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杨开慧故居(外一篇)
2017-11-25马立明
■马立明
瞻仰杨开慧故居(外一篇)
■马立明
杨开慧烈士,不仅是为中国革命牺牲的巾帼英雄,同时又是一位相夫教子、爱情坚贞的好母亲、好妻子。她虽然离开我们87个年头了,但她的英雄故事和革命精神,一直赢得世人的景仰。她的故居——板仓,早在1966年经维修后就一直对外开放,1972年还被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我一直没有前去瞻仰,想来有些愧意。近日,应朋友邀,我们驱车前往。这次不但参观了她的故居、她的纪念馆,同时还瞻仰了她的墓。参观归来,感触良多。
原来,杨开慧故居板仓,不属过去乡下那些大户人家:青砖白壁黑瓦、飞檐雕梁画栋。故居的主墙,为土砖,门窗也无雕刻,整个建筑可说与我们乡下老百姓的房子无异样。不同的是,这是个四合院式的民宅。它大小房屋有36间,天井有4个,分上、中、下三进和东西两厢房。其格局和配置,远比毛主席故居要大、要气魄些。当然,这栋房子虽大,但以堂屋为界,南面这一边是她叔叔家的。
杨开慧故居,坐西向东,门额“板仓”二字,为毛主席手迹。大门两边悬挂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门联。联语为隶体,不知出自何人之手。门前是块用三合土筑紧的地面,宽阔而整洁,使人进故居没有局促、拥挤之感。我站在坪里看故居,整栋房子全掩映在一片松竹茂密、树影婆娑之中。其景色,十分的秀丽宜人。
这不愧是我们湖南乡下典型的耕读世家。像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曾是当时著名的教授;她的祖父杨书樵,也是个读书人,系乡里的“宿儒”。他一生不羡科举,以教书授业为乐。再看她家的东西两厢房,有柴房、火房、农具房、佃户用房、粮仓、茅房等。杨家传承到杨昌济这一代,可说是户殷实人家了。
在杨开慧故居,我们不但看到了杨开慧的闺房,看到了作为学生、女婿的毛泽东曾来这里求教和从事革命活动的住房,还看到了1982年维修此房时,杨开慧手迹密藏于她住房的墙壁缝隙处。1930年10月的一天清晨,国民党清乡团就是从这里将杨开慧抓捕被解压到长沙的。11月14日,她拒绝敌人的求生条件:与毛泽东离婚。毅然别下老母和3个幼子,从容地走向刑场,牺牲时年仅29岁。
杨开慧的这份手迹,有4000多字,这是她被捕前的一份自述:
“我想假使是他(毛泽东)死了,我的情丝将永远缚在他的尸体上,不会放松。可惜他还不知道我这番情景”;
“又是一晚没有入睡,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他那里去。小孩,可怜的小孩,又把我拖住了。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他,一头是小孩,谁都解不开……”
“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死!假如他被人捉着去杀了,我一定同他去共一个命运!”
……
当我在杨开慧纪念馆读着她这一段段手迹文字时,心情却是无比的沉重和难过。这份手迹自述,是她两次逃脱敌人追捕后而预感到自己将要牺牲时留下的。我真为她——意志异常的坚强、信仰异常的坚定、爱情异常的坚贞而感到无比的崇敬!
