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及逻辑关系
2017-11-24田蕾
田 蕾
略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及逻辑关系
田 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相互协调推进,是实现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结合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正确认识“四个全面”蕴含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其体现的逻辑关系,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四个全面”战略的推进与落实,有利于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四个全面” 时代背景 科学内涵 逻辑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我国当前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点,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有机统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南。我们要结合“四个全面”提出的时代背景,正确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的逻辑关系,推进战略布局的落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时代背景及科学内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了要“全面从严治党”;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1]至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概念基本形成,连为一体。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涉及领域、覆盖人群的“全面化”,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眼于中国梦,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长远规划,具体体现在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对现代化的精准分析。同时,小康社会的建成要不分地域、不分人群、不分民族的全面建成,从总体上提升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只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上建成实现,才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内涵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规划和部署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改革战略,协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和总结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当前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4]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指明,当前改革要进行深入调整,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切实改革经济和社会制度层面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5]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形成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总目标的治国方略。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推动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驱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关键环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定法治建设理论,逐步形成高效、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严密的监督体系,形成法律保障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5],这既是党和国家高度研判我国当前法治现状提出的治国方略,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会议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6],相继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全面从严治党”是在继承从严治党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重要课题。坚持以“全面”为基础,以“严格”为关键,以“治理”为着力点,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传统理论的继承,又是当前治国理政框架的完善,创造性地把“从严治党”制度化、常态化,进入了我国党建治理的新常态。全面从严治党,是要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方式、党的执政方式与党内的法规制度上升到战略高度,牢牢把握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的逻辑关系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7]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从总体上揭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我国在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调整上不断改革和深化,以适应经济和社会新常态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有了这个目标,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注入强大推动力,打破固有的利益藩篱;规范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制体系,保证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领导核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由此,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深化改革发挥了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道路是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改革越发展,涉及的领域就会越多,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就会越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就越迫切。”[8]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改革必然也需要进行全面深化,以适应新形势下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愿景,在改革和深化发展中为其提供强大的动力;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背景下,保证各方改革依法进行,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党的正确领导和路线方针的选择是改革顺利实现的关键,协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改革中为党的领导提供路径选择,全面深化改革的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四个全面”整个布局,协同各方改革推动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三)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制度保障
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衡量国家政治文明建设进步与否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没有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等由认识错误导致的治国方面的全局性错误,由此可见依法治国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略显欠缺,法律体系不完善、执法能力欠缺等导致了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依然发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坚持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党将法治提高到了新的认识,更加深刻地改变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公平正义的法律是凝聚全民意愿的最大公约数,为全面深化改革打牢坚实基础”[9],确保党的各项活动在法律约束范围之内,坚定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也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了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实现一切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灵魂。在目前面临执政能力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种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的“四种危险”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等“四风”问题时,应对这些考验、化解这些危险要求我们必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在新形势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也关乎其他“三个全面”能否顺利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史辩证统一的关系。”[10]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以大刀阔斧、抽筋扒皮的治理力度进行党内肃清和治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梦的实现。
[1]辛向阳.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指导作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5):24.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4.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等编.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
[7]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N].人民日报,2015-02-03.
[8]秦正为.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J].长白学刊,2015(3).
[9]汪宗田,李霞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逻辑及意义[J].观察与思考,2016(4):69.
[10]赵祥.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与内在逻辑关系[J].理论探索,2015(8):11.
(作者单位: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