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发展,优化勤务模式,提高城管执法实效
——以上海市松江区城管队伍为例
2017-11-25戴佳杰
戴佳杰
顺应发展,优化勤务模式,提高城管执法实效
——以上海市松江区城管队伍为例
戴佳杰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对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1]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区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核心便是基层执法力量的“下沉”,夯实一线执法力量。在体制改革后城管执法勤务模式面临新的变革。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城管为例,通过对现行勤务模式的梳理,运用机制创新,勤务监督等方法,分析当前勤务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可借鉴的优化策略。
城管执法 体制改革 勤务模式 创新优化
一、松江区城管执法勤务模式的瓶颈与问题
(一)法律法规与制度问题
一是城管上位法的缺失。全国各地城管执法部门的执法权限是各地地方政府授权的相对行政处罚权,各地城管队伍从身份编制、队伍形象、执法权限、执法内容不尽相同。二是区、街镇城管队伍缺乏系统的勤务模式体系。城管中队作为街镇城管执法队伍,勤务制度单一,多以固守、巡逻及集中整治方式开展。三是城管中队勤务监督考核制度缺失。队员不作为、选择性执法的现象凸显。
(二)执法队伍人员问题
一是编制人员数量极度不足。松江区辖区范围大,各中队平均一线执法队员不到七八名,无法达到城市人口每万分之三编制数的要求。二是辅助执法人员管理难。辅助执法人员只有辅助管理权,协助城管队员进行工作。因工资待遇走街镇财政条线,中队领导并无直接的管辖权和处罚权。三是社会化管理力量存在风险弊端。社会化管理人员多以纯粹的企业考核目标为依据,日常管控中极易出现过失行为,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三)传统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环境问题
一是传统城管执法勤务模式相对落后,执法效率低。日常勤务模式容易造成打游击现象。二是路面见勤率低。街面管控多以4050协管员居多,城管队员见勤率低。三是执法依靠集中整治。对例如夜排挡乱设摊等反复性较强的违法行为办法不多,多依靠集中整治。
(四)履职事务与履职能力问题。
一是内容综合性和手段单一性。上海城管执法履职涉及10个领域、10多个方面的全部或者部分的行政处罚权。执法事项众428项。执法依据众多,设计法律、法规及规章85部。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城管队员处罚种类单一,发挥作用有限。二是专业性不足。城管执法面临各类执法专业性的问题。
二、松江区城管执法勤务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机制、勤务制度不规范
体制机制不顺、工作制度不完善。城管队伍的勤务模式多以领导指令为准,制定队伍排班,布置队员任务。面对繁多的工作任务,容易造成日常勤务的失衡,疲于应付,导致本职工作的失职。
(二)工作任务重与个体承载力不足
城市导入人口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管理问题多、事务杂、任务重。而队伍数量不足、事务处理能力弱,经验不足,选择不作为或者选择性执法。
(三)执法热情不高、执法效果不明显
任务重、人手紧,队员满负荷工作的直接影响便是疲于应付工作,执法实效不明显。街面见勤率低、市民投诉简单处理回复。
(四)队伍个体综合素质能力差
队伍认知还跟不上发展所需,无法适应当前城管执法综合性的要求。认知不足直接体现个人办案能力差,业务能力弱,队伍素质偏低。
三、城管执法勤务模式提升改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完善勤务制度
一是城管法是地位基础。完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制定全国统一的城管法。二是规章制度是执法准绳。上海市政府应该积极进行地方性立法,来协助城管完善执法制度,同时顺应发展,及时进行修改、增加立法。三是制度规范是业务标准。体系的建立,通过制度执行的保障,流畅运行城管执法勤务。
(二)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提高队员综合素质
一是完善业务培训体系。市局到区局加强对一线队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学习多项专业性知识,树立综合性行政执法理念。二是形成中队内部帮带互助模式。老带新,传帮带,形成业务比拼的优良风气。
(三)加强人控技控 建立执法勤务体系多维化
一是竖向维度。建立市局——区局——街镇(中队)的垂直三级执法体系。垂直执法体系同时关联投诉举报渠道,也顺应关联城管勤务考核监督机制自上而下实施。二是横向维度。建立完善勤务条线建设。联合街镇职能部门联勤联动。三是纵向维度。整合信息化城管、智慧城管建设在勤务模式体系中。包括:网上勤务系统、监控指挥平台、投诉处置系统。
(四)加强内外监督 建立科学的城管勤务考核机制
一是完善三级内部勤务监督体系。完善“市局——区局——街镇中队”的三级督查体系。二是建立勤务考核标准。明确考核细则标准,促使中队重视日常勤务开展。三是公众参与。互相促进互相制约,能保证“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龚雪梅.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商,2015(40):52.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单位:戴佳杰(1989-) ,男,现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