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作品化,作品商业化”特色教学实践研究

2017-11-24杨青云李静远

长江丛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杨青云李静远

“作业作品化,作品商业化”特色教学实践研究

杨青云1李静远2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的目的不仅在于取得创新创业成果,更在于推广应用成果,特别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和推广。如何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付诸于实践,使学生、企业、社会都能从中获益,成为当前项目实施遇到的新问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项目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商业 作业

一、高校创新创业发展状况

在二十世纪末,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崛起。由清华大学做“领头羊”,开展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在亚洲是第一所举办有关创业创新竞赛的学校。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教育部首批清华大学在内的9所高级院校为开展船业教育的试点院校。近几年,国家的政策引起了诸多高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有关的创新创业的实践。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各个高校实现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现今国内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以“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在九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大学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以清华大学为首的高校开始探索创新之路,受到外国大学的影响,开始借鉴了一些竞赛。“挑战杯”在中国高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作用也重要,成为中国高校最为普遍的创新创业的教育竞赛之一。

(二)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式的紧迫,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越来越多地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课程,慢慢地演变成了必修的课程,创业在就业指导课里也成了一个重要的模块,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被很多人重视和实践,创业创新不仅是一种概念,更是一种工具,让刚刚毕业的对自己前程还不知所归的大学生有了一种考虑和一种生存的方式。在很多大学,基本都是学分制,就业指导课学分在很多大学都是4学分,这足以见得各个高校对创新创业的重视。

(三)以大学生创业基地(园区)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基地常见于一些南方高校,由于南方自古对于经商就极具天赋和思想,好多学校都为学生相应的建立了一些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等。国家对于学生的优待政策,让学生创业环境越来越平等和安全。比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建立了实践中心,自创立以来,已经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就业平台,是在校学生与社会上的公司企业交换思想和就业的平台。但同时学生应当要遵守国家的规定,比如要有相关工商、税收登记注册的记录,要按照市场的规则来进行相应的创新创业的追求。

(四)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试点,培养创新型人才

现在高校开始尝试新的创业方式,越来越多的以人为本,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创新实验区的教育试点,着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国家的重视,就导致了越来越多创新实验区的建成,在2008年批准了16个创新实验区。越来越多实验区的建立,让更多的学生有了更多就业的方向。

(五)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现今,大部分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将创业创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许多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学期就会接触一些创业方面的知识,同时许多演讲和宣传在高校也广泛地举行,这些演讲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学校的高瞻远瞩和对大学生学习如何创新创业的培养和重视,在网络上设置课程的方式,就很巧妙,让学生在空闲时间上课,让大家既觉得不会浪费时间,也不会忽视其重要性,因为往往会有考试紧随其后。

二、创新创业与课堂教学创新的关系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对人才的要求也在越来越高。而且创新性也在被更多的人重视。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建设创新型的国家,所以我们应该跟随国家进步的脚步,培养自身的创业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重视理论方面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在理论实践上的创新创业。所以说课堂教学的方式,首先是最需要创新的东西。创新创业的教育可以看作是对于传统教学上的扩展。而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一定会是高校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说高校应该保持统一的思想,鼓励学生多多进行创新西黄也,将多元文化进行融合。学生现在只知道读书,追求成绩上的成就感,而很少会有人主动想要去进行创业。这不仅是学生的问题,一部分上是因为课堂教学出现的漏洞。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是指要开始理论与实践并齐发展,在掌握理论的条件下进行对理论的实践,鼓励学生多进行创新创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是很重要的事情,这对于我国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是非常重要的。要使教育和创新创业成为一体化,明确教育的指导方向。对于本专业已经很优秀的学生,大多数大学都在学校设有第二学历的学位,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对于各种学科都有所涉及,有所研究,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创新创业有非常重要影响。对于学生,要制定专业的培养方案,用于培养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加适应今后的工作,以及社会的发展。学生在掌握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调控能力。要知道就算创业被政府、被学校所支持,但是在创业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也需要大学生有一颗强大的心,不被困难所打倒。优秀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专业教学更好地结合,更有助于学生接受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含义。作为教书育人的血虚奥,应该对专业课老师进行关于创新教学的改革,将传统的教学方法摒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增加学生的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记忆以及计算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面对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政府所提供的创业机会,吸引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并且要鼓励学生多与企业进行沟通,多与企业合作,进行更好地实践以及创业。

