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7-11-24任丹丹,赵前程,汪秋宽,卢航
任丹丹,赵前程,汪秋宽,卢航
摘要:本文对目前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大连海洋大学的自身情况,分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探讨。
关键词:研究生;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131-02
一、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研究生教育自1978年恢复招生以来,已有近40年。在这期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9年本科生大范围扩招以后,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出发展的高峰期,研究生规模跨入世界大国行列[1]。研究生教育担负着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应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加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教育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但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并没有得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已是高等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培养过程、管理制度、质量评价等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性因素[2]。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出现了“本科化”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制度与观念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本科教育过早专门化,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功能定位;“科学院系统”与“大学系统”分立的科研体制,削弱了大学系统科研氛围的形成,不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评价监控体系的不完善,特别是招生制度和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研究生培养中的无序与混乱[3]。有学者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还定位于高层次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这单一的培养目标强调“专才”的培养,即在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往往突出对专业理论深度的培养,而忽视了较宽知识基础的教育及操作能力和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造成了研究生培养单位与社会需求的人为脱节[4]。
综合国内研究现状,在当前招生规模扩大、现有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社会需求和培养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对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十分有必要。
二、本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初建于1993年,学科立足黄、渤海海域,充分发挥区域内特色经济类水产养殖品种及其他海洋生物资源的优势,聚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及海洋食品营养与安全等研究领域。结合区域水产资源优势,学科在褐藻优质种质资源引进培育及综合高效利用、低值鱼蛋白资源精深加工利用、海洋低值生物资源及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开发、贝类活性物质开发、产地溯源等领域开展研究,海藻综合高效利用、低值鱼蛋白组织化和产地溯源研究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本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研究生培养目标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价值归属,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具体化表现,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学校、个人发展的需求,通过教育过程来达到对培养对象在知识、技能、品德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5]。因此,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符合社会发展、学校定位发展、科技发展及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目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標与本科生培养目标差异不大,各种应具备的能力是本科生的“强化版”。具体表现在硕士研究生供需不协调、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就业难已成为研究生毕业的难题。其主要原因是目标定位不准确,通用版的培养目标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灵活性、流动性、多样性的需求,导致社会人才结构失衡。这就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现状,进一步明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2.课程体系需进一步优化。目前,在课程体系上,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课程结构上,理论课过多,实践课过少;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在课程内容上,重科研技能,忽视应用技能;重模仿技能,忽视创新技能;重传统教学,缺乏创造性教学;在专业课程上,没有把硕士研究生的要求有机地融合到教学体系中[5]。由此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面不够广泛,学习科研氛围不浓,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外,实践环节中“实践”如何操作,如何评价,还需要进行研讨,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校内校外调研,论证课程体系的改革,设置能与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3.教学效果较差。在课程学校过程中,多采用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坐在下面听的形式。教师与学生没有互动,讲课效果较差,起不到真正提高学生学术理论水平的目的。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理论课学习就是为了混学分而已,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思考,一起讨论,就成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改革与实践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明确培养目标,实现研究生的分类培养。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满足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进行分类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培养高素质的学术研究人才为主要目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学术潜力的发掘,毕业进入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或继续深造读博;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则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增强其在就业和工作中的竞争力,毕业面向企业就业。因此,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加强学术型硕士的学科相关的理论课学习,而专业型硕士则应加强应用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endprint
2.多方调研,调整培养方案。通过对各高校的调研走访,结合自身特点,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的走访,完成了国内具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高校的调研。通过调研活动,学习了省内外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也对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了反思。例如:在培养方案修订中,按一级学科设置培养方案,完善课程类别的划分与归类,加强必修课的层次感。在课程设置上,增设Seminar的专业课,让学生在自学、汇报和讨论中进行学习,增强上课效果。将学术前沿改为学术活动,包括学术前沿讲座和“职场人生”名家论坛两部分。既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又通过邀请一些知名的企业家,让他们给学生介绍企业的实际需求及学生需要掌握的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在课程设置上,增大选修课的比例,增设跨学科课程,鼓励研究生和其他院系学生一起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
3.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研究生的教学方式上,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等陈旧呆板的教学形式。将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等教学形式和手段引入研究生课堂,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灵活运用Seminar、实践综合训练等课程,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提升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对研究生的培養非常重要,导师对学生在生活、科研、工作中的指导和经验传授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选拔机制,通过制度的完善加强对导师指导效果的约束,督促导师对学生的深入指导。
参考文献:
[1]曹成秀.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周叶中.多样化需求与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35-37.
[3]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本科化”的成因分析[J].江苏高教,2003,(5):99-102.
[4]杨梅.社会实践与新型研究生教育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120-122.
[5]陈聚伟.研究型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