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遗成功!我们有最美的四季轮回

2017-11-25◎若

哲思2.0 2017年1期
关键词:霜降节气文化

◎若 雨

申遗成功!我们有最美的四季轮回

◎若 雨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业耕种的补充历法,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由于历史上我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24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8个节气名称。这8个节气,是24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你是否还记得这首节气歌?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充满诗意的日子,那些关于一生的美好,都有四季岁月替我们好好珍藏。几千年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带着最美的时光气息,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中国用五千年的文明来诠释二十四个灵动的节气,从第一朵开放的桃花,从第一个萌动的柳芽,从第一片发黄的叶子,从第一次飘落的雪花……

现在,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使用渐渐少了,一点点的遗忘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生活在节气之中,却从未懂得它的涵义,从未进入它的气韵里,这是比年幼的幽怨更为遗憾的认知。古老的中国人根据自然节律命名的二十四节气,传承至今,更多的时候却是作为日历上的名词和幼童口中的儿歌被知晓,而其中所表达的农耕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与处世哲学,却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甚至忘却了节气的本末,只是符号化地继承,人云亦云地传播。

不过,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二十四节气申遗正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我们也就不再担心它完全被遗忘了。

这次真的是我们自己申遗成功,而不是文化遗产又被抢走了,满足了国人的愿望,更保护了中华文化遗产的“版权”,等到多年后,后代问起来时,我们能够自豪地回答,我们的祖国,有这世间最美的四季轮回!

@箴色:一直觉得中国二十四节气名字美哭,特别是惊蛰和霜降!一路从惊蛰走到霜降。

@二玲同学:同学赶上节气出生,妈妈给取名:谷雨。好美有木有!我大雪那天出生,奶奶给我起名:雪孩儿。这真是“别人家的爸妈”和传说中“奶奶带的孩子”。

@岛屿:此处应呼叫逢节气必发微博的靳东,老干部的微博除了偶尔表达一些感悟,平时就爱发节气……特别准时!文化部门缺节气播报大使吗,能唱歌会演戏的那种?推荐我东哥。

@小暖:立春吃春卷,立秋贴秋瞟。小雪涮羊肉,冬至饺子馅儿……吃货的灵魂果然从古至今,生生不息!

@阿颖:其实很惭愧,到现在我都没背会。不过相信不久,它就会席卷各大考试真题!

@做第一个我2012:28个字说明了12个月,表述了365天,相传了2000年,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古人的智慧真真不可思议!

猜你喜欢

霜降节气文化
霜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深秋寒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霜降
谁远谁近?
Les 24 périodes solaires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