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齐“试水”点亮作文情
2017-11-24沈玲玲
◎沈玲玲
师生齐“试水”点亮作文情
◎沈玲玲
一、写作教学逐渐变成“烫手山芋”
初中的作文教学虽然备受学生关注,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地位不对等,写作教学被忽视
许多教师在阅读部分的教学,有着系统完整的教学计划,但写作教学往往被忽视,少有老师有系统的规划,可以按时完成。根据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每个语文老师在新时期,都该精心制定教学计划。阅读教学计划执行会比写作教学计划更规律。教材安排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互交叉,这种安排可以让学生读和写结合,但不可否认——写作缺乏连续性和计划性,经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二)写作训练科学性不够,加深学生对写作教学的恐惧
写作教学过于强调写作技巧即“如何写”,忽视“写什么”和“为什么写”,导致写作成为以赢得高分为直接目的的“文本”,不符合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过分关注写作教学技能、技巧,为使文章看起来“美味”,用这些规则来指导他们日常写作,只会让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加深,使学生失去写作兴趣。
二、写作需学生“下水”折腾,方能成其才
学生学习写作就像学习游泳,想要学习游泳,如果不下水,那将永远学不会。写作也是如此。笔者认为,让学生愿意写,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才会形成动笔的习惯。
(一)兴趣是写作教学的前提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在此,列举种两常见的方法:①故事导入,唤起共鸣。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经验尚浅,对事物没有深入的理解,这时教师不妨以有趣并有的用的故事导入,增加他们的认知,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就有话要说。②创设情境,身临其境。具体的语言情景具有很深刻的形象性,会让学生的想象空间扩大,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刺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积极思考,乐于写作。
(二)习惯是写作教学的保证
习惯,一般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在语文写作方面,主要指的是不容易改变行为和思维方式。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每个学生的必备技能,这对学生的生活很有益处。要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只有多写多练促“质变”。
(三)激发动机,才会有源头活水
写作的前提是对写作有着正确的认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生活表达的需要。作文是生活语言的具体化,是我们平时交际的手段,不能把作文孤立于课堂教学,应让其服务于现实生活。写作是倾吐内心的途径,学生想表达,动机被激发,写作才会变成水到渠成。
三、“下水”需有技巧,才能鲤跃龙门
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想写”是第一步,而“会写”是写作成功的垫脚石,“会写”就是心中有物可写,并且能写好,那怎样才能做到?笔者搜集了几条方法:
(一)积累写作素材,解“无”之困
积累写作材料是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要积累写作素材,就需学生见多识广并且留心生活之事。①见多识广,信手拈来。学生必须不断地从书中吸收营养。写作就像一盏灯,想要永久发亮,就必须给那盏灯,提供源源不断的电源。阅读和写作,如同吸收和表达,从外到内,从内到外。②留心生活变化,素材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与思考,用经验来判断生活的变化。也可以多进行课外实践,调查、访问,并将所见所闻整理记录下来,随时随处积累素材。
(二)触发迁移,一通百通
读书贵在有所得,作文贵在有新意,这些新知可以从触发中得到。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由此及彼,或是在现在认知的事物上发现新意。
四、教师躬亲试水,才能授之有度
(一)学思结合,给大脑“充电”
语文教师要不断阅读给自己充电。读书时要泛读与精读相结合,还应学会博取众长。不但阅读教育经典,了解同行思考的问题。学习研究公开课,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结合个人实践,逐步建立起教学经验体系。不同经历和背景的老师,在实际工作将形成不同的看法,要取长补短。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多看、多思、多模仿、多创造。
(二)教师躬亲试水,需有体系
“下水”是语文教师写作教学手段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但大多数教师不太愿意“下水”,更不用说一个完整而系统的“下水”体系。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学期之初就定好“下水”计划对哪里需要“下水”、怎样“下水”做到心中有数,使他们的“下水”计划与教学计划相融合,达到“下水”的目的。教师需要在关键部分和难点处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预期结果。因此,有计划的“下水”是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有利于把握学生心理,完成写作目标。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350007
沈玲玲(1992-),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语文专业全日制专业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