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析
——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2017-11-24

长江丛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社员高校学生社团

申 苒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析
——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申 苒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群团组织,以其类型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活动视角的多棱性,成为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主要力量。但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如何突破现有模式面临的困境、使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突显新的特色更好地服务学生,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首要任务。

新时期 高校 学生社团 建设

和其他学生组织一样,高校学生社团同样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形式类型多样的学生社团,增强了不同院系学生间的交流,真正实现了高校校园中“志同道合”的结合,不仅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繁荣,也为学生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良好平台。

由于高校社团无论是设立、管理、活动开展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并且区别于学生会没有年级、院系、专业、行政角色方面的限制,充分体现了自由组合的性质,而成员间因为相似的兴趣爱好,使得团体更具凝聚力,不仅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学生实践能力,还对培养青年学生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养起着了积极的作用。

毋庸置疑,高校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给校园文化添筑了新的生气,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增添了更多的内涵,但是,新形势带来的挑战依旧严峻,随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在社团管理中暴露,从而阻碍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良性发展。

一、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

(一)社员人数多、规模庞大,但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社团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参与的随意性。一些学生社团在运行中,往往力不从心,一是社员过多,难于规范管理;二是活动开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三是内部组织机构混乱,社员流动较大;一个学生参与两到三个社团是常态,一旦发现所参与的社团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就果断退出,且在社团招新的时候,均是以招纳更多的成员为宜,对于加入和退出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条件的限制,加大了管理的困难。

(二)活动次数多,但缺乏创新

社团的活动相当丰富,除了每年社联的文化节、周年庆系列活动,还有属于学生社团自主筹划、开展的活动,不仅活跃在校园内,活动场所还向校外扩展,体现了社团服务社会的宗旨。但虽然活动多,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一是活动形式单一、主题意义不鲜明;二是活动内容陈旧,不能较好的体现时代特色;所以基于以上两点,造成一些社团长期调动不了广大成员的热情,导致社团运行难以维系。

(三)配备指导老师,但缺乏有力指导

学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和指导。高校学生社团都备有指导老师,但社团干部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只限于为活动的开展签署意见,并没有真正实现对社团的指导;少数指导老师更是空有虚名,连所指导社团的基本情况都不能掌握,更谈及不到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了;尤其是一些专业型的社团,更需要老师高水平的指导和参与。

二、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途径

(一)提升对社团文化的正确认识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力平台,不仅较好地展现了青年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模式,更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在对社团进行评优定级时,不能单纯地以活动的次数、规模进行评判,教师对社团的指导和参与,也应该注入教育功能,在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要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对社团进行引导,严格控制一些低级、庸俗活动的开展,设计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以纯净社团环境。

(二)加强社团的管理和建设

完善社团管理制度,整合、协调现有资源,让社团发挥最大的活力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对新社团的审批、社团招新、内部运作方面,都应该有严格的程序和制度予以规制。对于活动的申报,也应该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指导教师应定期与社员沟通交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其想法,引导他们提升活动品质。

(三)强化社团成员的群体意识

社团成员是社团运行的中坚力量,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集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在学校扩展交友圈,更能为心中的目标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对社团和其他社员的认同感尤为关键,只有彼此充分信任和肯定,才能使社员的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对社会的责任感也是每一个社员应该树立的;新时期的发展,就要求社员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使命感、团队协作精神,才能更好地体现服务意识,以促进更大的成长。

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只有利用好、建设好这一平台,才能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高校,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致力于“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场所,要全面围绕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健全人格塑造的使命,不断地在各项工作中加强和改善,以实现对社会合格人才的输送。

[1]郭冬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学生社团建设探析——基于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角[J].江苏高教,2014(05).

[2]杜大鹏.高校社团建设中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1).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申苒(1986-),女,硕士,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社员高校学生社团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人民公社女社员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社团少年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