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7-11-24韦红卫易秋艳
韦红卫,易秋艳
(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 柳州 545006)
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韦红卫,易秋艳
(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 柳州 545006)
目的 探讨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4年12月~2017年2月来我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有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法,实验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法+康复运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测定,两组患者进行比较[1]。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SDNN、SDANN、rMMSD、SDNNindex等时域指标以及LF、HF、TF频域指标无显著差异,经过12周的康复运动治疗,经过12周的康复运动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运动,可以提高患者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改善自主神经的均衡性,康复运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康复运动;冠心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冠心病患者出现的疾病症状有心肌缺血以及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损等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损主要表现是交感神经极度活跃或者是神经兴奋性降低。目前已经有研究人员可以证明,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降低患冠心病的几率,提高运动者的心脏负荷能力,但是有氧运动对自主神经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较少[2]。本研究以2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4年12月~2017年2月来我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有100例患者。所有冠心病患者确诊为稳定性冠心病,排除其他患有急性疾病或者有心率失常的情况以及心绞痛的患者。实验组患者中男55例,女患者45例,最高年龄为70岁,最低年龄为35岁,平均年龄为(52.5±17.5)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4.32±0.35)年。对照组中男患者52例,女患者48例,最高年龄为68岁,最低年龄为35岁,平均年龄为(51.5±16.5)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4.41±0.33)年。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指南推荐的标准药物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运动。针对冠心病患者的具体情况,依照专家共识进行制定康复运动的方案。年龄较轻的患者可以每天进行步行或者是慢跑运动,而对于中龄患者可以采用骑自行车的方式或者是慢跑进行运动,而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可以进行太极拳和步行运动,运动的频率规定为1天1次,运动标准以患者不感到劳累为准则确定运动时间的长度。运动的强度随着患者的运动时间而不断的增加,由小到大,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康复运动[3]。
1.3 观察方法
实验组患者要在进行康复运动前后个进行一次HRV分析,然后利用Polar表对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前5分钟和运动恢复期5分钟R-R间期数据进行提取,并且24小时记录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对两组患者的时域指标进行分析并且两组患者的HRV指标进行对比[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时域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SDNN、SDANN、rMMSD、SDNNindex等时域指标无显著差异,经过12周的康复运动治疗,实验组患者的SDNN、SDANN、rMMSD、SDNNindex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时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时域指标对比(±s)
组别nSDNNSDANNrMMSDSDNNindex实验组100132.41±31.02125.64±21.6432.04±8.9756.47±9.41对照组100111.2±20.23109.14±20.1424.25±9.0446.75±9.47 P<0.05<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频域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LF、HF、TF频域指标无差异。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频域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频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频域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频域指标对比(±s)
组别nLFHFTF实验组1002.54±0.742.31±0.472.54±0.51对照组1001.98±0.421.97±0.501.89±0.54 P<0.05<0.05<0.05
3 讨 论
冠心病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情况。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病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而临床中又将冠心病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
冠心病这种疾病很容易引起心脏病的发作,是因为冠心病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的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的硬化病变,而导致患者的血管腔狭窄或者是堵塞,然后患者就有可能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或者是坏死等情况,从而引起患者的心脏病,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冠心病,保证患者的健康[6]。经过多年的临床检验,医学界得出了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和心率失常或者是心功能不全是存在关联的。冠心病主要是因为血管的堵塞而引起的,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冠心病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有氧运动是有利于患者的冠脉血液流通的,并且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氧的耐力,改善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使患者的心脏排血量以及心脏储备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而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也有了一定的加强,同时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猝死的几率。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康复运动之后,SDNN、SDANN、rMMSD、SDNNindex这些时域指标是高于对照组患者,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频域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频域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运动后,可以提高患者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改善自主神经的均衡性,康复运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李淑荣,刘 洵,陈彦平,等.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7):619-623.
[2] 李海丽,郑伟民,刘南朝,等.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4-6,14.
[3] 陈 翔.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5):634-635.
[4] 张利娟.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7):121-122.
[5] 侯军鹰.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7,26(8):23,25.
[6] 李浩松,刘 洵,石晓明等.心脏康复运动中应用心率血压乘积对心肌缺血监控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31(2):137-140.
The e ff ect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on cardiac autonom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I Hong-wei,YI Qiu-yan
(Liuzhou people's hospital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Guangxi Liuzhou 545006 ,China)
R541.4
B
ISSN.2095-6681.2017.16.162.02
韦红卫(1966年-),广西柳州人,男,壮族,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或发展方向:高血压病防治,心脏康复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