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东部样本
2017-11-24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联合调研组
文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联合调研组
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东部样本
文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联合调研组
一方面,应坚定不移抓好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坚决清理违章建筑、关停低端业态市场和企业、开展城市综合治理等,使环境尽快清朗起来。另一方面,在疏解过程中注意处理好功能疏解与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之间的关系。
李奶奶今年80多岁,自己身体不好,家人也没时间照顾,养老成了大问题,怎么办?白领小王最近遇到了烦心事,他所居住的小区存在路面乱停车问题,上班早高峰时几乎乱成一锅粥,怎么办?……老百姓的生活就是由这些琐碎小事组成的。小事办好了,百姓就舒心,获得感就强;小事办不好,百姓就闹心,小事就成了大事。怎样才能把这些生活小事办好,既考验市场的服务能力,更考验政府的管理智慧。
近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牵头,围绕今年市委下达的“进一步深化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专题协商议题,带着北京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面临的问题,专程赴上海市和浙江省调研取经,希望借助“东部经验”这块“他山之石”,仔细琢磨北京“生活性服务业之玉”,切实提升北京的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
宏观政策是指导和引领某个领域或某个行业发展的旗帜,解决的是往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上海和浙江都把制定出台具有长远规划和战略指导作用的相关政策摆在突出位置,引领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比如,上海市2016年出台《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工程实施方案(2016-2018年)》,聚焦重点行业、区域和项目,推进产业规范提升、结构优化,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提升发展。浙江省2016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以新业态发展、新技术应用、新模式引领为重点,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与消费结构升级协调互促。北京是首都,具有其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北京在制定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时,应贯彻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同步推进功能疏解和品质提升。一方面,应坚定不移抓好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坚决清理违章建筑、关停低端业态市场和企业、开展城市综合治理等,使环境尽快清朗起来。另一方面,在疏解过程中注意处理好功能疏解与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之间的关系,避免在买菜购物、餐饮、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方面对老百姓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切实把疏解功能、优化环境、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在疏解功能中提升品质,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明显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发挥好标准的规范作用
标准是行业发展的前提,也是行业监管的基础,解决的是规范行业发展的问题。上海和浙江坚持标准先行,构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活性服务业各个领域的地方标准规范体系,促进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比如,上海市正在制定《家政服务行业标准规范》,同步制定家政服务业行业自律规范、家政服务业培训管理规范和母婴护理、老人护理、居家保洁等专业服务规范;浙江省杭州市制定了茶楼、美容美发、足浴等10个行业标准规范,实施《特色休闲示范点服务规范》。通过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有力实施,各行各业都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大大增强了生活性服务业的统一性、规范性,降低了发生矛盾纠纷的概率,提高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与之相比,北京的生活性服务业在规范化、精细化方面尚有一些差距。应下大力气做好标准和细则的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和《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将任务分解细化到各个部门,由各部门负责制定各领域的标准规范和实施细则,不能用“顶层设计”代替“施工方案”,确保每个领域发展有参照、管理有条款、检查有尺子,尽量避免大而化之、大而不精的问题。
发挥好基层的能动作用
基层组织是政府的末端和延伸,是社区治理的主要力量,承担着与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任务。上海和浙江充分发挥街道、社区这类一线基层组织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多种措施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水平。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街道积极探索“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模式,由街道出资建设基础养老设施,由专业化的养老企业负责运营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耀江居委会积极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探索成立由居委会辖区内小区参加的业委会主任联谊会,通过这个平台,组织群众围绕物业管理突出矛盾展开自治,不仅推动了业委会的正常运转,还有效解决了高空抛物、小区路面乱停车、不文明养宠物等突出问题,形成“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开展基层自治管理”的经验。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景昙社区提出“全科受理、全能服务”理念,把党组织、行政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捆绑起来开展工作,形成了一套既相互配合、又分工明确的联合运行机制,社区居民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在社区得到“一站式”受理。北京的不少情况与上海、杭州相似,应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和业主委员会在社区治理中的骨干引领作用,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行政组织、居民委员会等机构,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构建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结构,广泛动员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等社区成员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注重用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来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坚持互利互惠、成果共享的原则,在共治中共享,在共享中共治。
发挥好市场的调节作用
市场是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主要载体,在资源配置中应该起决定性作用。此次调研发现,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和沿海开放城市,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和体会比较深;浙江地处东部沿海地区,是经济发达省份,依靠市场的意识比较强。上海和浙江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把应该由市场决定的事尽量交给市场去办,在尊重市场规律中找到了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把生态建设和市民休闲旅游结合起来,针对市民休闲旅游需求,下大力气推进千亩鱼塘、千亩良田、千户人家建设,规模养殖的中华绒螯蟹连续五年获全国“王宝和”杯金奖,单只价格达到100元左右,规模种植“宝农34”大米连续六届荣获上海市优质稻米评比金奖,市场价格每公斤10元左右都供不应求,村民在实实在在的收益中发展劲头越来越足,市民在绿色生态的环绕中出游热情越来越高,充分体现了由市场带给老百姓的获得感。杭州充分尊重市场的主体地位,转变长期以来政府以管理者姿态出现的形象,将政府的作用定位于兜底公益服务、助力市场发展上,大力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旅游等领域,既提高了专业化程度,又解决了公益性问题,较好满足了老百姓不同层次的需求。北京应借鉴他们更多依靠市场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政府从“大包大揽”中解脱出来,比如探索建立“公建民营”的社区养老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美丽生态”“历史文化”“传统美食”“时尚潮流”特色旅游小镇等,通过更好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破解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过程中的诸多难题。
执笔人:尹宇
责任编辑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