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之“三结合”模式创新研究

2017-11-24

长江丛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形势教学内容政策

甘 璐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之“三结合”模式创新研究

甘 璐

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国家繁荣的支柱。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推动我国科技强盛教育和人才兴盛的全面实现,但当代各大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高校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采用教师、课堂和学生“三结合”的模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改革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策略,协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使教学内容不断充实,从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的吸引力,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学生的实际作用。

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阵地是全国各大高校。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的重要青年人力资源是各大高校优秀大学生,他们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储蓄力量,只有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才能推动我国全面实施和落实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才能够使青年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在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不仅可以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当今的各种主流政策,而且可以引导他们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增强自己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敏感度,以正确的心态和视角关注政治事务。但是目前各种类型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各大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顺利开展开展,针对这一现状,我校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着重调查目前我校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种类,并总结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一些反馈信息。该次调查问卷的设计有多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参与,并选取了在校生2016级和2015级已经上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生为问卷调查的发放对象,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共1078人,本着环保的初衷,本次调查问卷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填写和提交。据统计,本次发放调查问卷共计一千零七十八份,收回有效问卷共计一千份,具体分析情况如下:第一,高校中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材不固定,频繁更改,一部分高年级的学生甚至在上课之前连基本的教材都没有,对于即将上的课没有丝毫的准备。第二,大学生认为四个学期所学的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有些重复和相似,没有很新鲜的时政可以抓住他们的注意力。第三,大学生大都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很重要,但是该课程的设置课时非常短,而且每个学期只有四次课的次数,一共八个课时,学生刚开始对课堂内容感兴趣了,这门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了。第四,形势与政策课的学分过低,只有0.5学分,而且采用的是考查课的方式,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学这门课的紧张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在学生的潜意识中,考查课一般都会顺利通过,跟是否努力学习没有直接的关系。第五,课堂内容过于单一,如果采取专题设置教授的话,课堂内容注定会过于集中和单一;如果采用多元化的授课内容,两个课时的时间无法把重要的知识点讲透彻,只能造成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第六,每个授课班级的人数过多,大班授课的效果会很不理想,不同的班级融合融在一起,大家的熟悉度不够,无法顺利的开展课堂讨论。第七,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师没有专业化,没有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兼课教师附带讲授这门课程,没有真正的专设专业教师来独立授课。以上只是列举出了一部分调查问卷中整理出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同样可以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了使这一门思想理论课进一步提升授课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采用教师、课堂和学生“三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可以大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一,学生与课堂相结合。青年大学生是形式与政策课程的主要听众,他们是最直接的受教育对象。要明确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对熟悉的课堂进行主观创造,选择自己乐意接受的课堂形式,使学生和课堂密切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的沉醉于课堂,不再仅仅是一个外围的看客,而是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课堂当中。让形式与政策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变得不在那么无趣和陌生,课堂不仅局限于理论课堂,更重要的是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不仅是要求认真听讲,摆脱对手机的依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比如需要讲解政治性较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题时,可以提倡学生模仿实际的会议召开场景进行课堂现场的布置;比如讲解杭州召开的国际性会议G20专题时,学生可以组织在课下观看“最忆是杭州”的文艺汇演,了解我国国力增强的同时感受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盛;再比如讲解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中美外交关系的影响时,可以要求学生组织一次美国大选的具体演练,比较中美选举制度的不同,等等。

第二,教师与课堂相结合。形势与政策教师虽然目前绝大部分是兼课教师,但是教师的授课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在备课的时候,授课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仅要结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每季度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而且要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整合出当下最受大学生关注的内容。我们国家的方针路线是基本稳定的,所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大致方向上不会有所变动。但是国内外形势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还会有突发事件,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稳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将一些热点问题加入其中,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灵活灵活变动的特性,这与一部分内容的稳定性相呼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的现实出发,在教学内容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思想观念呈现出来的特点,注意个性化教学。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堂的反馈,课下作业的布置和结课作业的布置可以结合已讲专题,通过这些作业的上交情况和写作情况去了解学生实际思想情况,为下一次备课做经验总结。同时,形势与政策教师也应该注意学生年级层次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新生的理论水平较差,就要从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入手;对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说,可以配合专职辅导员对这一群体进行深层次的教育和引导。比如加强对毕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带领他们选取相关的就业政策进行解读,促进毕业生的就业等等。用这些方式将课堂安排的绘声绘色,再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多种新颖的方式,是课堂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

第三,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所致,课程的时间短,上课时间也相对较少,授课教师和听课学生只有短暂的接触时间,所以大家在短时间里需要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多授课班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学生的专职辅导员处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该群体的特征,从教学内容中抽取相应的专题和知识点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采取这种方式比课堂上泛泛而谈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整个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另外教师还需要和学生拉近距离,走到学生当中去,让学生愿意自主参与到自己的课堂中来。在课后,教师还需要和学生增加联系,听取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意见。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老师可以召开学生座谈会,每个学期课程结课之后由学生对该门课程提出反馈信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继续延续,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很快得到修正,以便下学期课程的顺利开展。这样一来,教研室可以节省课程总结的时间,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了学生反馈信息的真适合有效性。教师思想与学生思想相结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能进一步被激发。这种结合的方式培养了青年学生解决问题时举一反三的能力,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更加密切,配合更加默契。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树人育人的目的,就必须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性改革。以教师、课堂、学生“三结合”的模式改革教学,不断增加形式与政策的教学内容,丰富其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课堂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热情和主观主动性,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1]卢保娣.高校“形势政策”课程建设的问题及消解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6(23).

[2]康慧.“形势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如何提升课堂吸引力[J].教学观察,2016,5(3).

[3]陈艳宇.“互联网+”融入“形势与政策”考试的初步探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4).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猜你喜欢

形势教学内容政策
政策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