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的新探索
2017-11-25朱丹彤
朱丹彤
《传承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的新探索
朱丹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课题,国家对此非常重视。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巨变,流行文化、消费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与盛行给非遗传播也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重重困境。但是,与此同时,大众传媒的发展也给非遗传播带来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卫视大型文化真人秀《传承者》节目的形式、特点、效果来探讨现代传播技术对非遗保护转变的积极因素,以求在新兴媒介手段的运用下使得非遗文化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历史长河中诞生的文化瑰宝如繁星,数不胜数。近百年来,技术发展带来社会变革,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众媒介的发展和与国际的接轨使得流行文化、消费文化以及外来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社会逐渐盛行,传统文化在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心中渐渐式微。媒介技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方法与机遇。北京卫视于2015年11月推出的真人秀节目《传承者》使人眼前一亮。将如此新颖又充满娱乐性的大众流行栏目形式和古老刻板严肃的传统文化结合到一起,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考。
电视真人秀无疑是这几年最受欢迎的节目形式,至今也没有衰减之势。电视真人秀节目繁杂多变,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作为动态的具有目的性的现行叙事模型,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景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
《传承者》是由北京卫视联合能量传播共同制作推出的大型文化真人秀节目,于2015年11月披露。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作为立意宗旨,制作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节目中进行展示。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传承者》涵盖了所应具备的流行要素:明星评委、导师制度、淘汰与选拔制度,充满了悬念和竞争元素。来此展示的非遗项目谁去谁留,相互竞争,由明星评委决定哪个项目留到最后,将有机会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仲富兰认为“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和变化,其中的核心观点就是民俗传承中的以“人”为载体的动态传播。”
真人秀的首要元素也同样是“真实的人”,这与非遗保护的重点不谋而合。《传承者》不仅为参与到节目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了展示展演的平台,同时也让承载这些文化的传承人的酸甜苦辣进入观众的视野。新老两代人的思想交锋也是节目的一大看点。《传承者》用青年团与导师团争鸣探讨项目的去留,这样的设置不仅为节目制造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制造悬念吸引观众,更让人们了解到当下年轻人对于古老传统文化的看法。
将民众认知度较低,兴趣感较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档最求收视率与娱乐性的真人秀电视节目的主题,无疑是一种创新之举,《传承者》的播出也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首先,深挖文化内涵中的娱乐性,让文化传播寓教于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某些特有的品质和内涵,与现今的大众日常生活脱离,不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需要人们花费较大的时间与精力才能领略一二,然而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日常生活趋于“碎片化”,人们大多不愿主动接触这些文化内容。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播出去,这就不得不让传统文化向大众娱乐 “妥协”。深挖这些文化内涵或是传承背后的煽情故事,提高娱乐性,往往能更好地吸引世俗的目光,引起人们的兴趣,为进一步推广这项文化项目打好基础。
其次,利用新兴媒介技术,多渠道,多平台进行传播。非遗保护现今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充分借助新兴媒介的力量进行传播。过去,非遗的保护大多是安排现场演出,或者上级保护部门组织人员对传习工作进行考察。由于公益性质大于盈利,这些表演很少能出现在大规模的公众面前。现代媒介技术的兴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机遇。目前,许多保护部门已经认识到了媒介技术的力量,各种媒介平台上已经出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的媒介产品,如纪录片、手机app、电视综艺等。《传承者》不仅在有线电视上进行播出,同时也与互联网上的视频网站有合作。这种多媒介、多渠道、多平台的传播方式,不仅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范围同时也利用新兴媒介的特性—交互性,增强与普通民众的互动,拉近了与大众生活的距离。
最后,重视青年人的声音,在对非遗文化的看法上“百家争鸣”。《传承者》在非遗项目传承人去留的决断上,抛弃了传统“达人秀”的导师“一言堂”,创新出“青年说”的环节。在进行判定之前,一些年轻人组成的青年团体对这个项目及其去留发表演说进行辩论。这个环节不仅为节目制造了冲突与矛盾,“青年说”们的看法是否可取暂且不论,但是他们的发声也让保护者们认识到现在年轻人对文化保护的看法。传承文化的主力军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文化传承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年轻人是否形成对文化传统的认同与自豪感。消除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与迷茫同样是现在非遗保护工作不得不面临的问题。非遗工作者应该重视年轻人对非遗保护的看法听取他们的声音,对症下药,制定策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这项文化项目,而不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提取多方看法,了解社会现实,有助于消除非遗工作进展的重重困难。
《传承者》虽然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思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患。毕竟是大众娱乐化的产物,受到市场规律的束缚,由于收视率导向和迎合大众胃口而出现一些偏离原始初衷的结果,需要保护工作者在利用新兴媒介进行工作时提高警惕,及时应对。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