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文轩儿童文学观的研究
2017-11-25杨馥菱
杨馥菱
关于曹文轩儿童文学观的研究
杨馥菱
提起曹文轩,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国80年代以来最为引人注目的儿童小说家”,他在文学创作方面个性鲜明,代表作品主要是《草房子》、《红瓦》和《根鸟》,这些著名的作品引起了国内外文学论坛的关注。曹文轩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表达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大力地冲击了中国当代文学论坛,还为儿童文学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曹文轩的小说具有优美的诗化语言,而且有着优雅的写作姿态,通过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和执着于古典主义的审美情趣,不断追求文学的永恒魅力,而且汲取了西方古典儿童文学的悲剧精神。本文主要讲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他的作品往往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通过对儿童生活题材的探究,表达生命和人格的灼人光焰。
曹文轩 儿童文学观 文学创作
一、文学创作题材
曹文轩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界看来,是一个很重要的名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创作与文学理念就一直处在儿童文学发展的前沿,对指引儿童文学观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的小说题材大多以少年为主,不管是之前发表的《红葫芦》、《山羊不吃天堂草》还是最近发表的《青铜葵花》,都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他的文章总是能够抓住孩子们的情感需要,由此多次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大奖”和“宋庆龄儿童文学金奖”,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仅意味着曹文轩个人的成功,也证明了我国儿童文学的进步与发展。儿童与少年阶段是开始接触文学作品的时候,是人生中极其重要且特殊的时候。曹文轩小说的成功,首先就是因为他表达了少年情怀,吸引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既要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曹文轩把握住了儿童文学观的发展方向,用成长来作为儿童热衷文学表现的母题之一,这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能够永久发展的,而且是永远具有生命力的。
曹文轩儿童文学的创作的题材主要就是少年生活,他将自己的生活与读者分享,把自身的生活积淀中值得感动的部分与读者交流,不仅展现过自己家乡里少年的成长生活,也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表达出了细微隐秘的心理变化,这种细致入微的表达手法是吸引儿童阅读的有效途径。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曹文轩对少年成长的描写展示出了很多的磨砺与艰辛,让少年在阅读中感受到不同的人在相同阶段的不同生活,作家对少年成长历程进行了准确地把握和生动的描绘。从文学题材上来说,主要是展现在生理上的发展变化到情感上的羞怯探索,从人格上的逐步完善到精神上的蜕变成熟,真实的但又美丽的成长历程就是把握文学创作发展历程的根本,也能够向儿童展示文学的魅力。
二、文学创作方式
作者在文学创作的时候,并不是运用单调的表达方式,有时也包括自传风格。曹文轩在文学创作时并不回避其作品的自传色彩,正如文学评论家曾镇南支出,不同的两个人物所具有的作家本人的自传色彩都是浓厚而且鲜明的。所以在曹文轩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其实是认同小说的自传性的,而且他很看重由此带来的创作自信,这样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亲和效应,还能表达他自己一贯的作风,用回忆录的风格,展示作品的精髓。他认为的儿童文学观主要就是在依赖个人经验的前提下,把自己所经历的事和向往的事表达出来,在写作中寻找确切的感觉。
曹文轩的创作方式虽然坚守古典主义的美,但并不拒绝挖掘人性中恶、卑下的成分,我们可以从他的文学作品中看到美和崇高,他并不喜欢用复杂的语言来表述事件,因为在他眼里,对于孩子们来说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才是最受欢迎的。曹云轩的儿童文学观不受制于生活,注重凸显人性尊严的可贵与高尚,在文学创作方面注重把丑恶作为弘扬美好人性的陪衬,在比较中展示丑恶或者美好的定义,曹文轩总是在悲悯情怀下保持平和态度。
