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初中古文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11-24

长江丛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古文文言文古诗词

王 进

浅析在初中古文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 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且丰富多彩,而古文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从初中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入手,论述了在初中古文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可以为初中古文教学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方法。

初中古文 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当前,在初中古文教学中,教学内容一般包古诗词和文言文形式的古典散文和古典小说等,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初中生学习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困难,那么怎么样提升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是现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了。下面主要从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方法来论述在初中古文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初中古文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需要引入创新的形式进行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教师要活跃教学气氛,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在古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古文教学,分配给每组不同的古文学习探究任务,并且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任务得到奖励,调动每个人学习古文的兴趣,并为此付出努力,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使学生收获自己努力后的胜利果实。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学习古文的乐趣,不再对古文学习产生惧怕心理。

二、注重古文课课堂教学的导入

(一)以故事形式设置情景引入

教学中故事导入的形式一直都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古文实际上翻译为白话文 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现在很多电视教学或文学讲坛都是很吸引人的,这也有效地激发了人们对古文的兴趣。以故事形式讲述古诗词和文言文并加入古文内容穿插形式,从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二)以营造意境的形式设置情景引入

其实在古文中每篇古诗词和文言文等都是在着一定的意境的,就好比在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宵。中就展现了很有秋天的意境,并在此篇古文中也发挥出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情,这样就可以在朗诵刘禹锡的《秋词》,用语言形式展现出作者所表达出的情感,让学生更亲切的感受古文中所表达出的感情,也可以让学生们闭着眼睛用心去聆听,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和感受每个细微的情景,并在听完后进行研究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及细节,从而激发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

三、从整体方面进行教学的感知并理解古文内容

初中古文课文大多是古诗词和文言文等形式,与白话文相比理解与学习起来都比较困难,学生在阅读与理解方面也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需要在古文教学中整体感知并研究古文内容,也是对古文内容的整体性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并且在古文中需要围绕古文内容的中心思想进行整体感知理解古文所体现出的意境。例如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前三联文天祥回顾了自己一生的各种遭遇,最后一联表明了百折不挠的理想抱负。这就是整体性的要点,而后面的诗句中又表达了诗人军旅及情感,全诗主要表现出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以及诗人的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并且诗人的人生观是舍生取义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四、以对比方式理解词义并融会贯通整篇文章的内容

由于历史的原因,汉语经历了千万年的发展变化,其中,词义的变化是最为明显和快速的,因此学习古文需要对词义古今的变化了解透彻才能更好的理解古文的内容,才能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这样才可以更为全面的进行文化的传承。例如,在古文中常常出现的许多词汇,它们的古今意义有着较大的差异:“爪牙”在古文中的意思是“得力助手”,褒义(《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后来指帮凶、走狗,贬义词。只有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词义的古今变化,才能正确理解古文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文兴趣。

五、在古文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并深入主题内容

在古文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并深入主题内容,需要以古文教学课堂的学习为主要核心,在结合学生的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自然延伸以及全面的拓展,并根据课堂上的训练以及课外活动的行为训练进行有序和有趣及有效的结合,激发初中生对古文的学习兴趣并取得古文教学的整体性的学习效益。面古文教学其实在于的是教与学,及针对古文化的语言及情感的表达形式,例如,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中的《两小儿辩日》,此篇古文很具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方面的文言文,其实此篇古文是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而孔子却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出两小儿善于观察以及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其中所蕴涵的思辨与思维,让初中学生学会用全面并发展的观念认识和分析问题。并向学生传达中华古人厚德载物的精神文化,而这样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双向沟通进行深入主题的教学。

综上所述,在初中古文教学中教师按照先进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初中生可以更好的根据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升他们的古文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传承中华古典文化。

[1]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织编写.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李正宣.古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2(9).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古文文言文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文言文阅读专练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我爱古诗词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会背与会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