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建设
2017-11-24张慧青
张慧青
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建设
张慧青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的关注。本文首先对高职合唱指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相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高职教育 合唱指挥 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国的音乐事业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尤其在合唱这一方面。众所周知,合唱对于人的音乐天赋的要求没有独唱那么高,所以大多数人经过一定的训练,都可以参与到合唱当中去,这也是合唱受人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指挥人才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针对的就是社会的人才缺口。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合唱指挥课程的建设。
一、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合唱指挥课程不重视
虽然目前我国对于合唱指挥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如此大的人才缺口并没有做出重视。与此现象相对应的就是很多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合唱指挥的相关课程,或者有的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合唱指挥的相关课程。既然是选修课,那么学生对于这一门课程便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学习热情也不会过于积极,学生可以学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对于合唱指挥课程的不重视。学校不重视,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高。
(二)合唱指挥课程内容存在不足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的合唱指挥课程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合唱指挥这门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地方,课程内容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对于一些已经开设了合唱指挥课程的高职院校来说,对于课程的安排大多是参考一些本科院校,但是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水平和本科院校的学生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的,许多高职学生从来没有正式接受过音乐方面的培训,基础薄弱,本科生的教学内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过于困难,所以不能完全的把培养本科生的那套教学内容照搬过来培养高职学生。
(三)教师对合唱指挥课程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合唱指挥课程中,许多教师对于合唱指挥课程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唱指挥课变成了教师组织练习合唱的课。合唱指挥课程本身强调的是让学生主动进行实践,而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反而是将学生置于了被动的地位,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只是注重对于知识的教授,却没有让学生切身的体验到合唱的整个排练过程,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如果将来学生在实际的合唱排练中遇到一些问题,由于缺乏经验,可能就会对这些问题无从下手。
二、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应对策略
(一)重视合唱指挥课程
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合唱指挥人才的巨大人才缺口,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合唱指挥课程的建设。对于那些还没有开设合唱指挥课程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自己的合唱指挥相关课程,要结合本校的特点,积极借鉴其他高等职业学校成功的先例,加快自己的合唱指挥相关课程的建设;而对于那些已经开设了合唱指挥课程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更要严格的按照自己的教学大纲去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不定时的与其他高等职业院校负责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师进行交流,可以做到共同进步。
(二)充实合唱指挥课程内容
应把多个学科的知识汇合在合唱指挥课程中,比如音乐的声乐、视唱练耳、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等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好合唱指挥课程的这一个优点,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合唱课程的含金量。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使合唱指挥课程与其他很多课程相联系,不仅充实了合唱课程的内容,也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提升个人音乐素养的机会。另外,声音的练习是合唱指挥课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把观众带入歌曲中的情景就需要一把好的嗓音。所以在训练声音的过程中,一个合唱团不仅需要有优美的声音,还需要有各具特色的好声音。在未来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目前的需要查漏补缺,寻找现在团队缺少的特色声音。然而,想要把听众带入剧情只有声音是不够的,还需要优秀的创作人才为合唱设计好的舞台背景。所以合唱指挥课程中也需要包含审美训练、舞台设计和舞美安排等课程,这样在实际排练过程中,演员可以根据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安排舞台设计。
(三)提高对于合唱指挥课程的理解
教师对于合唱指挥课程的理解程度要进行提高。要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对于合唱指挥课程来说,不光要重视对于知识的具体讲解,尤其还要重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教师要改进并完善自己的讲课方法,比如说在讲授音色音调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不同的声音表达出来的不同的情感,对一些经典的作品着重赏析一下,进而使学生具备一定水平的创作能力。在合唱课程中,老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授课,更应该把实践当做一种更好的授课方式。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合唱指挥课程的工作道路上,必须首先考虑到社会需要的是什么,再结合合唱指挥课程的最初设想,使合唱指挥课程发挥出自己独创性的亮点。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应不断改善合唱指挥课程的内容,使之始源于艺术,服务于社会。
[1]朱元清.高职院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创新途径探索[J].北方音乐,2015,35(11):184~185.
[2]盛夏.浅探高职院校合唱与指挥的教学模式[J].北方音乐,2015(3):187~188.
(作者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