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失的边界和重构的版图

2017-11-24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媒业智能家居重构

彭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消失的边界和重构的版图

彭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对整个传媒业的发展和重构,从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及信息终端与生态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用户平台 新闻生产系统 新闻分发平台 信息终端与生态 传媒业发展和重构

1.引言

从97年开始我一直在研究新媒体。最近几年我们正处在变革的临界点,过去广播和电视的出现给整个大众传播业带来了飞跃性的发展,那么今天所面临的甚至可能比以前广播出现、电视出现时面临的情况更为深刻,它引发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媒体是什么?

网络作为一种媒体,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和渐进的变化过程。早期在网络中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是门户网站。在这样一个时代,门户在某种意义上所扮演的是过去专业媒体的决策以及大众传媒业的决策,这还是一种专业传播的延续。到了Web2.0时代,用户参与给传媒生态带来影响,再往后不仅是用户开始承担了信息的生产和加工,有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例如党政机关和企业,也开始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媒体平台,这时多媒共生、万物皆媒的态势已经出现。但这是否是结局?显然不是。当物联网出现以后,各种技术融合、共同作用之后,智能化媒体的大趋势会逐渐明朗,人机共生、万物皆媒的现象便会出现。我们需要用全新的方式关注未来传媒业的生态,如何分析未来传媒业生态、利用未来传媒业生态,我想有四个维度,首先是用户平台,第二是内容生产系统,核心是媒体最关注的新闻生产系统,第三是内容分发平台,第四是未来用于接受信息的各种信息终端。我想在这四个维度上,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2.用户平台的重构

第一个维度,用户平台。在未来会出现什么平台?我用了一个词:重构,建立在互联网本身的技术演进和应用变革之上的重构。现在都说互联网解决的问题是连接,早期互联网解决的问题是机器和机器的连接,然后是内容和内容的连接,再进一步是以人为核心建立的连接,比如人和内容如何更好的进行关联,人和人之间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互动,还有今天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平台上享受到的各种服务,都是人和服务之间新的连接模式。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推进,接下来重点可能是以物为核心建立的连接,不管是物与人,物与物,物与内容,还是物与服务,以物为核心的新的连接是我们未来整个新媒体发展的新关键。当然在接下来当VR、AR技术进一步成熟,其他相关技术也往前推进的时候,需要再进一步解决的是以环境以核心建立的连接,包括人和环境、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环境与内容、环境与服务、物与环境。在这样的逻辑下看互联网发展或者新媒体的发展,未来去认识所谓的用户可能就需要一些新的参照。今天我们研究的用户都是人,针对人的活动、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某些个性所进行的用户分析。在这方面,我们在不断地发展并且越来越个性化。但是在未来时代,我们要解决的可能不仅是人的数据收集问题。人的平台(特别是社交平台)仍是用户平台的核心,各种与人相关的物体的数据,是人的行为、需求及状态等的一种外化或映射,物可以提高人的“可量化度”与“可跟踪性”。

深层次分析人的需要和行为更多是通过物的数据来进行,核心是以解决人为目标。人的分析需要借助其他维度来展开,当然在物的辅助下,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包括人的量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我们提供的服务会更为个性化。智能家居不仅解决了新的服务生成,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用户的量化度。

接下来是和人相关的环境分析和基于环境提供新的服务。提到环境,如果从未来新媒体服务角度来说,需要从两个维度去理解它。第一是我们生活的现实环境,即大家此时此刻所处的位置,现实环境是用户场景的构成要素之一,把握用户环境有助于提供更精确的服务。

还有一个是虚拟环境,虚拟环境是新媒体为用户提供内容和服务的基础,而基于VR/AR的临场化环境的构建,将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未来人的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之间会形成更为深刻的交融。对这两者的交互关系研究,可以便于我们更好理解人的需求,并且在特定场景下提供相应的服务。我们今天总在说一词“场景”,新媒体语境下的场景是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的叠加。重新构建一个大的用户系统的时候,需要用新的数据方式对这样的用户进行一种跟踪量化,当人可以由物体与环境映射,人的可量化、可跟踪性大大提高时,人的信息权利保护问题也变得更为迫切。比如隐私权的问题。在未来,行踪不仅会通过主动行为透露,还会通过无意间的行为泄露,隐私权会更加重要。不仅是隐私权,还需要隐身权。能不能让自己暂时从数据世界中消失?隐身权是一种可以避免自己在某些不希望被打扰和跟踪时被数据化的权利。业界近年来也在讨论被遗忘权,避免过去的数据、线索变成今天被人批评、被人肉的理由。所有的权利都与未来用户权利相关,现在谈这样的话题为时尚早,比如被遗忘权、隐身权,但是在未来会变得更加重要。

