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的思政教育研究

2017-11-24

长江丛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导师制阶段思政

刘 烨

双创背景下的思政教育研究

刘 烨

自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提出以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思路,大学生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各领域日益探索当前格局下的新思政格局的形成,本文立足于就业行业的现状,以创新创业的理念来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及特点来提高就业的目标性和实效性。

创新创业 思政教育

习总书记指出,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握思政工作的规律,加强育人理念,对学生的成长规律循循善诱,对自身工作水平的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近年来政府主导提倡的新兴战略理念,作为加强国民幸福感指数及强大国家内在生长的动力,大学生无疑成为践行这一战略的主导力量。伴随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数量及范围的扩大,如何精进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学生素质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知识社会的发展对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发展的源动力则是自身不断的创新。创新是在已有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思维、新方法并解决问题。

本项目围绕普通高校为社会培养、输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这一主题,以科技创新实践为载体,探索基于双创背景下,文化培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期建立符合高校、社会需求的导师制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设置与课程内容的调整则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动态和创新创业模式的变革,把具有区域特色精神的地方创新创业成功案例纳入院本教材。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自身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导师掌握了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的课程知识#自身就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以自主学习、讨论等为契机,介绍本校、本专业已有的创新创业案例,鼓励学生构建基于本专业的创新创业的图式,使其初具创新创业的理念。

通常在大学二年级开始,是承接虚拟阶段与实质阶段的中间环节,是创业技能与创业准备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将头脑意识中想象力的可能性转化为模拟实践情境中的可行性,这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有意识的模仿,是验证创新创业想象的必备过程。

创新创业中教育和创新创业后教育构成的生态系统,这要求导师对学生的引导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在校学习过程,还应在学生进入到实质阶段时帮助其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虚拟阶段与模拟阶段还是以学生在学校学习为本,而实质阶段则不再仅仅停留在学校层面,而是进入到地方社会的各个机构,需要大学、地方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的多元合作。

文化产品中一般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价值观。目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将文化作为其开展的载体,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积极的进行内容的创作,将更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产品,通过网络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而高校则需要将“互联网+”时代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加以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对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及理念为建设和培养符合国家体制的接班人,而思政理念也自然而然成为政治及文化的焦点,作为一线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对学生各个阶段发展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将发挥思政主渠道作用,就传统文化角度而言,提高自身竞争力,争夺政治文化话语权,树立典型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大有裨益。合理利用网络传播和网络媒介,可以拓展思想政治资源的服务媒介,提高学生对思政工作的参与意识,通过网络创意,对学生学识及才干的增长完善其自身人格。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对比于物资匮乏的时代,大学生将以往对物质的追求逐步提高到对个性的解放和自我精神意识的觉醒,追求平等、独立及自由,更追求自我社会性意识的培养和精神的宣泄。面对如此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文化理念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就高校自身而言,适应新环境,探索新方法,开拓新思路,进一步弥补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将当下适应学生发展的新理念融入学生的成长成才及教育培养中去,多角度体现学生的自我个性意识,合理发挥充满青春的活力,将自主意识融入社会实践。依托线上线下的时代教育理念,将传统课堂与时代传媒相结合,通过利用QQ、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沟通交流方式,在及时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将其需求赋予合理的表达渠道,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增进学生自主人格的韧性与广度,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实效性提供平台依托与制度保障。

[1]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2017.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6.

[3]楼艳.基于导师制的团队合作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模式探索[J].实践研究,2017,12(1):104~107.

[4]冯浩,常海.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及努力方向[J].沈阳大学学报,2016,17(2):222~225.

[5]佟淑平,杜闻博.新形势下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178~180.

[6]陈铁步.优化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0(4):223~224.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导师制阶段思政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