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多元模式研究

2017-11-24弋顺超,杨绒会,薛新科,江淑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5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教学评价教学改革

弋顺超,杨绒会,薛新科,江淑平

摘要:文章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教学过程研究了教学评价多元模式指标体系的设定及评价方式,通过形成性评价手段,引导教师成为教学完整人和教改自觉人,全面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關键词:教学评价;教学改革;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04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如何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教师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制定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调动教师教学热情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多数大学仍然采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即在学期末仅由学生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这个起源于美国高校,针对教师教学而建立的评价模式,在中国高校却存在着种种弊端。大学开展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检查和甄别教师的工作,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其教书育人的能力。从目前状况看,教学评价主要作为管理教师队伍的一种手段,用来满足管理教师的需要,评价结果应用在教师职称晋升、工资薪酬、评优评奖等方面,没有真正起到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和创造性潜能的作用。

一、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信度差,学生评教的客观性不能完全保证。有的学生不能客观评教,仅凭个人好恶打分;有的学生甚至以此作为打击报复教师的机会而乱打分。这些情况必然导致一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挫,有的教师因担心被学生报复而不敢管理学生,有的教师反而会“讨好”学生,这样就使学生评教的价值和意义大打折扣。其次是差别度小。大学生思维已经趋向成熟化,能够“体谅”教师教学的不易,清楚评教结果给教师的影响,抱着不得罪教师的心态,给任课教师打高分,这就致使学生评教教师的最高和最低分数差在一分之间,甚至小数点后三位才有差距。第三是效度差。学生评教时间大多设置在学期末,学生完成课程考试后,教师已经进入放假状态,等到教师得到评教结果本学期教学任务就结束了。第四是评教结果数值化。单从数字来说,只能反映教师教学得分的高低,不能反映教师教学的问题,即便是教师有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缺乏针对性的改进方向。

二、综合改进途径与方法

1.进一步明确评教目的。学校作为教学评价主管方首先要明确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水平,而不在于用分数区分教师的差异,完成对教师的考核、定级、区分薪酬等。因此,组织学生评教应当去“分数化”,评教结果应直接反馈给教师本人,并在一定程度上保密,不和教师考核挂钩,不用于教师奖惩的依据。为了调动学生认真评教的积极性,体现对学生反映问题的重视,对学生反映问题较多的教师可采用“谈心”的方式与其沟通,通过书面反思来提醒教师改善教学,同时到相关部门进行培训,指定专家进行帮扶提高。

2.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建立主体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多种方式从不同方面收集教学评价信息,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全面评价应该涵盖教学活动的相关群体,具体人员包括笔者、学生、同行教师、管理人员。(1)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和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自我评价以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通过反观和分析授课过程、课程教案、学生作业和学生试卷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现象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检讨得失、权衡利弊、系统总结,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自我评价是教师自我理解、自我超越的过程,能很好地促使教师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并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课堂组织、讲课技巧、技术手段等教学行为进行改进,从而改善教学设计,细化重点、难点的讲解,调动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2)学生评价。学生是教师授课的直接参与者,全程参与教师教学环节,对教师的授课方法、知识的讲解、教学的艺术性等都有直接地判断。学生评教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环节中各要素的综合认知,依据一定的标准体系,从学习者的角度对其教学工作进行的定性与定量的评估,据此设计学生评价内容较为科学合理。同时,应该回避学生能力不足的面度及环节,剔除相关指标,因为学生道德能力、情感能力和认识能力尚在发展之中,不能全面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3)同行评价。同行评教一般由同学科的教师和学院同事评价,同行评教有着学生评教所不具备的专业性,重点在于了解教师教学方面的信息,作为学生评教结果的补充和辅正,用以帮助任课教师通过阅读、分析评教结果提高其教学。同行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其结果应仅供被评价教师个人使用,不用作公众查阅,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在教学中自由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且不用担心“试验”失败被“处罚”。(4)管理人员评价。管理人员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全面熟悉并掌握各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监督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良好实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人员主要评价教师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吻合度以及贡献度,具体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投入、教学档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课堂氛围、教辅材料等。

3.明确教师教学评价的方式。教师自我评价在一个任课周期内,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以教学总结形式表现、评价结果作为主要教学档案自己留存,用作教学反思和改进。学生评价依照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借助用现代通讯、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课堂的实时评价、网络在线评价,学生在课堂即可利用手机、电脑等现代通讯完成教师的教学评价。移动终端、网络评教的好处在于便于统一管理,信息收集便捷,无记名,学生评教的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等等。另外,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随时根据教学需要获得学生的反馈。再者,在评教进程中教师自己主导,结果及时反馈,有利于快速调整教学方法、手段、内容、进程等,满足教学质量要求,保障教学效果。同行评价前分别与教学管理和教师个人进行有效交流,明确评价背景,理解指标内容,进入教师授课过程,完成评价操作。结果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书面报告或表格反馈给评价教师。管理人员对照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性质通过查阅档案、学生作业、考试试卷、学生论文和报告,以及深入课堂听课,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效果做出评价。

三、多元化教学评价指标设计

围绕教学环节和过程,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开展形成性评价。该体系中自我评价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0项;学生评价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6项;同行评价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16项;管理人员评价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8项。

四、多元化教学评价的优势

依照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可作为个人主要教学档案保存,帮助教师反思教学,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帮助教师深入分析个人教学问题,消除“分数化”的学生评价结果效度差的问题,减少教师的抵触情绪,提高教师教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高校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增强学校的行政执行力和权威性。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教学评价教学改革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