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展现学生个性
2017-11-25张朋
张 朋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展现学生个性
张 朋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教师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固化教学观念,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下面本文章将简析如何使学生展现自我风采。
新课标 小学语文 学生个性
小学语文处在对于学生启蒙的重要阶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以学生为第一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考察小学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从实际出发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营造出良好的发散性思维课堂,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其自由个性,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的文化组成部分,具有实际应用性和人文艺术性,这就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学生,使学生加强对语文这种交际工具的运用,同时体会到语文深刻的内涵,感受其中的艺术美。但是,就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状况而言,其教学方式严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江将学生成绩看得重要,授课教条化、呆板化,按照课本教材一板一眼讲课,毫无创新理念,语文教师对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评估不够完善,只注重单一化的教学,不进行情感辅助,使语文课堂丧失了文科类学科本该有的勃勃生机。
二、展现学生个性的方法
(一)允许学生选择学习方法
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必须要以批判的眼光,历史性辩证性的看待问题,不能将问题片面的对立化,要从全面思考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尊重其学习方法。事实上,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发展,诸多学习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S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需要背诵篇目——《望洞庭湖》和《枫桥夜泊》时,学生的自我认识不同,有的喜欢画面感记忆背诵,有的需要大声朗读,有的进行默记,教师不应该去干预其学习方法,应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盲目模仿他人。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质疑是一种人的本能,即一种根本的探究性心里,古往今来,质疑能力是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也是教师应该赋予其的权利,在我国经典文学中,《论语》就是由孔子学生的发问以及孔子的回答编构而成的,在一问一答之间讲出了人生哲理。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面对学,的质疑,教师在无法解答的情况下会进行驳回,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养成,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其质疑的权利,鼓励其敢于向权威发问、敢于质疑教材,以提问式教学方式,来唤醒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如:在S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七单元中,学习《司马光》时,引导学生思考司马光聪明的举动,思考其他这救小孩的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司马光的行为进行理性的评价。
(三)支持学生自由发挥
在课堂中,老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容易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在国内外相关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尤为良好的,在培养学生个性的过程中给予其自由发挥的权利,构建适度的学习空间,展示学生的风采,是教师需要尝试的。
例如:在S版本教材语文书第四册中,学习《鲁班造伞》时,可以为学生讲解鲁班噪声的发散性创新思维,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去思考、去发现、去发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发言,从而表达其个性思维。
三、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学习方法
(一)移情体验 ,走入人物内心
这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兴趣的学习方法,以阅读感悟课文为例,为使学生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站在教材人物的角度进行思维发散,将课文带到实际生活中,移情体验,让人物走进学生的心中,使学生更好的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继而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展现自己的个性,
(二)读写结合 ,加深理解
教师还可以利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的深入理解。在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和写是相对独立的,二者之间联系较为疏远,没有起到真正的目标效果,教师可以创新性的将读写结合,在课堂中进行运用,弥补学习中的空白。
一般来说,由于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限,无法体会到课文中深层次含义,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多次进行朗诵,对重要的片段进行书写思维扩展,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领悟其中的内涵,语文是一种艺术,学生应该从艺术层面出发,进行审美理解,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去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树立超出课本的教育观念,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减少应试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消极影响,在课堂内外注重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融会贯通,体味语文背后的语文教材背后蕴含的艺术审美性,从而获得对人生的感悟和启示,提高学生自身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以达到人文素养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更好的展现学生自身在语文课堂中的独具特色的个性,推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邹敏.试论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卢才生.学生心理差异与作文教学[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作者单位:辽宁省盖州市梁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