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权理论对旅游区少数民族妇女增权的启示
2017-11-24黄元羚
黄元羚
增权理论对旅游区少数民族妇女增权的启示
黄元羚
增权是指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而增强个人的能力和对权利的认识,以减少或消除无权感的过程。然而,在现阶段旅游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使旅游区妇女的权力无法进一步得到发展与提高。本文重在结合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妇女增权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增权 旅游 妇女
一、前言
旅游业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增加就业的同时也对当地女性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社会地位等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女性的地位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提高。
二、增权与妇女增权的发展
(一)增权及其相关概念
增权(Empowerment),顾名思义,就是为某一个人或群体组织增加权力,赋予能力。21世纪以来,在国内社会工作实践需要的驱动下,增权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新视角[1]。此后,国内学者将目光转向以增权为中心的诸多领域问题,如女性、国家扶贫政策、妇女家庭、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等各个方面。
斯切文思(Scheyvens)在1999年将增权理论引入到生态旅游研究当中来。他指出,旅游增权的受体应当是目的地社区,并且提出了旅游增权的框架:包含经济、政治、心理、社会四个方面。
(二)妇女增权
妇女增权研究(Women Empowerment)。“妇女增权”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全球女权主义者,尤其是第三世界女权主义者针对女性的从属地位和社会性别构架的论争和批判,他们采用的方法忽略了造成对贫困妇女压迫和剥削永久化的结构性因素的关注,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妇女从属问题,因此,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妇女的地位[2]。
三、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增权建议与对策
本文从经济增权、政治增权、心理增权、社会增权探讨少数民族旅游区妇女增权的建议与对策。
(一)经济增权
指的是当地旅游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收益,使得当地居民的收入相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许多家庭甚至摆脱了先前的贫苦农田劳作模式,参与到了旅游当中来,他们更加重视自身家庭的生活情况,如:有更多的钱作为消遣性消费、翻新房屋等。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让妇女充分参与到其中来,让妇女得到更多的经济收益。经济收入的提高,使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上升,让她们更有自信地融入到旅游行业中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旅游区当地政府可制定相应的对策,使妇女参与到当地旅游基础建设,获得更多的经济来源。
(二)政治增权
指的是社区的政治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当地居民可以通过参与的方式带动当地旅游发展的走向。居民可以通过此社区平台提出当地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
当地政府应重视旅游区妇女参与政治的权力,举办选举、投票等活动时按一定的比例要求妇女参与到其中来,给予妇女充分参与政治的权力,维护旅游区在发展决策中的公平与公开。
(三)心理增权
指的是旅游发展提高了许多社区居民的自豪感,因为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人文风俗被外界所认可,居民们对当地的旅游资源有更足够的信心去发展,促使他们接受更多关于旅游发展所需的知识与文化。这一举动使处于社会底层的妇女们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与日俱增。
妇女心理增权与妇女自身的思想观念变化密不可分。当妇女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时,她们接触到的外界文化与原有的传统思想发生撞击,在感受到旅游发展给自己带来的经济与政治权益的 增加,妇女开始接受外来文化的浸入,使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妇女逐渐重视自己的想法,并将其提升至生活层面,如:妇女在家庭中的话语权相较旅游发展前有所提高。
(四)社会增权
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社区的和平稳定,社区一起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社区的整合度被提高,而成功得到的部分收益被用来建设社区,如:当地的交通、改进公共基础设施。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妇女参与到其中来。
旅游发展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如:饭店、酒店、当地农家乐等。妇女参与到其中,她们不再是以传统劳作“女主内”的传统发展模式。妇女从工作中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使妇女在社会增权方面得到了发展。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经济增权、政治增权、心理增权和社会增权四个维度来探讨旅游区少数民族妇女增权,发现现阶段妇女增权研究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妇女增权是个很新颖的论题,在增权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能借鉴的成果相对较少。然而,女性在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方面都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打破传统固有的状态,延伸出较为鲜明的关于女性自身特点的值得探究的话题。
[1]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5):70~83.
[2]陈宇.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的赋权模式新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9):144~147.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