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的媒介恐慌研究
——以2011年抢盐事件为例
2017-11-25梁译方
梁译方
新媒体视角下的媒介恐慌研究
——以2011年抢盐事件为例
梁译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时代发展迅速。在这个信息实现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时代,中国大多数网民既是消息的传播者也是消息的受播者,既是制码者又是解释者,更是翻译者,信息普及的深度和广度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我们在受益于新媒体影响力的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媒介恐慌随之增多,本文以2011年抢盐事件为例,进行较为深入的媒介恐慌研究。
媒介恐慌 抢盐事件 应激反应
一、媒介恐慌
媒介恐慌是指受众因为媒介对危险事件的大规模报道产生的恐慌和焦虑心理的现象。因为当媒介对事件要素的呈现不充分时,会造成公众对新闻事实的错误判断,媒介建构风险不当造成的危机或是媒介制造虚假新闻引发受众恐慌都是媒介恐慌事件的具体表现方式。[1]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与1938年10月30日晚播出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由于节目的效果太过逼真,以致上百万美国人信以为真,由此使美国陷入极度的恐慌中。在2011年3月日本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件。随后,一名昵称为“渔翁”的用户在QQ群上发出消息:“具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厂爆炸对山东海域不断地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盐、干海带…”该消息被疯狂转发,加上有心之人的炒作与人们之间的口耳相传引发我国大陆、香港、澳门地区人民的 “抢盐”的风暴。
二、恐慌原因
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分别是大众传播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媒体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2]也正是施拉姆的传播模式中,传播者既是制码者又是解释者、翻译者,同时如今知名的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具有普及度高、实时性高且的特征,可信度复杂的消息一经传播便会众人皆知。2011年时,传播者“渔夫”发布消息的通道是一款具有操作便捷和交互性特征的社交媒体软件,所以该消息更容易地被广泛转发了,而且,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文字复制粘贴操作的简单化,手机上的图文甚至视频消息也能被粘贴到其他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贴吧论坛上,如今正值互联网的上升阶段,互联网用户数量剧增,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传播的反效果,人多口杂,常有不实的消息出现。
认知、情感与行为层次分析是大众传播产生的效果的三个层次分别为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当一种价格不高并且作为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的商品在未来会有短缺情况的言论出现时,人们的心理层面上都很可能因具有消费能力而产生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
堪垂尔的研究显示,一个人产生恐慌应激反应的原因有个人差异说、社会范畴说、社会关系说三种,进一步分析,产生强烈购买行为的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不够高的人,圈子中的人大多属于同一个社会阶层,因在互联网时代人际传播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当这样一份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商品的购买力会急剧增加。加上大众传播具有“地位赋予”的功能,一种行为如果得到传播的广泛报道和传播,往往会成为一般人学习或效仿的对象。 “从众心理”的社会现象以及受到我国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而且,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会倾向于不说出来,所以一些想开口反驳的普通人会陷入“沉默螺旋”之中,当小地方的人们受到这一个大的社会气候中大多数的意见和强势的压力影响时,选择默许和顺从。反观一些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或者公众人物因受教育水平较高,独立思考能力强,接触的圈子很广泛,会通过各种方式求证,因此不容易受到谣言的鼓动,同时有的会因自身的影响力而成为意见领袖。
一场闹剧之后,“message is massage”(信息就是按摩)这句话更令人感触深刻,在这样一条传播链中,盲抢盐事件的起源,传播者精确地抓住了人们的痛点,就如同穴位按摩,又稳又准,传播如同按摩——如果没能达到一个缓解病痛的结果,便会加剧混乱的状态。这也提醒着我们,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对于生活的不安全感加剧,对于一个信息的真伪我们个人应该擦亮双眼,多方考证,而不是人云亦云。
[1]马媛媛.媒介报道带来的媒介恐慌及规避[A].新闻世界,2014(1).
[2]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2.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