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外汉语课堂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语言管理

文 丽

浅谈对外汉语课堂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文 丽

为了保证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具备课堂管理的技能。本文从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三个方面浅谈对外汉语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分别是: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物理、心理以及语言环境;制定课堂行为规范,培养积极行为,防范问题。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 师生关系 课堂环境 防范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管理好课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非易事。那么,课堂管理=学生纪律吗?实践证明“课堂管理”要超越“学生纪律”,两者不能相提并论。美国学者布罗菲与埃弗森(Jere Brophy and Carolyn Everston)提出:“课堂管理技能足以决定教学的成败。一个缺乏课堂管理技能的教师,不会再教学上取得什么像样的成就。”出色的课堂管理不仅意味着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发生降到最低程度,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且意味着课堂总是持续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涉及的内容有很多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对外汉语课堂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知道对外汉语课堂,很多的时候都是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汇聚一堂。在这里不分国籍、不分民族、不分肤色组成了一个国际化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师生关系,是课堂管理中最活跃、最核心的人际关系。教师是课堂管理和教学的主体,也是课堂管理的核心。首先,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对外沟通能力,还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文化、职业背景和与之有关的习惯、特点、认知风格等相关信息。其次,师生的相互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气氛和谐,相互尊重的环境下才能达到情感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对外汉语课堂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对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提出了要求。对外汉语教师面对外国学生要发音规范、吐字清楚,音量和语速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语句本身的难度适当地调整。还要对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反馈(如表情)等观察细致入微、保持敏感,并据此调整教师的语言。同时教师的身体语言丰富,善于表演也能更好地拉近师生的距离,建立良好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物理、心理以及语言环境

创设具有浓厚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氛围的课堂环境,可以极大调动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外汉语教师在布置教室时,可以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中国文化的图片,实物,书法作品、水彩画等等;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简单易得的东西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小的具有中国元素的小礼物,如中国结、剪纸等;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具有中国元素的小礼物,作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奖品。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要以学生的个人和心理需求为基础,确保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首先,当学生感觉到老师处处为他们着想时,如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对他们的需要作出回应等,学生参与课题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非常高;当学生没有这种感觉是,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就不高,甚至会厌烦课堂活动。表扬可以促进积极行为的继续和加强,批评则会使该行为消退或消失。当遇到孤僻难管的学生更应该与其建立积极正面的关系。即便是批评,可先表扬其优点,防止挫伤其向上的愿望。经常性的表扬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减轻学生的压力和精神负担,还可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其次,教师能否用公平、平等、一致的态度对待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往往是学生比较看重的问题。教师往往对于个别学习进度较慢、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表现出过多的关注,例如课堂上频繁地帮助其纠正错误,经常对其提问,课下额外帮助其补习。即使教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做法却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对个别学生过度关注,很可能对其造成压力,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揠苗助长;班级其他同学也可能因此感觉被忽视,对教师的做法感到不满,甚至会影响班级气氛,使同学之间关系变得紧张。

我们知道学习任何一种外语,语言环境很重要,那么营造浓厚的对外汉语课堂语言环境,是教师尤为重视和为之努力的目标。怎样才能创设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反复的操练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背诵没有实践意义的语句、抄写脱离语境的词语、反复朗读机械抽象的材料、完成只是消磨时间而非实现有价值的教学目标的作业。毋庸置疑,以上这些课堂语言学习方式,是我们摒弃厌恶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我们所要创设的一种语言环境是通过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将所学到的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能够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课堂环境。此外,在对外汉语课堂上,要不要使用学生母语或媒介语,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多少,是每个对外汉语教师都有过的困惑。教师语言是学习者重要的目的语可懂输入源,尽量使用目的语作为教师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对待班里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因此,我们提倡教师要掌握“可懂输入”技能,即要求教师的语言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并随着学习者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越简单越好,对于中高级学生,教师仍然使用初级词汇,虽然学生都可以听懂,但这无疑也是浪费学生时间;对于已掌握学习内容的初级学生,应尽量使用接近平时中国人对话的正常语速,适当加快速度增加可懂输入的难度,如果一味迁就学生,将导致他们的听力和语言无法适应课堂外中国人的语速和发音,出现“除了老师,其他人的话都听不懂”的窘况。

三、制定课堂行为规范,培养积极行为,防范问题

对外汉语课堂的成员大部分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非中国国籍的外国学习者。对外汉语课堂的管理需要教师了解并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课堂管理文化,能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技巧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并使用各种组织和集体管理方法,保证学生尊重集体行为标准。比如:制定能够被全员都认可、清楚明了并具有说服力的课堂日常行为规范;最先学习和掌握教师组织管理课堂的指令,如“现在开始上课”、“请打开书”等等;定时巡视课堂,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作出反应,把不良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进行记录并打分;掌握一套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的方法,对经常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尽量增加学生参与有意义活动的时间,而不是一味地监控和预防甚至强行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使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和模块化教学方式,即45分钟的课堂可以分成20+20+5,将教与学,思考与谈论、提问与回答恰当地贯彻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去,给学生提供更多说的机会,更多思考的机会,更多讨论的机会。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曾经说过:“教师的目标是培养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而不是对学生加以控制。低水平的管理和教学是对学生潜在的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学生的这种损失是不可挽回的。”

总之,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对外汉语教师通过掌握课堂管理策略运用心理学原理,巧妙地处理课堂突发问题,化解师生间不良情绪,营造一种师生相融的课堂氛围。

[1]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Thomas L.Good/Jere E Br.透视课堂[M].陶志琼,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

本文系宁夏师范学院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编号:16nsxb02)。

文丽(1981-),女,陕西榆林人,教育学硕士,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对外汉语研究。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语言管理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后浪&前浪 艺术史上的师生关系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我有我语言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