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源市边界党建“五联”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2017-11-24袁陕川

领导决策信息 2017年35期
关键词:边界助力攻坚

万源市边界党建“五联”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 四川省万源市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级市,立足位居川陕渝3个省(市)结合部、7个县(市)交汇处区位优势,紧扣党建扶贫中心任务,推行边界党建“五联”模式,补齐基层党建短板,助力决战脱贫攻坚

地方工作交流

作者:袁陕川(四川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支部联学,共同筑牢堡垒

根据“地域相邻、优势互补”的原则,探索平台共建、短板互补、党群互动等模式,组织开展结对联学。采取召开支部联学会、签订边界结对共建协议书、组建边界党建微信平台以及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坚持每月进行一次集中联学、每季举办一次经验研学、每半年开展一次交叉评学,促进互学提能、短板互补。通过边界支部班子提议、党员群众互议等方式,分月度、季度、年度制定学习清单,重点结合“群众微心愿、干部大行动”,采取上门听音、现场问政等方式,形成党群互动联学的良好态势。

队伍联管,共同发挥作用。

打破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区域界限,建立双向沟通、双向培育、双向监管机制,坚持活动互办、身份互亮、效果互评。围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突出“喜迎十九大、脱贫争先锋”主题,共同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双找”活动。围绕模范履行岗位职责,联合开展理论武装、问题亮剑、干事创业、结对认亲、助力脱贫“五大标兵”行动。同时,制定带头致富、文明居家等25条通用标准,采取群众评议、党员互评等方式,实行积分量化管理,倒逼在脱贫攻坚中创先争优。

基础联建,共同整合资源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联合攻坚行动,针对边界地基础建设“瓶颈”问题,采取联建、联用、联护等办法,力促互利双赢。组织对边界地基础设施现状进行踏勘,重点对群众反映的行路难、饮水难、通信难等热点问题进行会商解决。针对扶贫政策交叉重复等情况,综合统筹各方人力、资金等优势,本着“节约成本、群众受益”的原则,打通“断头路”,修通边界联户路,整合扩建公用水源。同时建立共同使用、共同维护等制度,设立基础设施联合维护基金,巡回开展道路、电网、生态等基础管护。

产业联推,共同促进增收

针对边界地产业单一、集体经济薄弱等增收难题,坚持互通创业信息、整体联片推进、共树经验典型,引领群众脱贫奔康。

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交流,对适合推广“异乡”的产业项目,免费派出技术专干和指导组,开展技术帮扶。认真分析边界地产业的共同性和互补性,对适合共同发展的示范项目,建立跨区域专业合作社,搭建信息、技术、培育、销售“一条龙”服务平台,促进产业整体联片发展。

乡风联治,共同维护和谐。

实施“强乡兴村”区域联盟战略,采取贫困群众互帮、矛盾纠纷互处、村风民风互育办法,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打破结对认亲地域限制,统筹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志愿服务队等力量进村驻户“对号”帮扶。开通区域“综治110”服务平台,组建民情收集、纠纷调解、社会治安等应急分队,第一时间调处争地争林争水等矛盾纠纷及治安问题。同时,建立交界地行为习惯、家教家风等制度公约,定期举办对歌等联谊比赛,开展以“文明村”“文明户”等联评活动,推动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注:原文1499字,已收入中国政务信息网·地方领导文库,投稿邮箱 : bjb@ccgov.org.cn)

猜你喜欢

边界助力攻坚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助力成功七件事
守住你的边界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有边界和无边界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OF MALLS AND MUSEUMS
人蚁边界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