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
——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
2017-11-25张琳
张 琳
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
——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
张 琳
近年来,学校阅读教学实践越来越受重视,但中小学生的阅读成效却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且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引起人们的深思:什么是阅读?阅读教学的本质任务是什么?本文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主要论述了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阅读策略三方面进行阐述,在分析当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阅读教学 存在问题 理论依据 阅读原则 策略
一、什么是阅读
人们对阅读的定义各有不同,有人认为“阅读是作者与读者通过文本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阅读是一种心里语言猜测游戏”。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百度百科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本质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心灵沟通,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二、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设计主体错位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当前,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以自身为主体,以包办的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的品质。
(二)目标泛化,缺乏实际意义
比如学习一篇关于中外文化的文本,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那么,如何界定学生是否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了解到什么程度?教师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
(三)施教方式机械,过分依赖教材
只注重形式不注重问题,研究氛围不浓厚。研究性学习也叫深度学习,阅读教学浮于表面缺乏对文本内涵的深度挖掘。
(四)创设情境失真
我们说语言教学要提供给学生真实的语言材料和自然的语言环境,否则,学生无法真正的感受语言。当前,一些教材的编写也缺乏真实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比如:某教材写到:I have three basketballs, five volleyballs, seven footballs, and ...... 这样一段文字无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兴趣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活。
(五)文本话题导入牵强
常见的课堂导入方面的问题有:舍近求远,失去了导入的价值;抛物线式,导入后又回到了原点;滑旱冰式,围绕主题盘旋,却不切入主题;醉驾式,无目标可循,混乱式的导入。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任务设计顺序错乱
“阅读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应该是层层递进的,应按照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编排组合各类阅读任务。”
三、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的知识是动态的。通过阅读,唤起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将其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在二者之间建立起本质的、非人为的联系,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重建原文的意义。
(二)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力类型都是几种占优势地位的智能的总和。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设计形式丰富的课堂任务,刺激其感官,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其对阅读重获兴趣。
四、阅读策略
阅读在知识学习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是每位学生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效率的阅读离不开阅读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具体的阅读策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包含: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对关键词句进行划线就属于复述策略,在学生读完文本后,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画出一幅图或略读、查读等阅读方法的运用属于精细加工策略,而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总结文本内容则运用的是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包含元认知计划、调节、监控三种策略,学生能将元认知策略内化为阅读过程的伴随状态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具体表现为能合理分配时间,为阅读任务的完成做计划;对阅读情况进行监控并适时调整等等。
资源管理策略包含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策略以及学业求助策略。
五、结语
阅读能力和水平是学生理解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的体现,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饿,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离不开一线教师的钻研和努力,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素质,为基础教育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包荷.高中英语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创新教育,2016(6).
[2]李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琳(1994-),汉族,山东莱西人,硕士研究生(在读),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