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画的意境表达探究
2017-11-25江丽
江 丽
中国工笔画的意境表达探究
江 丽
水、墨、彩,点染,磨纸、撞色、蘸吸,中国传统工笔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演绎出浓淡皆宜、清雅古厚的气韵和意境。华夏民族以含蓄著称,艺术审美向来强调意境的营造,意境是艺术作品终生所求的高度。意境作为中国工笔画作品的灵魂所在,源于画家深厚的艺术修养、真挚的生活感悟、心绪情境的交合,一笔一画之间诗意灵动,艺术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宣纸上肆意张扬。
工笔画 意境表达 表现形式
笔墨丹青,随意赋彩,中国工笔画以其笔法精谨细腻而著称。战国、盛唐、两宋,工笔画从萌生到盛行,再至成熟,工笔画尽其精微,强调形神的和谐统一。先有形,后有神,无论人物画或者山水画、花鸟画,首先力求神似,继而追求意境神韵。就意境表达而言,工笔画稍逊于水墨的写意风情,更强调写实与意境的交合。鉴于中国画向来注重意境表达,工笔画对于意境描绘也是极尽心思,力争工笔画更高境界的发展。
一、中国工笔画意境浅析
意境一词,婉转萦绕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艺术作品里,缥缈无形,却又生机盎然。但若深究:何为意境?面面相觑后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说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人说意境是意和境、情和理,形与神的结合;人说意境虚无缭远,存于宣纸之中,却又游离笔墨之外。
意境之所以缥缈,是因为它没有实际形体,像灵魂一样,依存于作品之中,无之,不过是金玉其外,毫无生气罢了;有之,自是形神兼备,气韵自来。欣赏工笔画艺术作品时,第一时间映入心田的是作品的气韵,这股似有若无的感受在心间、脑海盘旋,艺术审美的契合感油然而生,饶心三日,旷日弥久。气韵与意象的魅力超脱技法的纯熟之外,画者与看客的心灵在这一次次鉴赏中碰撞出名为知音的火花。观之气韵,领悟意象世界的广阔,思及自我的渺小,心随物外,境界自升。
二、中国工笔画的意境表达
(一)外师造化,境由心缘
灵而动变、应目会心。中国工笔画绘画强调由眼及心,与郑板桥的三竹之说恰有异曲同工之妙:眼中之竹是客观外物的眼中印象、胸中之竹是精神世界的奇妙构思、手中之竹是融情于笔后绘然纸上[1]。一切客观事物的描绘,必得经历眼-胸-手这一番流转,景象在心中酝酿,在笔下运化,才能更加耐人寻味。此刻,一切笔法、技艺都不过是胸臆表达的的手法罢了,真正赋予工笔画作品灵魂的是画者的一抹心魂,物象与神遇而迹化,下笔如有神助,境界陡生。
明心、知意、绘境、达情,客观景象经由画者提炼、加工,辅以技法修饰,虚实相生、空间构建、留白艺术,意境因画者的真情实意而渐渐具有实象。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写实写意,容颜秀美的仕女,快意赏游、惬意休闲,笔法浑圆有力、刻画规整生动,画中诸人各具风情,盛唐的富足生活和精神面貌跃然纸上,意境清晰可辨。
(二)腐朽神奇,生活所悟
艺术源于生活,工笔画意境的主客体皆是起于生活所感。生活所悟在心胸中凝结成一股情怀,画者摘取这份真情,从生活、自然等中选取适宜表达这种深刻情感的意象,将一腔真情宣泄于笔墨丹青中。正因为有所感、有所绘,这样的画作才能情意氤氲,看客赏画时由人及己,心中万千思绪,与画者在这艺术世界里产生心灵、思想、情感的交互,画意诗情在这灵魂交汇中丝丝流淌于看客心田,伯牙子期的共鸣于此奏响。
艺术起于生活,高于生活。所看、所思、所悟,在艺术情操的串联下,汇成画者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个个意象在画家的思绪下,排列组合,创造升华。基于志趣、意趣、境趣的和谐祈愿,配合透视、推远等技法,构建时间、空间的三维立体,画意自生[2]。
(三)情景交汇,意与象通
意境一词,依于空间境象而存,处处可循,却又无迹可寻。心能到达的地方,想象也可企及,创作自然不甘其后。无限的想象、无限的创作,以意图之,咫尺之间可以展示天高海阔、囊括九天之势。有限的图纸间,思绪早已天涯海角几经周转,静态动态、平面立体,欣赏者在这一幅幅工笔画作品中窥之画者的心境与情境,揣摩到艺术作品表达中的时空境象、绘画技法、意象造型......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寥寥几笔间,情境意象自见。
五代南唐画家徐熙,善花鸟木竹、精草虫蝶蜓,妙哉[3]!其所绘《玉堂富贵图》,朱砂色的锦鸡神采奕奕,玉兰与牡丹错落有致、争芳斗艳,色主白,石青为底,画卷不余留白,却不显匠气,尽显繁杂雍容。取自自然的生机,深深感染着欣赏者,后世流芳。
三、结语
千年艺术积淀,繁殖于华夏文化传统,摇曳出一株繁盛的花木,中国工笔画自千年前而来,成长如斯,凝结着中国人民对意境一词的深切感悟。先意后画、形神一统、气韵意境的中国工笔画千百年的至臻至高追求。浓墨重彩的绘画里,体现着画家作画过程中的主体思悟,一片玲珑丹心清晰可见。时代进步,文化冲击,但我们坚信中国工笔画能在这急流中勇进,浴火涅化,迸发出更强大的生机。追求意境表达、围绕创作理念,中国工笔画必将流芳千古!
[1]苏彦芝.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意境表现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7):32.
[2]李善杰.中国工笔画的意境表达[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157~158.
[3]王彬,朱兴华.“艳而能清雅,浓而能古厚”——中国传统工笔画之“水、墨、彩”[J].电影评介,2009(03):83~84.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江丽(1974-),女,汉族,硕士,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