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分析

2017-11-25何悦尹

长江丛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诗作意境古诗词

何悦尹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分析

何悦尹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同时对古诗词的时代背景不了解,因此很难从根本上去理解古诗词的意境,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具体的古诗词为例,分析了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小学生 高年级 古诗词 教学分析

古诗词文质兼美、意韵深远,有着非常丰富的时代底蕴和文化内涵,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小学生在古诗词理解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加上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1],过于注重学生的诗词背诵和默写,存在着严重的偷工减料现象,导致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在这段时间内对其进行古诗词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应当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研究和分析,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进步。

一、用心揣摩、品味诗意

小学古诗词都是精挑细选进入教材的,是经典之作,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内涵。用心揣摩,指的是小学生要自己去体会和品味古诗词遣词造句的内涵和深意,通过细读、精读,来感受作者在作品中寄予的感情[2]。品味诗意指的是学生能够体会到某一个字或者某一句词的含义,将这个字与全文联系起来,感受古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这一课时,教师应当先指导学生进行细读和精度,自行感受这首诗的内涵。教师可以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作为切入点,提问学生为什么不能讲“绿”替换为“吹”或者“过”,引起学生的思考,体会“绿”和“明月照我还”中“照”的内涵,从而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奇妙之处。在课堂中教师应当适当引导,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指出和“绿”字使用效果相同的其他诗句,这样能够发散思维。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用来深化主题,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情境,继而掌握诗作的内涵。

二、感知意境、灵活想象

古诗词的背景虽然和现代社会距离很远,但是文化都是想通的,只要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代入自己的情感。中国古诗词的美主要体现在意蕴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整体意境入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入到诗词所营造的空间内,实现时间上的“穿越”。

例如,在学习《独坐敬亭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不介绍写作背景和李白的生平,而是指导学生去认真阅读诗作,从“独坐”这一词入手,体会作者孤独的心境。学生细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文章所营造的景象,圈出重点,如“众鸟”和“孤云”等,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词串联起来,联想出一副画面,还原作者当时的情境。然后,重点分析“尽”、“闲”这些词,将其与作者的心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当时在思考的事情,以及为什么强调鸟很多,但是云非常孤独这一情况,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当时诗作的写作背景,进一步完善词作的意境,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引起疑问、深入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质疑则是引发兴趣的起始点,只有存在疑问,学生才能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分析,才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师应当从疑问入手,鼓励学生自行查阅和理解诗词之中的难点[3],这样能够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加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山行》这一诗作时,教师可以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直接将山行翻译成山间行走?”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归纳“行”这一词的含义。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描绘文章所营造的景象,即一副色彩艳丽的山林秋色图,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分析作者当时的感情,然后理解题目的深意。通过分析和感受,学生会得出“行就是游览的意思”这一结论。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继续探讨诗意,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这篇诗作。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一词时,教师同样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如“枯藤老树昏鸦”这一句中仅仅是单纯的名词罗列,却营造出了一个孤独的、深远的意境,而且添加其他词或者字都是累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等等,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既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这段时期内对其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高年级应该能够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思想,掌握常用的诗词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进而培养语文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当合理把控古诗词的教学,从关键词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受诗词的意境和韵味,使其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感受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魅力,从而为提升语文整体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1]张新华.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制定[J].教学与管理,2016,02(11):40~41.

[2]邱平.例谈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对话教学[J].教育导刊,2012,10(07):89~90.

[3]胡彦科.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艺术[J].华夏教师,2013,06(25):60~61.

(作者单位:雷州市松竹镇东园小学)

猜你喜欢

诗作意境古诗词
梁潮诗作《水里边》·源清书法
踏青古诗词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