文学创作方式是作家特有的表现形式,每个作家都有不同之处,在语言优美度的体现中,作者总是注重修辞炼句,把每一个句子和词藻进行精雕细琢。曹文轩作为一位有着鲜明民族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总是深受大众的欢迎,也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近现代的发展相结合,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能通过他的作品感受到他的初衷,感受到民族语言的价值。
三、文学创作表现形式
曹文轩内心的文学观,也是要注重文章整体气质的,他的小说风格多以浪漫主义情调为主,既表达对生命的悲悯,又展现出对理想和美的维护。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基础,翻开曹云轩的作品,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对纯美景色的描写,他坚信“美感与思想具有相同的力量”。他用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把雅致洁净的诗话语言传递给每一位读者,而这种诗化语言,也正是儿童文学观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
儿童文学注重通过灵秀与空灵表现自然与人物的美好,通过对世间万物透彻的描述,让儿童通过有限的视野进行无限的遐想,畅想自己的未来,也为之付出努力。在和谐中构成意境之美是曹文轩文学观的重点,他的小说意境不仅传达出了和谐,更多的还是微妙的感觉。微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曹文轩在作品中为了表现这种意境,常用人物与自然微妙的关系进行感情的传递,我们总是能在曹文轩的文学作品中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在他笔下栩栩如生的景物当中真切地感受到少年成长的蓬勃气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美感有着执着的追求。
曹文轩擅于用细腻的笔触和鲜活的人物展现自己的情愫,他的故事为现代人展示逐渐逝去的那个时代中忧郁的美丽,悲情永远与美感同在。也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得曹云轩在儿童文学观中充分者表达自己对于美的追求,他希望读者能够通过他的表述,在悲剧中寻找美感,不断的享受生活,保护自身不受伤害。
曹文轩笔下的少年是在自然中成长的,他笔下的人物大多都是过着一种田园生活,他曾经说:“我的大多数作品是写田园生活的,形成这种格局的直接原因是我生长在农村,对田园生活格外熟悉,倍感到亲切,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对田园生活的价值所做的思考和判断。”“田园”一词总是与诗人和风光联系在一起,已经不再是阡陌纵横或者水网密布的一块破平整土地,更多的是代表作者意愿或者其他向往更好生活的地方,是寄予梦想的地方。曹文轩准确地把握儿童文学观的发展,恢复了成长小说的传统,让他笔下的人物总是能够在自然中成长。
四、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
“他用笔构建了一个诗性的天堂,因为‘这可以实现我美学上的追求’,他向往优雅,所以在他的笔下总是浮现一个无比美丽的世界,即使苦难深重,也闪烁着人性大美的光辉——他,就是曹文轩。”这段话就是对曹文轩和他的文学观非常形象的描述。他对于优美的追求是无人能及的,曹文轩面对汹涌的潮流毫不退缩,反而大张旗鼓扬起优美的大旗,他总是明确自己的主张,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推向极致。
在《草房子》这部作品中主人公桑桑是油麻地精灵的化身,主人公的天真与他的智慧处处彰显着生命的力量,但是偶然的事件还是在故事情节中发生了,故事末尾鲜活的生命预演了死亡的话剧。死亡是生命的最后过程,对于童年时代的孩子们来说,这是陌生而且疏远的,曹文轩并没有像现代作家的手笔那样安排一个沉重的结局,而是让主人公桑桑踏破死亡的界限,在认识生命魅力的同时给孩子们增加读书的兴趣。命运不能改变人的灵魂和斗志,遇到问题不能抱怨不能焦虑,奋起反抗才是解决问题重要的最好的方式,曹文轩选择用乐观的态度向读者阐述文章大意,让儿童文学的发展不断走向光明。
曹文轩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就是表达文学的魅力,彰显人性光辉,文学观的影响对于作家、社会和读者来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在读曹文轩文学作品时,我们很容易就会投入其中,有时跟着主人公哭,有时跟着主人公笑,当我们为曹文轩的小说创作所感动时,便无法忽视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真实意思。在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中,我们总是能够感受到优美的伤感,那种伤感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当你细细品味作品,却又常常发现忧郁的背后更多的其实是苦难和艰辛创造出来的美好。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这种阅读效果的产生与作家的作风和文学观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效果是与作家的阐释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曹文轩的作品中体现的更多的是怨而不怨,作为一个80年代的儿童作家,曹文轩很是欣赏汪曾祺的写作风格,他对古典的艺术规律加以发挥,以对美的追求来超越作品中的忧郁,给人以心灵的安慰。