在参观了杨开慧故居和杨开慧纪念馆后,我们又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瞻仰了她的墓。杨开慧烈士墓,也是坐西向东。这是1967年重修墓地并建陵园后,杨家遵照毛主席生前的嘱托,将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与她合穴。墓后是块大型的诗词碑,镌刻着毛主席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墓地四周苍松环绕,幽静肃穆。杨开慧祖父杨书樵与父亲杨昌济的合葬墓以及堂兄杨开明烈士墓亦在陵园的松柏樟梓之间。经中央批准,2008年12月,毛岸青、邵华同志骨灰由北京迁葬杨开慧烈士陵园,旁边还有毛岸英烈士的衣冠塚,他们将永远陪伴在妈妈杨开慧烈士墓的左右。
在杨开慧烈士墓前,有一尊高大的杨开慧汉白玉雕像。她头留短发、颈系围巾、身着短衣长裙,目光凝视着远方,极似从革命的紧急关头中走来。雕像座基正面,镌刻有毛主席手书“骄杨”二字。据说,当年章士钊先生曾问毛泽东:“骄杨”当作何解?毛主席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的确,杨开慧烈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新华书店 我的精神家园
一个人呀,从小长大,从大长老,可以不去日本、韩国,不去非洲、欧美,但是新华书店,不可不去。理由是: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那些课本毕竟是有限的,那些知识也绝对丰富不了你的精神家园。如果你想要做个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作为的“四有”新人,那必须去书店购书“充电”,必须平时少吃一点、少用一点去书店购回些精神食粮。这样,当你回首往事时,必定“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一生虽未曾懒惰,有时还夜以继日,但还是读书学习不够,故事业平平。所以——在我上班时和退休后,仍不断地往新华书店跑,目的就是一个,寻觅要读的书,以增长和要补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智库,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书店,当然要去新华书店。该店自1937年在延安成立以来,正好今年八十寿。她不但历史悠久、是块信得过的“金字招牌”,而且这个店子大得很,全国各地都有。特别是这个店的招牌,是开国领袖毛泽东题写,你看神不神!纵观毛主席一生,你看他写过几块这样的带有商业性的招牌?没有!故而我买书,如同主妇去正规的、名牌的店子买衣服,生怕在有些书摊上买到一些不属正当渠道发行的盗版书。而新华书店,书源从来正规,所以你就不必担心书的“质量”关了。
如今我买书,已成常态。隔一段时间不去新华书店,就怕有些好书与我失之交臂,这是在自家(本市)。要是远游、出差,旅店安顿好后,我会向服务员打听近处是否有新华书店?如有,一定抽个时间去看看。如我每次出差到北京,就一定要去琉璃厂,因为那条文化古街不但古董文物字画多,而且书店也多,像中国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古籍书店、荣宝斋等都在这里。像我的书柜里,就有很多文化的、艺术的、历史的精品图书都是从这里买回去的。
我去书店买书,还看重营业员手上的那颗购书纪念章。这样一则可以证明此书购于何时何地何店,有纪念性;二是有些购书纪念章很美很“艺术”,并且还有特殊含义。像1976年我随株洲县暑期教师培训班美术小组的同志去南岳写生,衡山站(属衡东县)下车。我们首先瞻仰了欧阳海牺牲处的烈士纪念塔,画了速写。然后我又在衡东县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欧仁·鲍狄埃》的连环画,彩色。营业员在封底就盖了一枚雕刻有欧阳海猛推惊马救列车的图章。印文特别提示:“欧阳海门市部售出”。你看,多么的有纪念性意义啊!赏玩这枚购书纪念章,它又勾起我珍藏心底多年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南岳之旅。又如株洲市新华书店的购书纪念章,一个大半圆下端,是本摊开的书。此章虽简单,但也寓意着“开卷有益”。
如今,我有两个孙子了。要是她们寒、暑假从广东回,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她们去新华书店买少儿读物。我想,决不能让孙辈像我儿时得过“小人书饥饿症”。每次上书店,只要她们爱看的,我都尽量购回。如去广东中山,我也常带着她们去书店看书、买书。倘若祖、孙各自买到心爱的好书,其乐不言而喻。
株洲市新华书店,就因为我去得多,加上我过去当记者跑文化线,故对他们几代“新华人”都认识,有的甚至成了至交。他们见我买书多,于是跟我办了个购书“金卡”,可享受八折优惠。正因为如此,我购书就更加放肆了。我认为,新华书店是我的精神家园,是我精神生活的享受处。
今天,在喜迎新华书店建店八十周年时,我罗罗嗦嗦写了这么多,一是祝贺、纪念,二是抒怀、感恩。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新华书店越办越好,老树常青,致祝!致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