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传媒艺术教育中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
2017-11-24方伟华
方伟华
地方高校传媒艺术教育中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
方伟华
随着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设置发展逐渐趋向于综合化和多元化,在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贫力度不断增强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现今时代发展的趋势,这样的趋势不仅能够缓解目前紧张的就业压力,为现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和活力,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本文对地方高校传媒艺术教育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措施,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有效措施
一、前言
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社会的稳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也格外重视。因此,社会对各界人才的创新意识尤为关注,创新意识的加快和创业能力的不断增强,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动力。就目前而言,学生的就业竞争越发激烈,致使创新创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稳定趋势。若想要实现自我创新创业,就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进行储备,其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也能培养其创新思维。有效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行动,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具有创新创业特点的课程体系,从而激发创新创业的动力,促进人才的未来发展。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缺乏主导性
地方高校传媒艺术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着自我创业的高热度,但其由于缺乏商业能力的特质,致使创新创业的发展被中断。创业本身就是一个从实践到学习,学习到实践的过程,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锻炼与实践,才能在创新创业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经验。诸多高校传媒的学生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所制定的目标缺乏主导性,导致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衔接不上,学生未有机会把创新创业的作品在商业上很好的运用,未有时间进行自主创业实践,各项规章制度未能健全。例如,学生休学进行自主创业、创业指导教师未能激励制度等方面,其缺乏具体的改善措施。
(二)创新创业的教育与专业结合不紧密
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和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其之间的关系是互相通融的。教师在专业课堂上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潜移默化,在科学研究中,能够促进有效的转化科研成果,教师引导着学生在创业实践中体会真枪实干的辛苦[1]。就目前发展而言,大多数地方传媒艺术高校未能在专业教学中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教学体系尚未与时俱进,教师未能有效的在创新创业方面指导学生如何在专业知识的领域内进行创业,从而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的有效融合。
三、加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面,应建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够适应现今多元化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还能促进传媒艺术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方面,鼓舞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或参加竞赛等方式,将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2]。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最为重要。这就代表着传媒艺术高校在指导学生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邀请创业成功的人士举办创新创业讲座,从而能够激发出学生对创业有足够的兴趣和意识,进而增强学生承担风险意识的同时,还能鼓励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并战胜困难的意志。
(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具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产物的能力,其主要包括创业思想、创业素质、管理素质等方面,创新创业能力是在以教育为基础上发展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完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增强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际理论与综合实践,不断改善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开拓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不断引导学生转变就业理念,增强其创业热情。除此之外,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打破受专业的限制,为创业人才构建一个虚拟实践平台,为其创业的特色开发有效的教育课程。还应采取团队式体验教学,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并结合游戏、情境模拟等方法,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参与度。
四、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就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人才作为知识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高校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困难已成为现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高校应结合时代的发展,对创新创业的人才给予专业的培养,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多优质的创业实践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更多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1]许永坤,周红海.传媒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16(20):13~14.
[2]张桂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11):160.
[3]黄喜雨.创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03):130~132.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