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硬兼修
——从硬笔书法转向毛笔书法学习的感悟

2017-11-24贺建波

中国篆刻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书硬笔章法

软硬兼修
——从硬笔书法转向毛笔书法学习的感悟

■ 贺建波笔名云鹤,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人,美术学校毕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郴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桂东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获奖入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首届“三苏奖”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册页作品展全国首届硬笔书法楷书作品展获奖提名第十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第三届全国硬笔书法大展二等奖

许多书法前辈、老师常说,学习书法要从毛笔书法学起,只要毛笔书法写好了硬笔书法一定能写好。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凡事都得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一步一个阶梯往上走才能真正走得高远。

从近些年众多原硬笔书法圈走出,转型到毛笔书法圈的老师、书友的学书经历以及取得的优异成绩,并结合我自身20多年的学书感悟来看,我认为学习书法从硬笔入手,由硬转软是一条可行可取的习书之路。

无论学习何种书体,如果入门直接使用毛笔临习,因毛笔是软质书写工具,光是掌握笔的性能与控制能力就需要较长时间。至于用笔的提按、粗细、长短、方圆等诸多变化的把握,则需要更多时间。而从硬笔入门,因硬笔都是硬质笔尖,且笔法相对简单,初学者能更快地掌握控笔能力,写出较有质量的点画。

由于初学者对毛笔的控制能力不够,因此练习毛笔书法一股都是从偏大的字开始。众所周知,字越大越难写,越大其笔画、结体越难把握。而硬笔写的都是小字,因而掌握其笔画变化和形体结构相对容易,也能更快地写出效果。这样,更能增加初学者习书的信心。

硬笔书法由于篇幅小,因而更便于章法训练。章法训练,每个习书者都是从模仿借鉴别人好的章法形式开始的,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审美进行借鉴改良,再为己所用。现在是网络时代,最好最便捷的途径便是多看多学习网络及书法展赛中的作品,从中借鉴那些适合自己书体的好形式进行尝试制作。由于书写材料原因,用于毛笔书法创作的宣纸操作起来比较复杂,需要对书画装裱懂行的人才行。而硬笔书法书写用纸选用范围很广,纸张普遍更厚更平,操作起来也更加简易、便捷。

从硬笔书法入手有一定基础后再转学毛笔书法最主要的是能更好的让自己保持学书的兴趣和热情。因毛笔书法要写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寂寞临池才行,决非一夕之功。这样,许多开始爱好书法甚至基础很不错的习书者都因难以坚持最终放弃。而硬笔书法相对比较容易写出效果,参加硬笔书法活动的门槛也比相对更低,如自己的作品能在活动中得到认可,那自己学习书法的信心必定会大大增加,学习书法的热情也会更加稳固。我学书二十余年,前十年一直坚持硬笔临习,后来正是通过参加硬笔活动取得了一些小的成绩,结识了更多的同道,得到他们的鼓励和认可才坚持了下来的,从而为后面十年转向毛笔书法学习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硬笔书法圈外的人都说学硬笔书法简单,其实要真正把硬笔书法写好,写精,写出品位,也非易事。至于写出像毛笔那样丰富与多变的线条,具有毛笔书法的古味,那绝对是高手。此时,再转学毛笔书法,一定能自然的进入,快速地取得成效。

最后,我想对硬笔书法的道友们说,只要有信心,坚持不懈,以古为师,多写多思考,由硬转软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值得选取的学书之道。

曾巩《墨池记》(“世”后缺“未”)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临米芾《清和帖》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當”应为“常”“暦”应为“歷”)

猜你喜欢

学书硬笔章法
詞作章法的藝術辯證法講究
周玥函
楊雅然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学书杂述一则
硬笔小作
让章法更好看的九个方法
谷松章:章法的主线
学书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