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病病人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11-24,,,,,

护理研究 2017年33期
关键词:姑息慢性病家属

,,,,,

·综合研究·

慢性病病人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田梦莹,冶广秀,侯振华,周心怡,朱倩文,张春梅

[目的]评估慢性病病人的家属对姑息护理的接受度,探究影响家属对姑息护理接受度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量表对273名慢性病病人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得分为64.64分±11.39分。家属婚姻状况、家属年龄、家属患病状况3个因素影响家属对姑息护理的接受度。[结论]慢性病病人家属的姑息护理接受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可从家属婚姻状况、年龄、病程3个方面实施干预,提高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

慢性病;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影响因素

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等疾病的总称[1]。由于慢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多数慢性病病人家属在其疾病严重阶段需要家属的关怀与照顾。姑息护理是通过对已确诊为不可治愈性疾病的病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评估和治疗包括病人疼痛在内的其他生理、心理、精神问题,缓解其痛苦与不适,提高其患病存活期间的生活质量,并且帮助病人及其家人接受疾病的过程,正确面对死亡的一种护理模式[2]。姑息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为慢性病病人提供了一种符合人性的、科学的护理。但是,我国姑息护理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医院护士姑息护理知识及态度的研究以及慢性病包括晚期癌症病人的姑息护理态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无针对病人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面的文章。本研究旨在评估慢性病病人的家属对姑息护理的接受情况,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5年8月—2015年10月,抽取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慢性病病人家属300人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认知功能正常、与病人一对一、自愿参与问卷调查的病人家属。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家属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量表。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量表包括生命质量态度、姑息护理内容与形式、支持来源、病人自主权4个维度,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李克特5级计分法,从“非常赞同”到“非常不赞同”依次赋值为5分~1分,得分越高说明慢性病病人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越高。总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23,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I-CVI)指数为0.857~1.000。总问卷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19,各维度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733~0.791。

1.2.2 调查方法 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发放、回收问卷。遵循社会调查的伦理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保证调查不会对调查对象造成伤害,保护隐私。向调查对象讲明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面对面调查,对有不清楚的部分随时给予解释,让调查对象逐项认真填写。对因文化水平或视力等原因无法自行填写的病人家属,由调查者提问,遵照其意愿代填,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有效回收率为91%。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男101人(37.0%),女172人(63.0%);年龄<45岁119人(43.6%),45岁~59岁109人(40.0%),≥60岁45人(16.5%);已婚229人(83.9%),未婚29人(10.6%),丧偶4人(1.5%),离异10人(3.7%),其他1人(0.4%);家属自身病程<10个月200人(73.2%),11个月~32个月28人(10.3%),33个月~60个月23人(8.4%),61个月~100个月22人(8.1%)。

2.2 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现状(见表1)

表1 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得分

2.3 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影响因素(见表2、表3)

表2 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与一般人口学资料的Spearman相关分析

表3 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慢性病病人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总均分为64.64分,生命质量态度维度平均分为20.56分,姑息护理内容与形式维度平均分为20.29分,支持来源维度平均分为11.66分,病人自主权维度平均分为11.79分。说明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及各维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WHO在1990年呼吁各国政府把姑息护理列入国家的医疗卫生政策中。在北美、西欧、日本、澳洲等发达国家,姑息护理在近30年间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然而,我国目前仅有的服务机构都集中在大城市,服务内容覆盖面窄,质量标准欠规范,没有一定的模式[3]。阻碍我国姑息护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我国传统观念是制约姑息护理发展的突出因素之一,忌谈死亡、僵化的死亡观念、传统的孝道观使中国人根本不愿意接受“姑息”[4];其次,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还处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阶段,医疗机构和社区家庭联系不密切,姑息护理还未得到社会的认可[5]。本研究结果说明家属对姑息护理服务的接受度较高,已改变过去人们所说的多数人由于受传统死亡观、伦理观的影响而不愿意接受姑息护理服务,而是多数家属认为病人在经历了长期的疾病折磨之后,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状况,既然治愈疾病已不可能,治疗和护理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减轻病痛,增加舒适。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姑息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展,大多数家属对姑息护理服务的态度是接受的、认可的。这就从家属的角度为姑息护理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姑息护理事业的大力发展成为可能。

