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视域下的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探讨

2017-11-24孔卫丰

长江丛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视域心理学舆论

孔卫丰

现代传播

心理学视域下的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探讨

孔卫丰

面对信息化的新形势,网络正在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以及各个行业的生产。与此同时,网络化也方便了日常沟通,借助网络能够获得多样化的实时性信息。从心理学视角来讲,社交网络很可能影响到深层思维,进而表现为多层次的个体行为影响。为此从心理学视域入手,探析了社交网络给用户心理带来的多层次影响;结合社交网络运用于平日生活的真实状况,探求运用社交网络指引个体行为的可行对策。

心理学视域 社交网络用户 个体行为

一、前言

受到转型期带来的影响,网络化与平日生活以及社交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用户借助社交网络就能从事多样化的日常社交行为,进而增进沟通并且拉近了彼此距离。然而不应当忽视,社交网络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用户行为,同时也涉及到深层次的心理影响。由此可见,建立于心理学基础上的用户个体行为表现为多样化的特征,在这之中渗透了社交网络的各项要素[1]。有关部门及其人员应当密切关注社交网络以及用户个体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因地制宜给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二、社交网络给个体行为带来的多样影响

从本质来讲,社交网络构建了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途径,与之相应的日常交流也变得更便利。在网络化的新形势下,网络用户借助多样化的手段和措施都能获得实时信息,因此整体上表现为多样的信息来源。同时,更多用户也开始借助虚拟网络来构建自身的社交圈,在此前提下拓宽了社交圈并且开阔了自身的视野。因此,上述现象都构成了社交网络给社会个体带来的良好影响,对此有必要加以保持,确保更多人都能运用社交网络并且分享其中的便利[2]。

但是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也蕴含了多样化的不良影响。这是由于,社交网络本身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其中充满多样的负面信息。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很多个体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用户都容易遭受上述信息带来的心理误导,以至于从事了不良的日常行为。究其根源,就在于不良舆论本身具有煽动性与诱导性,因此某些缺乏辨识力的个体用户就容易遭受其中的误导,从而表现为不良行为或者不良心理。

除了上述影响之外,社交网络也在客观上增大了日常行为监管以及舆论引导的难度。这是因为,网络环境本身是十分开放的,有关部门对此很难从全方位的角度入手加以监管。此外,某些网民具备相对薄弱的价值理念,因而体现了道德监管的弊端与缺陷,整个社交网络亟待进行净化。

三、探求改进对策

(一)健全舆论监测

运用网络化的措施和手段来健全舆论监测,此项措施有助于从全方位的角度入手指引网络舆论,确保社交网络给个体行为带来良好的影响。因此可以得知,监测网络舆论的措施有利于净化整个的社交网络氛围,对于其中潜在的隐患与风险进行了全面防控。具体来讲,针对各个时间段的舆论动向都要予以实时性的监督,在此基础上全面适应新时期的社交网络形势。有关部门及其人员应当致力于健全监测框架,从全过程的角度入手做好舆论监控[3]。

(二)突显主流媒体的价值

社交网络本身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与较广的传播范围,在这其中也涉及到多样化的舆论信息。为了有序指引广大用户,有关部门有必要借助主流媒体来塑造整体的舆论氛围,进而在最大限度内提升微博舆论的公信度与可靠性,让更多用户对此信服并且自觉遵从。因此可以得知,主流媒体在现阶段的社交网络中突显了不可忽视的价值,针对复杂的网络舆论都应当予以认真应对。具体在操作时,可以把微博的专属平台与主流媒体结合在一起,确保根除虚假信息与不良信息,对于问政情况进行全面改善。

(三)打击网络不良行为

经过分析可知,社交网络具有多样性以及复杂性,其中混杂了多样化的舆论与信息。针对整体的网络舆论如果不加引导,那么舆论操控就会变得更明显。由此可见,有关部门还需增大针对社交网络中不良行为的打击强度,确保严厉打击上述的不良现象。具体在实践中,就是要健全各个运营网站的治理与监管,从根源上杜绝扩散虚假舆论的不良现象。一旦察觉到恶劣的虚假舆论行为,那么对此有必要进行地址查询,针对有关人员予以拘留或者抓捕处理。

四、结语

目前的状态下,更多人开始运用社交网络来拓宽自身的社交范围,社交网络因而突显了更高层次的价值。但是与此同时,社交网络本身包含了复杂度较高的信息,其中涉及到不良舆论及其他相关信息。从心理学视角来看,社交网络给个体行为带来的影响应当是多样性的,针对其中的良好影响应当加以促进,同时也要消除潜在的不良心理影响。未来在实践中,有关部门针对社交网络以及个体的用户行为还需进行全面的指引,运用社交网络来指引正确舆论,构建健康的网络社交环境。

[1]陈雪奇,田蕾.网络意见领袖人际影响的跨界阐释[J].当代传播,2014(03):27~29,65.

[2]姚琦,马华维,阎欢,等.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4(10):1647~1659.

[3]刘保俊.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7):81~82.

(作者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孔卫丰(1982-),男,河南济源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猜你喜欢

视域心理学舆论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