三、在校项目成果商业化转化的思路和方法

(一)转换观念,加强转换意识

对于政府来讲,要对学生改变以前的想法,不再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想法,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对所得成果的重要性,加强对科技成果专利的保护概念以及市场发展。此外,政府和学校要为学生创建一系列的条件以及创新机会,加强学生对自己所创造专利或者是无形资产的重视,可以举办一些创业创新大赛,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勇于创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技术以及商业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认清自己的能力。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实践机会过少一直是教学实践中最大的问题。作为现在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在校作业可以进行一些实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方案的不足,使学生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对于没有实践经费的学生,政府应该针对不同的项目设立不同的经费项目,用来鼓励学生。现在高校的作业更加趋于报告化,而不是完全靠考试来测试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但是学生所做的报告以及论文多数都是借鉴其他调查的数据,或者是随意编造杜撰的数据进行分析,而且所交的分析报告都不具有针对性,也具有普遍性,根本不能发现其中发生的问题。所以只有实践才能体现报告的真实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知识漏洞。所以这也需要教师积极配合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建议高校可以对老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建立一支专门管理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师团队,为学生设立专门的创业课,进行专门的指导工作,政府也应该创立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基地,积极做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促进全面创新创业的推动力;再有,要对相关政策进行改进,对学生的创业环境进行优化,可以对在校大学生在申请创业的过程中进行优惠政策。如在申请注册时减免费用,提供学生创业基地等,对于审批时的复杂手续进行绿色通道,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不需要有太多顾虑,让大学生不再认为创业是一件特别复杂,特别费劲的事情。要建立大学生创业成果转化的平台,期间应该对学生进行管理,教学,以及更多的扶持,使学生真正从作业中走出来,从学校走出来,走向社会,走向成功。

(二)高校改革,建立项目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不仅仅是政府需要改进,作为知识的培养者,知识的所处环境的高校,更应该要转换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明白大学生的创新以及时间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的知识有着更好地掌握。要明确自己的办学方针,搞清楚社会需要的是创新性的人才,和当地的经济要进行适应,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力。再者,要建立对大学生的服务平台,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有耐心和信心。可以创立大学生创业网站,宣传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鼓励在校学生更多地进行创业创新,实现网络化的沟通,使得老师和学生可以有着更好地交流,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让学生的作业用于企业,这也是一种创新化的思维。通过一系列的时间竞赛,如模拟炒股大赛等赛事,创建大学生基地,为他们在不同行业有着各种专业化的知识。此外,为了使学生在作业上的成就应用于社会,进行成功的转化以及推广,高校就应该对于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与企业进行各种合作,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更加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作业,甚至是作品,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转化。

四、结语

现在,面对高校对于创新创业发展,正在变得更加重视。而且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也是比较突出。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对于学校来讲,应该有效地结合创新创业和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教育。现在许多企业都需要创新型人才,对于学生在校作业也十分感兴趣。就总体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正在呈上升趋势,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这是我国对于构建创新性国家,必须要走的一步。

[1]胡望斌,张玉利,杨俊.同质性还是异质性:创业导向对技术创业团队与新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J].管理世界,2014(06):92~109+187~188.

[2]万荣根,曲小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79~83.

[3]蔡莉,单标安.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管理世界,2013(12):160~169.

[4]杨震宁,李东红,范黎波.身陷“盘丝洞”:社会网络关系嵌入过度影响了创业过程吗?[J].管理世界,2013(12):101~116.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2.昆明理工大学)

本文系高职教育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研究,四川省教育厅科研编号 17ZA0022。

杨青云(1986-),女,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设计美学;李静远(1981-),男,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昆明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美术设计。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