曹文轩的小说也会涉及到爱情故事,但是我们很难找到结局圆满的爱情故事。虽然生活中的情感世界的确有冷酷无情的一面,可是无论是曹文轩作品中的蒋一轮和白雀还是马水清和舒敏,都是以浪漫的故事情节为开端的,哪怕最后的结局不是圆满的,但中间对他们爱情故事的描写也是对生活的如实反映。白雀被蒋一轮悠长而优雅的笛声打动,马水清因为舒敏哀怨的箫声而动情,这种爱情的起初展现方式是诗情画意的,但是无奈于现实生活的种种压力,最后不得已走向分手,生活有时候就是爱情的最大障碍。曹文轩对于生活中的无奈和情感中的伤感,用人类情感中最为质朴的亲情来弥补生活的缺憾,他的写作方式就是用温柔的感情滋润着读者的心灵,也用朴实的爱心写下生动的故事。
五、儿童视角上的创作
曹文轩对少年题材的关注是众所周知的,他对少年题材的关注和忧郁情怀的流露构成了他对美感的特殊关照。曹文轩的创作主要就是儿童的视角,儿童视角指的是小说或者是文章著作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者口吻来讲述某一个故事,故事的讲述要时刻围绕儿童的心理和需求,故事的呈现过程也应该有鲜明的儿童思维。曹云轩小说的叙述因素往往会受制于儿童理解能力和阅读范围,所呈现出来的作品虽然是以儿童文学观为主,但是故事情节往往引人注目,给人一种情不自禁地追求美感的冲动。
在曹文轩的作品中,儿童视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叙述方式,曹文轩常常把儿童视角作为主要的叙述方式,目的就是想要通过儿童对世界的独特的感受来表达自身对于古典美感的单纯追求。艺术是生活的重要部分,完成优美的艺术世界构建,就是作者儿童文学观的重要之处,作者笔下的儿童视野是十分开阔的,他认为儿童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日常的生活或者自身的故事,而是开始在成人生活和社会风云或者人性世界中寻找令自己感到惊喜和有兴趣的事物。儿童视角是曹文轩实现对美学和艺术追求的重要选择,他不同于成人的思维习惯和抽象思维,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童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是更加直接更加表象的,当然也是比较细致化和诗意化的。成人对事情总会有一定的分析,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不敏感于将所经历的事分享给周边的人;可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往往无法准确概括幸福或者苦难的概念,他们敏感于生活中每一件给自己带来欢乐或者痛苦的具体事件,细节性的展示,正是曹文轩儿童文学观体现的核心所在。
曹文轩在解释儿童视角时也提到过引用“婴儿状态”这一概念,他在评论作家作品时曾说过儿童视角的诗化功能时比较合适于融入到文学观中的,孩子们的世界往往会忽略现实生活中丑恶的现象,对于他们来说世界是干净的,每个人和每件事都是美化存在的,而正是因为曹云轩了解这一特性,才称其为“婴儿状态”。孩子们的世界是那样的纯洁,让故事情节也变得异常的有趣,在曹文轩的笔下,我们可以说正是因为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文学观被慢慢发展起来,才能够让儿童的时间、儿童的目光得以显现。
六、结语
在中国的文学论坛中,关于诗化小说的描写可以说是侧重于生活的,曹云轩在儿童文学观的表现中借助民生百态和精细刻画,让童年时代的孩子们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丰富自身的同时了解现代抒情作品。曹文轩的作品将艺术思维变得意念化和抽象化,擅于把意境营造成多种形式,用多种形式特征展现儿童文学的魅力,他的作品总是在体现忧郁时同时展现生活的美好,不会把事态恶化,而是愿意将丑恶的事情美化,这就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阅读。曹文轩的文学观正确掌握了我国近现代小说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的文学观更好更快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刘柳.二十一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D].2015(02).
[2]杨冰,胡峰.中国现代小说流派[J].2015(05).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