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红”现象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2017-11-24

长江丛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网红效应大学生

钟 莉 万 佳

论“网红”现象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钟 莉 万 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各大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红人”现象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网红”的正向影响及负面影响同时存在。“正能量网红” 能够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激励效应和引导效应,“负能量网红”则对青少年带来消极的错位效应、扭曲效应和偏离效应。如何应对“网红”现象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学校、政府、法制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从而让那些充满社会正能量的 “网红”更加深入人心。

“网红”现象 当代大学生 价值取向 正反效应 对策

2017年中央电视台三频道跨年晚会采取全新的形式来举办—“网络春晚”。借助互联网和高科技的优势,连线各地人民,共庆佳节。正因网络的便捷性,“网红”已成为虚拟世界里最抢眼的明星。“网络红人”是指因首先在网络上公开或者被公开与自己相关的信息与行为 (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 ), 从而在网络上获得关注与知名度的人。“网红”活跃于各类移动应用、贴吧、论坛、直播平台、视频网站,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道德认知、消费观念,乃至价值体系的形成。大学生们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拥有正确的“三观”,以便从容应对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曲折。

一、“网红”的产生、发展脉络及现状

(一)“网红”的产生原因

“网红”是伴随国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沿革而演进、成长的,它契合了网络更新、升级、换代、递进的时代步伐。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理念的大背景下,客观上为“网红”现象提供了畅通的传播渠。网红们通过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进入大众的生活,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等具体数据则成为辨别“ 网红”的重要指标。

在经济繁荣的时代下,“粉丝”效应尤为昌盛。粉丝的追捧能使“网红”们获得极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影响力。这其中源于青年群体对“泛娱乐化”现象的追捧。据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指年龄在25 周岁以下的网民)规模达到2.87亿,占全国青少年总人口的85.3%[1],因为“网红”集平民化、娱乐化、生活化于一体,更能为青少年所接受,在如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网红”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也更加便捷和频繁,由此促进了“网红”的产生。

(二)“网红”的发展脉络

1、早期:“文字网红”

从1994年肇始,中国社会开始迈入互联时代,此后,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也遍地开花。他们凭借自身扎实的文学功底赢得大家的关注和追捧。其间,有连续多年蝉联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的唐家三少(代表作《斗罗大陆》)、安妮宝贝(是2000年国内风头最健的网络文学作者)、痞子蔡、桐华(《步步惊心》、《风中奇缘》、《云中歌》等作品皆被翻拍成影视剧)。直至当下,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人们对网络小说的追捧仍有增无减。

2、中期:“高颜值”网红

此阶段的“网红”以图制胜,晒生活、晒穿着,并配以异趣戏谑式的文字点评,靠搞怪作秀、夸张造型、雷人雷语、时尚另类、视觉清新等来吸人眼球。有喜摆“S”造型的芙蓉姐姐,有长相清新脱俗的“奶茶妹妹”,还有因长相受到讽刺和调侃的凤姐、犀利哥、干露露以及各路有着“v字脸”的美女等。她们通过直播,赢得网络人气和经济收入。

3、后期:“吐槽型网红”

这一阶段的“网红”就国家的时事政策、影视剧的雷人情节以及大众圈里热议的问题大胆地抒发自己的意见,吐槽不合理的人物和事件,然后通过互联网平台,推送到微博、微信、QQ、直播网站、娱乐新闻等网站,网民也就“一传十,十传百”,最终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追捧。如作为2016年人气最高的网络红人——Papi酱凭借其原创的视频成为网络和资本关注的双重焦点,其视频内容包括对朋友圈、人际关系等的吐槽,在新浪微博拥有一千多万粉丝,并在今年三月获得了真格基金、逻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共计1200万融资。

(三)“网红”的现状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日益殷实。许多人开始看到网络平台背后的商机。不少“网红”都拥有着“双重身份”,一是网络“明星”,二是淘宝店主。papi酱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发布的小视频在各网站的总播放量达2.9亿次,拿到的首轮投资估值约1.2亿。现今papi酱的成功之道已经被提炼成为一种模式和范本[2],首先必须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质;其次能把社交网络分享变成条件反射式的习惯;最后是拥有一个令自己上升的圈子。而这些基本素养的最终指向是谋利和赚钱,“网红”第一追求的是商业价值。

