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2017-11-25唐文琴贝鹏飞魏巧玲
林 屿 唐文琴 贝鹏飞 魏巧玲
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林 屿 唐文琴 贝鹏飞 魏巧玲
本文研究国内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西华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形式分析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需求,旨在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实质性的建议。
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需求分析
一、导言
目前围绕“大学英语课程究竟要怎样改革”的学术讨论日趋激烈,冯燕教授(2010)认为随着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大学英语公共课已经没有开设的必要了,这种观点被总结为“去外语化”。蔡基刚教授(2012)认为未来大学英语不应再有“普通化”和“通识化”而是要把语言学习直接与学术学习结合,这种观点被总结为“学术化”。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和学术探讨的主题。本文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1)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存在哪些问题?(2)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应如何设置?
二、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大学英语课程目标泛化
许多大学依据《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设置课程目标,按照《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时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多数大学不能讲课程目标细化,只是笼统地加以阐述,这导致了课程内容设置与实施等一系列环节空洞泛化,没有执行力。很多学生觉得这些目标特别不切实际,没有结合他们的实际英语学习,也不能为他们今后走向职场提供切实的帮助。因此极大降低了他们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大学英语课程分类趋同
大学英语课程分类趋同,很多大学没有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只是单一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级,课型分为“综合类”、“专业类”、“应用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虽然从名称上看上去很丰富,但实质内容单一。为何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如此单一呢?原因可以归为三方面:第一,教师资源缺乏,无力开设那么多课型。第二,教师能力有限,对不同课型教师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提升。第三,盲目跟随其他学校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没有结合学生实际需求。
(三)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形式单一
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形式单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仍占主流。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课程评价过于单一,很多院校不强调过程性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级。以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判定学生的英语水平。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一旦学生通过了四六级考试,英语学习就会产生懈怠。同时在实际与外国人交往过程中,也无法开口自由交流,英语应用能力极低。
三、学生需求分析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依据已有的需求分析理论,笔者对西华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200名学生进行了课程需求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需求不同,但总体趋势看来,他们的需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评价方式上有明显的趋同性。调查结果如下:首先,学生学习英语目标呈现多样化趋势,需求由高到低分别为:为了“掌握一门语言”、“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通过四六级等其他等级考试”、“找到好工作”等。其中,以通过考试为英语课程学习目的的学生不到50%,这一结论表明学生希望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实际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不是单纯通过考试。其次,学生对课程内容需求具有复杂性。调查发现,学生对英语电子资源需求高于传统纸质媒介教材需求。学生对听、说、读、写、译以及英语文化等综合知识的学习资料需求较大,占60%以上。学生对课外媒体资源需求集中在英语广播、影视和歌曲等。这说明学生希望学习过程更加轻松,课程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最后,笔者对学生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方式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70%学生认为评价应侧重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60%认为“评价应采取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50%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这充分说明学生对形成性评价需求高于终结性评价。
四、结语
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回顾与需求分析讨论,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各院校应立足于结合本校特点,制定出符合本校学生需求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细化、具体化。同时要展开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基于本校学生现有英语水平以及发展趋向,制定多层次多维度的英语课程目标。例如大一和大四学生对英语学习需求不一样,制定的课程目标也应不同。第二,课程内容应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主体,体现内容层次性与多元性,自主选择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材料,如多媒体材料等。第三,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加强形成性评价促进作用,发挥终结性评价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英语课程学习效率。
[1]Hutchinson,T.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Alearningcentered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2]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3).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系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cjj2015134)”的研究成果。
林屿(1992-),女,江西吉安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14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唐文琴(1990-),女,湖南永州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14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贝鹏飞(1991-),女,山东聊城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14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魏巧玲(1989-),女,河南开封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14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