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现状与建设思路
2017-11-24杨陈慧
杨陈慧
摘要:虽然当前各类高校不惜成本构建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但如何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和互联网技术,建设高互动性与鼓励个性化学习的在线课程资源仍是当下最迫切的问题。本文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专业为例,通过分析数字化资源的建设现状,找出了七大问题,提出了三条建设思路。
关键词:数字化课程资源;现状分析;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270-02
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促使现阶段对教育个性化的需求愈加旺盛,教育的外延也在逐步放大,在线教育服务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快的领域。近年来,各类高校均不惜成本地构建数字化资源建设,但当下最迫切的问题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和互联网技术和建设高互动性与鼓励个性化学习的在线课程资源。
一、以房地产专业为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现状分析
2013—2016年期间,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专业对省内10余所开设了同类专业的院校采取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同类院校50名专业教师、1435名房地产专业学生以及各大中型房地产企业424名在岗从业人员进行了数字资源现状和需求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现有数字化资源种类分布与满意度调查分析。通过对教师、在校学生和社会从业人员进行现有数字化课程资源种类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如图1所示,在数字化资源中,移动APP资源仅占4.5%;如图2所示,仅有3.02%的移动APP课程资源、17%的网络资源、23.04%的影像资源、44.03的幻灯片资源能很好满足教学与工作需要。
2.房地产专业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满足教学及技能更新需要情况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教师、学生和社会从业人员进行现有房地产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质量/满足教学及技能更新需要情况进行调查,如图3所示,仅有2.01%的教师、3.11%的学生、9.60%的在岗从业人员认为现有数字化课程资源质量能很好满足教学及技能的更新需求。
3.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存在主要问题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教师、学生和社会从业人员就现有数字化课程资源存在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如图4所示,发现数字化课程资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个性化校本教学资源缺乏普适性、通用性;(2)已有的教学资源各有特点,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建设成果无法实现大范围共享;(3)教学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获取缺乏便捷性;(4)房地产专业传统课程资源与常规教学过程联系不紧密,很多所谓的精品资源成为摆设,使用率很低;(5)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中极少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课程资源缺乏交互性,学生使用课程资源丧失积极性;(6)现有数字化资源不够丰富,手机终端的便捷性未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充分体现;
(7)数字资源的内容扩展性不够,没有很好利用数字化课程资源的优势,实现项目化的教改思路。
二、APP课程资源建设与实践现状分析
笔者组织2014、2015级交院房地产专业全体学生分组以上课玩手机现象为切入点,针对APP课程资源的认知度、APP课程资源的教学使用度、App课程资源的教学成效、APP课程资源应具备的功能性、现有APP课程资源等主要问题,以交院为主要调查范围,以合作企业、交院师生为主要调查人群,各组汇总调查人数总计达2847人。
三、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思路
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其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极佳路径。
1.践行四点,拓展资源共享性,无界化服务。以满足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就业服务、终身教育需求为研究的着眼点;以满足高职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知识更新需求为研究的抓手;以满足专业从业人员培训、技术交流、继续教育需求为研究的拓展点;以满足数万行业消费者经济、快捷、安全的信息查询需求为研究的社会服务的落脚点。若能将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为省内其他同类院校,特别是资源不足院校同类专业所共享,将做到优质教学资源跨学校、跨地区,在任意时间通过网络介质或APP软件为学生专业学习、教师教学、企业知识更新、消费者咨询提供无界化服务。
2.以移动APP课程资源建设为突破口,提高资源的便捷性、个性化和自主性。(1)个性化服务,量身定做。学习者通过身份认证,唯一学号,实现终身学习跟踪。通过个性化推荐,完成"靶标式"推送。"因材施教"是无数教育家总结的经验,是教育的內涵和规律,互联网教育更是应该支持个性化。(2)便捷化服务,按需学习。学生虽然有一条推荐的学习主线,但在各种终端和网络的环境下随时随地的接入学习或跳出学习,实现按需学习。随着移动设备及3G网络的发展和推广,移动互联网相关工具及网络环境均获得了极大地改善与提升,移动终端用户也随之不断增加。APP作为移动设备功能的扩展,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甚至有将移动互联网APP化的趋势。笔者以"蓝墨云"APP教学软件为载体,尝试数字化资源建设和教学实践已取得较好的进展。(3)实时反馈,随时测验。互联网教育天然具有的优势就是可以实时反馈和测试。可通过P2P互动,以实时的在线讨论、测试成绩的PK、学习方法的交流等轻量的形式来完成实时反馈,随时测验。(4)拼盘学习,自主参与。数字化课程资源内容完整、结构化,表现形式丰富(超文本),通过学生自主扁平化的知识拼图,完成公共编辑。①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内容沉淀。学习的不必是自己的笔记,其他优秀作者的内容也是他山之玉,甚至可以是多人协同的一份笔记。用户添加的批注、参考资料等更是需要沉淀的UGC。②沉浸式学习。在学习的时候打扰用户,让用户高效的实现具备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素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