二、“网红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正面效应

1、为当代大学生提升正能量

据最新数据显示,网红主要由青年群体构成,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直接给大学生带来了“榜样效应”。当下,网络红人刘阳因在微博中常发自导自演的短片而备受网友关注,他不是专业的导演,也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员,却坚持自己的喜好和独特想法。大学生们都看到了他的坚持和努力而备受感染,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为梦想拼搏的勇气。又如当红偶像鹿晗,单条微博评论和专辑《重启》销量均破吉尼斯纪录,微博个人话题阅读量达1100万,他积极传递正能量,创建了《鹿晗愿望季》和《壹起公益》。各地的鹿晗粉丝纷纷组织公益活动,为社会献爱心,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为贫困地区的小孩捐书等等。这些善举不断地传递着正能量,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公益活动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2、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兴趣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创新创业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网红”创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当下最受欢迎的网红:炫迈、阿沁、王逗逗、周周等等。她们的创业模式受到公众认可,形成了新型的互联网营销模式,许多大学生也效仿选择创业,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网红们让大学生明白:微博不仅是言论自由、猎取新事物的地方,也是实现创业理想的孵化台。

3、开拓当代大学生的眼界

当今的“网红”虽然良莠不齐,但依旧有“清流”的存在。音乐学霸哥因为在微博、B站上发布自己点评音乐的视频而走红。他在视频中用简明易懂的方式为网友普及乐理知识。又如许多旅游博主和服装搭配博主也同样开阔了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和眼界。旅游博主分享自己旅行的点滴,分享旅行地的民俗风情;服装搭配博主则分享服装搭配方式和搭配技巧。还有很多网红在各大网站上分享自己的技能,从而获取较高的关注度,如摄影、手工、手绘等。

(二)负面效应

“网红现象”犹如一把双刃剑,“正面效应”固然有,但“负面效应”仍不容小觑。大学生若被不良“网红现象”所带入,便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价值观上的错误引导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当前负面价值观已经成为博取眼球的“法宝”。网红在互联网上大肆满足网友的猎奇心理,本身就是浮躁、短视和急功近利的表现。再如许多大学生由于“明星崇拜”,羡慕网红脸,不顾自身经济条件和身体健康,盲目地去进行整容。更为严重的是网红在吐槽过程中所传递出对于社会的偏激看法、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纳为金钱和权利的交易,都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不仅如此,在择偶观念上频频出现“宁愿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错误婚姻观,将拜金堂而皇之的呈现在荧幕之上,实在是荒唐。

三、针对“网红现象”正反效应的对策

“网红”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积极向上的正面影响,但由于互联网的良莠不齐,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其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关系到中国人文精神、先进文化的确立[3]。因此,“网红”现象的影响需要客观评判,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一)政府应加强互联网的监管工作,净化网络

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任务。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和网民多元性的特点。因此,政府要利用法律、政策、科技、经济等手段来加强网络监管力度。政府应在充分尊重网民言论自由和认知差异下,对网民尤其是“网红”等公众人物发布不良消息,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等不良行为要从法律层面进行明确和规范;对于不符合社会价值导向和道德要求的言论和行为要采取禁言、禁播、封杀、屏蔽等措施;对于网民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对于以营销为目的的不良消息推送应给予严厉打击,为互联网持续发展提供健康、文明、和谐的环境。

(二)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文化校园”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从而使大学生增强自身的判断能力,自主地选择接受互联网上的健康信息。中国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应带动学生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大学生继承并发扬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等学校通过孕育、营造各种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并外化于自身的行为中,减少对于网络的依赖性,拒绝不良消息的摄入。

四、结语

社会和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科技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开阔眼界。另一方面网络也带来了“负能量”。大学生应学会扬长避短,客观理智地去看待“网红现象”,做到不盲从、不攀比。与此同时,网红也应树立责任和榜样意识,为社会传播源源不断的“正能量”,相信整个社会将会更加文明和谐,向着“中国梦”蓬勃进发。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艾瑞咨询,2015-05-28.

[2]黄立志,梁霄.当前我国网红经济现象式微[J].中国商论,2016(20):8~10.

[3]张耀铭,张路曦.互联网驱动的青年与社会变革[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01):1~18.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科研立项(项目编号427239)成果。

钟莉(1996-),女,四川自贡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5级本科在读;万佳(1997-),女,四川资阳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5级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网红效应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死海效应
我要当网红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ВаНхУН»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偶像效应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