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的文化馆建设探析

2017-11-25张蓝尹

长江丛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文化馆戏曲民族

张蓝尹

基于新媒体的文化馆建设探析

张蓝尹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文化馆是推广与传播群众文化资源的重要机构,担负着提升群众文化修养,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面对这一历史重任,文化馆工作者应立足实际,结合新媒体技术,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机制,促进中华传统资源文化的传播,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文化馆 新媒体 网络 影视化

文化馆是基层群众参与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家文化建设走向社会群众的窗口。提高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工作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升群众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是全面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文化馆担负着传播传统文化经典的重任,这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特点,是各民族在长期发展历程中民族精神和思想的积淀,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依然需要进行大力传播与推广,这是华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工作应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新技术,新媒体的功能,大力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质量。那么,如何利用新媒体服务辅助群众文化工作呢?

一、文化资源网络化传播

做好传统文化工作的核心意义是要扩大宣传规模,大力推广与传播,让传统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即传统文化重在传播与普及。文化馆作为传统文化重要推广与传播平台,则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中网络媒介的传播功能,将传统文化进行网络化推广。如,制作传统文化传播网站、文化宣传网页,创建传统文化学习贴吧等,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文化的迅捷传播与推广,让传统文化呈现在互联网所能覆盖的任何地方,让所有人都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加民族自豪感。这种网络化的应用,极大降低了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门槛,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无论何人,何地,何时都可以直接访问传统文化相关网页,学习民族文化知识,这对于传播与推广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增强网络互动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当网民浏览相关知识后,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全国、甚至世界的网民一起互动交流,这种良性互动,不仅增强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与广度,更提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度,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所以,对于文化馆来说,将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无疑可以实现民族文化的高质量传播,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力。进一步做好文化网络化应用是文化馆工作者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音乐戏曲的影视化传播

在群众文化工作中音乐戏曲文化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广大群众最喜爱、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群众文化形式之一,它是组成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音乐戏曲文化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华夏文明历经千年发展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积淀,是华夏文化传统的延续,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呈现。如传统文化中的棋、琴、书、画、戏曲、音乐、金石、器皿、服饰、建筑等,这些都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但这些民族瑰宝的传播需要我们广开思路,打破传统,结合当前的新媒体技术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宣传,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就以我国传统的音乐戏曲文化来说,为了便于传播,可以改换文化存在形式,将音乐戏曲影视化处理,再放在网上进行传播。搭建全国传统音乐戏曲文化平台,整合各地民族音乐戏曲文化资源,统一将资源影视化,规范资源标准,开发网络传播途径,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资源集中上传网络平台,深入宣传推广,这无疑是对我国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文化作品进行高效传播的最佳途径。而且,影视化的文化资源,可以实现便捷的、永久地保存,这也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后世流传提供技术保障,这种文化传播形式值得我们文化馆工作者大力推广与探索。

三、创建文化资源数据库

在实践中发现,要实现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必须创建群众文化资源数据库,将传统的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这是实现字数化传播的基础。但我国几千年形成的文化资源博大精深,类目庞杂,信息量极大,要进行数字化处理也是文化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馆工作者可结合文化馆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字据库,并与国爱传统文化数据库进行有效互联,借助国家文化资源数据的平台,将地方文化与国家文化无缝对接,为构建全面的、丰富的国家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奠定基础。基于新媒体服务下的文化传播,需要文化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为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播而献计献策。

总之,在经济飞速发展,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为妥善保护和广泛传播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修养,文化馆应发挥先锋攻坚作用,将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服务技术有效融合,发挥新技术的传播优势,扩大传播范围,提高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万古流传。

[1]张英.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建设的思考[J].金陵瞭望,2015(09).

[2]王敏霞.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探索[J].中国艺术家,2014(10).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文化馆)

猜你喜欢

文化馆戏曲民族
我们的民族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多元民族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