3.2 慢性病病人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属的慢性病病程对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有影响(P<0.05),即家属的慢性病病程越长,家属对姑息护理的接受度越低;反之,家属对姑息护理的接受度越高。慢性病不仅仅是给病人本身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对病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种灾难。随着慢性病病程的延长,慢性病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日趋下降,他们自己能切身体会到慢性病给他们带来的身心上的折磨,所以他们不希望同样是慢性病病人的亲人也遭受慢性病的折磨,希望他们能不计一切代价积极治疗尽早康复,摆脱慢性病的折磨。而没有患慢性病的家属,他们本身体会不到那种病痛,所以他们希望在患病期间能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保持病人身心愉悦,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质量,这样会更有利于病人疾病的康复。未婚、丧偶、离异等单身状态的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较高;而已婚的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较低。未婚、丧偶、离异等单身状态的家属可能因为自己无牵挂,所以能够更加从容地去看待病人的离去,更多地希望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因而姑息护理接受度高;而已婚的家属可能因为对家庭、事业等有很多顾虑担心等,就会更希望病人不采取姑息护理模式,而是采取一切措施延长寿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多数家庭由于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或无子女,使得家中老人无人照顾,我国家庭小型化趋势加剧。同时,由于丧偶等原因导致的老年人单身家庭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许多心理问题。丧偶老年人较夫妻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对于姑息护理的接受度高,可能因为他们会考虑到老年人晚景凄凉的因素,使他们觉得姑息护理服务更能够满足病人在患无可治愈性疾病时的需要[6]。已婚者比未婚者更容易经常想到死亡,这可能与已婚者在面临亲人患癌症等慢性疾病时,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会更加沉重有关。因此,加强对丧偶独居老人的心理疏导也是必要的。家属年龄是姑息护理接受度的影响因素(P<0.05),即家属年龄越大,姑息护理接受度越低;反之,姑息护理接受度越高。本研究调查对象家属年龄范围在18岁~79岁,大多数处于60岁以下,他们常扮演着家庭支柱的角色,对病人的治疗护理方面考虑得更为全面,对姑息护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希望病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能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让他们活得更有质量。而家属年龄越大,他们往往更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受不了亲朋好友的生离死别,希望医护人员可以尽可能地去救治自己的亲人,因此对姑息护理更难以接受。我国要加强姑息护理的宣传,进一步开展死亡教育的工作,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也要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使他们能以平静的心态接受姑息护理服务,以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订和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对病人治疗态度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期能为我国姑息护理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为姑息护理在我国的发展奠定研究基础。

[1] 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慢性病的流行形势和防治对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1):1-3.

[2] Ferrel B,Connor S,Cordes A.The national agenda for quality palliativecare:the National Consensus Project and the National Quality Forum[J].J Pain Symptom Manage,2007,33(6):737-744.

[3] WHO Expert Commitee.Cancer pain relief and palliative care[J].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1990,804:1-75.

[4] 刘瑛,徐燕,袁长蓉.国内外姑息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1A):2835-2837.

[5] 苏一芳.临终关怀本土化发展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30-38.

[6] 孙鑫章.慢性非恶性疾病老年人姑息护理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1.

2016-09-17;

2017-10-18)

(本文编辑 苏琳)

Analysisofacceptabilityandinfluencingfactorsofpalliativecareamongfamilymembersofpatientswithchronicdiseases

TianMengying,YeGuangxiu,HouZhenhua,et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 China)

R473.59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3.018

1009-6493(2017)33-4247-03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五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CXJJ2015ZD10;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7YJCZH237。

田梦莹,本科,单位: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冶广秀、侯振华、周心怡、朱倩文、张春梅(通讯作者)单位: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

信息田梦莹,冶广秀,侯振华,等.慢性病病人家属姑息护理接受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33):4247-4249.

猜你喜欢

姑息慢性病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决不姑息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