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017-11-24张敏杰

科技资讯 2017年27期
关键词:处理技术

张敏杰

摘 要: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和特点,对近年来垃圾渗滤液的物理法、化学法、生物处理法、土地处理法及深度处理法等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对比,指出了各类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最后为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c)-0100-0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垃圾大量产生,我国垃圾的主要处理处置方式是填埋。但是,垃圾的卫生填埋会产生浓度较高的垃圾渗滤液,极易造成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垃圾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迫在眉睫。

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和特点

1.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垃圾填埋场内部的径流和降水;(2)垃圾自身内部所存留的水分;(3)垃圾内部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水分。其中,降水量决定了渗滤液产量的多少[1]。

1.2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1)污染物的种类很复杂,且含量很高;(2)产生量在较大范围内波动;(3)NH3-N和重金属的含量较高;(4)毒性较高,C/N值不稳定,不利于生物处理[2]。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因此,国内外及相关行业都非常重视对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

2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

垃圾滲滤液的主要处理工艺有物化法、生物处理法、土地处理法、深度处理技术以及几种方法的组合等[3]。

2.1 物化处理法

2.1.1 物理处理

(1)吹脱法。

吹脱法是将垃圾渗滤液的pH值调整为7以上,辅以空气,渗滤液中的NH3-N由离子态转变为分子态并随空气脱离渗滤液,从而达到去除NH3-N的目的。卢平等人将渗滤液的pH调整为9.5~10时,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60%~80%[4]。可见,吹脱法对NH3-N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

(2)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主要去除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色度。研究表明,该方法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70%~80%,对色度的去除率可达到80%~90%[5]。活性炭吸附法可适应多种条件的变化,比如水量和有机负荷,适用范围较广。但是,该方法对预处理有较高的要求,处理费用高,活性炭很难再生利用。

(3)膜处理技术。

近年来,渗滤液的成分趋于复杂,采用一般的处理方式很难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在处理过程中,更多的引入了膜处理。某垃圾填埋场先将渗滤液进行厌氧处理,再过膜处理,所用膜为纳滤膜,结果表明,进水氨氮为900~1000mg/L,COD为2000~3000mg/L时,NH3-N和COD的去除率可达到60%~70%和80%~90%[6]。袁维芳等[7]用反渗透膜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进水压力为3.5MPa,pH为5~6,COD为300~600mg/L时,COD基本可以完全去除。但是,膜处理方法的投资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较高。

2.1.2 化学处理

(1)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主要应用在预处理方面,可以去除COD和悬浮物,也可去除一部分重金属,可增强后续生化处理效果。常使用的药剂包括石灰、Ca(OH)2、Fe2(SO4)3和FeCL3等。

(2)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可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及色度,常用的氧化剂有O3、Fenton、KMnO4和Ca(ClO)2等。研究结果表明,将多种氧化剂结合使用的效果会好于单一氧化剂。

2.2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及将两者方法结合的处理方式,具有处理成本低、运行效果好等优势,适合于处理可生化性较好的垃圾渗滤液,是当前最有效并且使用最多的渗滤液处理方法,但该方法抗负荷冲击能力较低,对不同渗滤液有不同的处理效果。

(1)好氧处理法。

好氧处理法可有效去除渗滤液中的重金属离子、COD及NH3-N,当渗滤液B/C值较高时,优先考虑生物处理。张望军等[8]利用SBR技术对渗滤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可达到90%左右,BOD和NH3-N去除率可达到95%左右,可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

(2)厌氧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主要包括分段厌氧消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和厌氧生物滤池等。研究表明[9],利用UASB法处理渗滤液,当进水COD>10000mg/L时,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一般情况下,经过厌氧处理后,再用好氧处理法进行处理,可显著提高处理效果,确保达标排放。

(3)厌氧-好氧结合法。

虽然单独的好氧处理法或厌氧处理法均可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指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在实际项目中,一般将二者结合后处理渗滤液,具有高效、经济等优势。张望军等研究了厌氧-好氧对渗滤液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NH3-N、BOD、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95%、85%以上[10]。

2.3 土地处理法

土地处理法主要通过土壤的过滤、吸附和沉淀等作用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悬浮物和其他有关成分。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可使渗滤液中的N和可溶性有机物发生转化,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11]。目前,回灌法和人工湿地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渗滤液的土地处理法。

2.4 深度处理技术

2.4.1 光催化技术

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阶带电子会产生迁移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去除渗滤液中的污染物[12]。研究表明[13],用光催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渗滤液的pH值不会对处理效果产生太大影响,但中性环境会对反应产生负面影响。endprint

2.4.2 电解处理技术

电解氧化法的技术原理可归结为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两方面。直接氧化在阳极处进行,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被阳极处产生的·OH氧化。间接氧化在渗滤液中进行,在电解过程中,渗滤液中会产生强氧化剂,这些氧化剂可将污染物氧化,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14]。研究结果表明[15]:增大渗滤液电极接触面积、降低pH值和加入一定量的Cl-等,均有助于提高NH3-N和COD的去除率。

3 结语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渗滤液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单靠一种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将多种技术综合运用。因此,在选择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时,必须了解渗滤液的成分及特点,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何选择最佳处理工艺或将现有的处理工艺有机结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出水水质是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玉成,李章平.城市生活垃圾渗沥水的污染及全过程控制[J].环境科学动态,1995,8(4):15-17.

[2] 何厚波,熊杨,周敬超.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及处理技术[J].环境卫生工程,2002,10(4):159-163.

[3] 倪晋仁,邵世云,叶正芳.垃圾渗滤液特点与处理技术比较[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12(2):148-160.

[4] 卢平,曾丽璇,张秋云,等.高浓度氨氮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研究[J].中國给水排水,2003,19(5):44-45.

[5] 张跃升,栾智慧.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50.

[6] Ozturk I,Altinbas M,Koyuncu I,et al. Advanced hysico-chemicaltreatment experiences on young munici-pal landfill leachates[J].steManage,2003(23):441-446.

[7] 袁维芳,汤克敏.反渗透法处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J].水处理技术,1997,23(6):333-335.

[8] 支卫兵,谭惠忠.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综述[J].江西科学,2007,25(5):656-660.

[9] 赵宗升,刘鸿亮,李炳伟,等.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高效生物脱氮途径[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5):24-28.

[10]郑平,胡宝兰,徐向阳,等.厌氧氨氧化菌好氧代谢特性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0, 26(5):521-526.

[11]陆瑞良.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综述[J].江苏建筑, 2011,5(3):99-103.

[12]聂旭,赵非超.浅析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J].广西轻工业,2010,8(3):70-73.

[13]王里奥,黄本生,吕红,等.光催化氧化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6):56-58.

[14]黄健平,鲍姜伶.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93-98.

[15]王敏,阳小敏.S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出水的电解氧化实验[J].环境卫生工程,2002,10(2):68-71.endprint

猜你喜欢

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探究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展研究
浅议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简析常用园林生态水处理技术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ava千万级别数据处理与优化
浅谈云计算环境下的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