3 .新闻生产系统的重构

内容生产系统也面临着重构的局面,而且这样一种重构的力量不仅来自于过去所谓专业媒体这样一个方面。不管是从新闻特定的内容生产还是一般意义的内容生产角度来看,生态可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一方面是生产主体的多元化,这在今天已成为现实。过去大家说做内容做媒体都是专业媒体的事情,但是今天这个局面已经被打破。除了拥有着专业媒体资质的组织以外,大量自媒体进入内容生产,不全部是业余,虽然在体制外,但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变成专业化的运作,生产的内容也越来越专业。这是生产者多元化的第一个方面的标志。

图1 未来的新闻生产系统

除此之外,机器深入到新闻信息生产的核心领地,人-机互动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方式。机器AI进入媒体生产领域,不仅在文字写作领域。机器除了可以自动完成文字稿件,最近还出现一些新的动向,比如越来越多视频的智能化加工、长视频向短视频的转化,现在也可以由智能机器人完成,包括把文字自动变成缩写的文字提要并且用语音方式播报的智能化平台也正在出现。腾讯最近准备推出一个新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把长文章缩短并且以语音方式推送到生活中的不同场景里。未来机器在整体新闻生产系统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云优先对我们广电行业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发展战略。

云优先战略意味着当内部机房变成数据中心时,可以与外界连接并且向外界开放。这并不仅是解决内部生产和加工问题,也可以共享给其他的媒体,特别是像自媒体这样的一些内容生产者。另一方面,来自于媒体之外的力量也在借助云进入到传媒领域,用这种方式进入到过去被认为是最核心的地方。比如谷歌推出媒体实验室,给媒体人提供在媒体之外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加工平台,当我们利用谷歌提供的搜索数据进行选题策划的时候,利用谷歌提供的数据完成一篇报道并且用它的平台完成可视化传播的时候,可能传统媒体在过去生产领域里的核心优势也会被外在力量所削弱。媒体数据不仅包括过去媒体所熟知的常规信息,还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数据以及物联网数据。而在用户数据和物联网数据的获取方面,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相对比较弱势,有必要尽早和物联网行业在获取数据方面形成合作,利于在未来大的传媒生态中占据有利位置。这一部分主要谈新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其他内容形式的生产。当我们看到机器作为很重要的力量进入生产系统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机器可以写文字稿、做视频、自动生成语言的时候,还有很多未来想象不到的内容生产智能工具的时候,人该怎么办?当机器进入智能化写作领域的时候,传媒界似乎对这件事反应很平淡,但是最近这件事带来的焦虑越来越深。很多人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失业,我相信这样的时代可能一方面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冲击,但另一方面也是带来新的可能。据内部消息,美联社在几年前就把财经新闻部门的大批消息写作改为让机器人来完成,记者和编辑都并不认为这是坏事情,他们觉得当枯燥的写作由机器人完成时,他们可以完成更深度的报道,进行更有挑战性的新闻创作,他们感谢机器人的加入。我相信这对于未来其他领域里的智能化写作和智能化视频编辑,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一过程中,人应该更多利用机器来完善或提升自己,而不是担心自己在那些低层次劳动上会被机器所取代。但同时,人始终要把握住方向,包括算法。算法背后是大量的人工,决定算法的走向还是人,人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作用。我们需要警惕自己被算法埋伏陷阱,更需要警惕自身对数据、算法、机器的裹胁、迷信与滥用。未来人和机器并存或者相互提升,实际上是内容生产业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4 .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与重构

第三个维度要探讨的是新闻分发平台,是不断延展和重构的过程。

最开始的传统媒体平台是单一来源,自产自销,现在新闻分发平台的机制已经在发生变化,对传统媒体最早形成冲击的是门户网站。门户网站采用多来源聚合机制,内容供给超出单一媒体,集成了更多不同来源的内容,所以很好地满足了用户对信息多元化、丰富度的需求,该工作主要由编辑来完成,这种思路今天已经延展到新闻客户端。当搜索引擎出来之后,搜索引擎也带来了新一轮新闻分发平台机制的变化,这时起分发作用的不再是人工,更多是机器的算法。搜索引擎也有算法,搜索引擎排序决定网站的流量。社会化媒体在今天也变成非常重要的内容分发平台。从各种数据来看,用户越来越多地通过社交媒体获取内容,但是整个社会化媒体内容分发的机制和以前的机制都不一样,其中还是人在起作用,而这里的人已经不再是过去所说的编辑或者专业的新闻把关人,而是每一个普通人。每个人用自己编织起来的社交网络或者人际网络在进行公共网络内容的传递,人际网络在这里面扮演了大众传播的机制。面对这样的机制,我们要懂得用户心理,特别是社交心理。我们需要从社交角度推动内容的流动和传播,这些都给传统媒体的思维带来了冲击。当今日头条等个性化推荐出来,我们又看到新的一种分发机制的出现。这时候起作用的仍然是算法,但是和搜索引擎算法不一样,这里的算法已经是和个人的兴趣和阅读偏好有关的个性化算法。对于个性化算法,现在有很多质疑甚至是批评,但是不管怎样,从整个市场角度来说,这一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个性化推荐平台对于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阻挡的。当年门户网站出来时,我们也从版权角度质疑过他们。对于广电行业来说,未来的这些专业化视频平台,都会形成对我们强有力的挑战。因为他们所带来的临场化体验感受是传统电视不能给予的,广电也要尽快进入这样的平台。另一个受到关注的动向是淘宝现在有自己的内容整合平台,也有直播,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过去看来只是提供买买买机会的平台,今天也变成了大家看看看的平台,所以有人说大家进淘宝的目的正在发生变化。对于广电媒体来说,在淘宝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完全忽视,一定意义上可能变成竞争对手,利用好的话也可能变成我们未来的合作伙伴。这些平台拥有的强项就是生活场景。它们把生活场景和各种推送结合起来,在未来市场上会拥有独特的竞争力。未来还会出现混合型平台,当我们试图成为其中某一个平台的拥有者的时候,我们可能要问自己,我们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获得足够多的用户规模?可能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也是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困惑。过去似乎有足够广阔的用户市场,但是今天这些用户是不是都能够被我们带到新媒体平台里。我们也需要更多元化的内容生产者,需要向门户网站学习,用某些机制吸引更多多元生产者。

