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017-11-24
李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近期在北京CBD国际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途径,也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雄厚、更强大物质基础的根本需要。
第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是为实现经济新一轮的较快增长,更是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近几年来,在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结构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今年上半年GDP增长6.9%,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然而,从实现经济健康持续较快增长的需要出发,培育增长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依然是任重道远。一方面,国际贸易和主要经济体虽然已经呈现恢复性增长,但是,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形成持续健康较快增长的格局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要推动我国经济较快增长,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同时,还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而扩大总需求应该把内需市场的开拓作为重中之重,使内需成为新阶段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我国短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在收缩,实现经济较快增长,需要重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同时,还要看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绝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较快增长,更重要的是为了引领新常态,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理想的发展方式,是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有利于减轻资源环境压力、有利于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面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现实,面对人口老龄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等带来的劳动力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面对国际竞争格局出现的新变化,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就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关系,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率,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为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任务依然艰巨。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和政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新动能不断成长,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是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效益改善,效率提升。今年1~7月,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1%,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快2.8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7%,新能源汽车增长1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2%,比上年同期加快了14.3个百分点。上半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9%,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同比提升了0.7个百分点。二是中高端产业发展迅速,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今年1~7月,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和11.4%,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2和4.6个百分点。三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今年1~7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3.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了2.2个百分点。四是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作用不断显现。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远高于资本形成的32.7%和净出口的3.9%。当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任务还远未完成。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数据表测算,1978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28.2%;2014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到了相当于美国43.3%的水平,但与美国的差距依然巨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总增加值的41%,比日本低14个百分点,比德国低20个百分点。
第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要牢牢把握全球技术革命和生产方式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入科技创新活跃期和产业快速变革期。当前,新技术层出不穷,世界处于新科技革命的窗口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毫无疑问将重构产业格局和生产方式,将在社会经济领域带来一系列挑战,但更主要的是,将为各国发展创造一系列新的机遇,有助于各国形成发展新动能。一是新技术将催生新需求,增强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力。技术的变革往往来自于现实的需要,但同时又会激发新的需求。比如:以脑科学、精准医疗为代表的生物医疗技术,将扩大人们在医疗、保健、养生等方面的需求。二是新技术将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柱。比如: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催生了机器人制造产业;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风能设备制造、生物质能源设备制造等产业;量子通讯技术的进步将催生新的通讯产业。三是新技术将改进生产流程,形成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比如: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将会使制造业实现智能化、柔性化生产,不仅能使制造业更好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大幅减少产成品所占用的生产资源,而且能优化工艺流程,高效使用各种生产要素。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上中等国家收入的平均水平,2016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260美元,同年,上中等国家的平均水平为8202美元。这意味着我国潜在的市场需求十分广阔,抓住新技术不断涌现带来的机会,培育新产业,形成发展新动能,具有市场需求方面的优势。与此同时,我国人才总规模全球第一,科研投入全球第二,培育新产业,形成发展新动力,也具有创新能力方面的支撑。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新技术不断涌现带来的机遇,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抢占创新制高点。如美国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欧盟提出了《欧洲2020》战略及《创新型联盟》计划。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紧紧抓住机遇,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第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关键要靠创新,而创新需要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创新动力和能力方面的问题;二是市场需求方面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没有市场需求,创新的成果将难以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创新也难以持续地推进;没有创新,新的市场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最根本的途径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在创新动力和能力方面,我们还面临不少制约和障碍,如企业受制过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竞争环境不公平导致没有足够的创新意愿;还如,创新要素宏观配置不合理,人才因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资本因行业间投资回报格局不合理,而过多流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使得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提升缓慢,等等。要消除这些矛盾和问题,形成有利于创新动力和能力不断增强的制度环境,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一是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要完善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标准,放宽市场准入,破除制约企业创新的各种制度和政策束缚,给企业留下充分的创新空间,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侵权的违法成本,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为创新成果的涌现和转化,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放”和“服”的同时,监管要同步跟上,要守住该守的“红线”,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二是优化税收结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实体经济领域的减税降费,提高实体行业利润率,使实体经济的利润与社会平均利润率趋同,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流向最需要创新的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三是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推广科研成果股权、期权激励政策,提高从事基础性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领域的科研人才的劳动报酬,促使优秀人才向创新领域集中。
新产品、新业态等新动能的成长,需要强大的市场需求作为支撑。在这方面,我们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在就学、医疗、住房等方面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消费能力难以提升。创造新产品、新业态的市场需求,必然要求通过调整初次分配关系,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必然要求通过加大再分配力度,缩小收入差距,更快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第五,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北京大有可为。北京是科技创新中心,是全国研发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截至2015年底,在京两院院士766人,占全国的1/2左右;各类科研院所412家,居全国首位;国家重点实验室120余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70家,分别占全国的1/3和1/5左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万家,占全国的1/6左右。北京也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经济发展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其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之大毋庸置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推动全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赋予北京以新的使命,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京津冀三地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
北京有条件利用这些优势,在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与天津、河北等地加强合作,打破制约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度瓶颈,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的共享,形成创新合力,建设高效能的区域创新集群,促进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的应用并向全国扩散,最大程度发挥北京的创新优势,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经验,作出新贡献。北京CBD(中央商务区)是科技服务、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是北京发挥创新引擎作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更加国际化、更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知识密集性的现代商务中心区;要使CBD不仅成为各种商务活动的聚集地,而且成为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创新成果的涌流区、科学技术的辐射源;要为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引领作用。
李伟最后表示,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抓住时机,积极推进,又要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既要让企业真正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体,又要释放全社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