检索条件进行检索,所以无疑给用户提供了方便。该整合模式所呈现的检索结果有统一的格式和标准排序,给用户的浏览和选择提供了方便。
(二)OPAC技术模式。OPAC的原意是“开放的公共查询目录”,是一种借助于网络查询馆藏信息的检索系统,是图书馆资源整合常见的方式,这种管理模式以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为依托,可以显示本图书馆以及其他图书馆的书目,并且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检索入口,可检索馆藏图书、馆藏期刊、数字图书、数字期刊等全部图书资源。该整合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实体馆藏资源与数字资源对接的问题,但是不能实现全面信息的整合,不能随意更改电子资源的链接地址,需要较高的维护成本。
(三)资源导航整合模式。资源导航整合是指专业人士依据主题、字顺等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类重组,建立资源导航库,该整合模式可以深入挖掘价值高、层次深的信息,可以提供分类学科门类和一站式的检索服务,有许多的图书馆不仅对本馆的资源进行整合,还对其他进行友情链接的站点进行整合。
(四)学科门户整合模式。学科门户整合模式是一种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形式,是信息整合的重要方式,它可以集成特定学科领域的资源、工具与服务,给用户提供较为方便的服务和信息检索入口。
(五)CDRS整合模式。CDRS整合模式也是一种以用户为导向的整合形式,它主要依托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多个图书馆可以共同合作,可突破地域、语言、时间等障碍,提供分布式的虚拟参考服务给用户。该整合模式可以使系统后台的资源大大增加,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广阔的服务领域,该整合模式虽然可以使用户的咨询具有实效性,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宣传力度不大,回复较慢等等。
四、结语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可以提高服务质量,OPAC整合模式、CDRS整合模式、学科门户整合模式、资源导航整合模式、动态信息链接技术整合模式以及跨库检索技术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所以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合适的整合模式,为用户提供立体化、多方位的信息服务。
[1]李金茹.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J].知识经济,2012(03):53.
[2]沈芳.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结构、模式分析[J].现代情报,2007(10):114-116.
[3]李红霞.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整合方案研究[J].现代情报,2006(08):144-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