新闻分发平台提供者,首要的是稳定用户规模,此外还要集聚更多内容生产者,保证信息环境的均衡。提供内容生产与消费匹配的恰当算法或手段,这也是平台提供者所要解决的问题。当我们给用户提供内容的时候,需要提供多种新闻体验环境,运用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还有关联内容与其他互联网服务,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除了刚才所提到的这些方面之外,尤为重要的是传播秩序的维护。不管是哪种平台,既然是内容的分发平台,内容的秩序维护对于平台的运营尤为重要。在这方面传统媒体有自己的经验,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也会有一些传统束缚。

图2 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

5.信息终端与生态的重构

第四个维度探讨的是信息终端与生态的重构。从整个新媒体生态角度来说,未来信息终端会有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但是核心方向会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穿戴设备,第二智能家居,第三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将使人体变成双向的“人肉终端”。人体终端化,不仅意味着人体向外界发送数据的丰富,也意味人对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增强。这也将带来人的一种“外化”,人的思维活动、内部状态这些本来的隐秘,成为可以感知、存储、传输甚至处理的外在信息(数字孪生)。

现在可穿戴设备在性能上或者性价比上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希望人可以有更多物的数据来衡量、量化的话,可穿戴设备所扮演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可穿戴设备可以让人的数据实时发送给服务者,通过这些数据了解用户所处的场景,给他更好的服务匹配或者内容匹配。放眼VR和AR的未来,可穿戴设备也是必然选择,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可穿戴设备大的动向。其次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将重构家庭内的信息生态,智能家居使得围绕个人产生的信息变得丰富,人的行为、需求和环境被全方位信息化、数据化;个人化信息的传播,是人与物体、环境之间的“对话”过程,各种智能家居设施在其中扮演着媒介的角色。智能家居可能成为一种集成的用户平台,这对广电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现在需要担心的是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理由占领各个家庭的客厅,但是未来可能不仅仅要关注客厅,还要关注全方位家居系统,从厕所到卧室,再到空调、冰箱等智慧化设备。未来如果我们和一些智能化家电厂商达成合作的话,我们在家庭里所获得的机会会远远超过今天盯着客厅目标所拥有的机会。在未来,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并非如今天一样仅仅是通过微信,更多是通过智能家居来进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所以这个领域有很多想象的空间。如前所述,我们需要把人、物体、环境连接起来变成新的用户系统,这种智能家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另外还有智能汽车,未来的智能汽车不仅是无人驾驶的,更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我想当思考在未来智能汽车的传媒生态意义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无人驾驶,更多是车和车的信息互动、车与人的信息互动、车与环境信息系统的互动以及车与公共信息系统的互动,这都是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对于车联网的认识会基于多元信息的互动来展开。

6.结束语

我想从这四个维度来思考整个传媒业的发展是必要的,各种维度的变化,都也意味着传媒业原有边界的进一步消融,这些维度的变化不只是在传媒业内部产生,行业外的人在未来可能同样会对传媒行业拥有话语权,不断打破传媒业旧有的边界。未来传媒业,包括广播电视行业,拥有多大的话语权,取决于我们的视野,今天很难给出具体的答案。未来这种认识能力决定了我们在新构建的版图里所拥有的话语权能力。一个极大扩张的传媒业新版图将在新的角逐中形成,新的生态也是在这样无边界的大格局中重构。

猜你喜欢

传媒业智能家居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试论融合发展语境下文化传媒业的新路径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欧洲传媒系统面面观之瑞士传媒业图景下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于智能家居真正需求的探讨
移动互联网给传媒业服务业带来深刻变化 新时空 新业态 新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