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策略
2017-11-24高海燕
文/高海燕
浅谈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策略
文/高海燕
地方高职院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辅助。因此,新时代地方高职院校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职业教育体制,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实用型综合人才,这样才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确保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资金的投入使用,能够为学校完善各项教育基础设施,组建起专业化的师资团队,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实现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进步。
一、地方高职院校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分析
区域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新形势下,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科学指导工作,促使高职院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高校要不断提高其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高职教育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联系
众所周知,经济水平发达的地区往往人才集聚,经济水平发达地区对于创新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好坏也会反过来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位于东部沿海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高校教育创新发展态势也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教育规模是和市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的,只有两者共同发展,才能保障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
(二)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发展动力的联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动力是与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表现密切相关的,只有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者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阶段,才会促使当地经济市场对高校优秀毕业生的需求量变大。因此,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要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够有效适应区域经济增长的需求。
(三)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联系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产业,要想确保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当地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建立多层次、效益好的产业体系,促使产业水平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而区域产业结构又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着密切联系,高校专业建设往往会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课程,创新丰富专业教育内容,从而做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步性。高职院校开设专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经济市场需求的人才,只有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才能够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吸引到更多的生源,不断完善高效专业建设工作,形成高校特色专业文化。
二、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优化设置高校专业,紧扣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脉搏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要始终围绕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脉搏展开,可以安排专业人员展开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水平的调查分析工作,以充分掌握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人才类型、规格的需求,从而紧紧围绕区域经济核心产业、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特色专业。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有效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专业发展机制,确保该专业发展机制具有主动适应性、自我调整性;随时根据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情况,优化调整学校专业结构,从而有效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高职院校教育创新脚步要紧跟区域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高校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区域经济企业岗位要求,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作用。例如,地方高职院校可以综合采用“订单培养”“对证教学”以及“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到企业实训活动中,投入到生产岗位中进行实践操作,提前感受企业文化,这样有利于高职学生成为实用型人才,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此外,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政府颁布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技术型综合人才的发展,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文化人才;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合理设置高校教育专业,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搭建共同发展平台,实现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有效建立起以高校为核心、政府为主导、企业参与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政府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情况和条件,适当增大对当地高校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引进优秀教师,完善高效专业的教师团队。高职院校则要切实落实好教师密切联系企业责任制度,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励在校教师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联系,促使他们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推动区域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高职院校要科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努力组建起一支高素质、高文化以及高层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能够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培养特色专业人才。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共享平台。因此,高校要建立起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出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技术资源的优势,针对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有效创新实训内容,促使学生在实训项目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成为符合经济市场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要让实习实训基地更好地为区域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促使其成为市场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合作的载体以及社区教育和服务的窗口。通过搭建共享共建平台,实现高职院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
(三)注入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打造特色校企文化
校企科研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地方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共同大力发展科研创新工作,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例如,高校可以通过组建科研团队,指导学生参与到企业科研项目中,从而推进校企合作、校研合作等横向科技项目研究,不断提高科技的社会服务功能,以高质量科研工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优秀科研成果有效地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而科研成果投入使用带来的回报又可以确保高校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校企文化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高职院校领导必须正确认识到其重要性。要结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情况,构建出具有产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建立起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平台,通过采取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办学等方式,完成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的渗透工作,促使高职院校培育起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文化。此外,高职高校在建设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的过程中,要积极汲取区域或者行业中的优秀文化,将企业优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融入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将高校教育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质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国家政府部门要积极颁布相关政策,完成政府主导行为、企业参与以及高校核心教育之间的无缝对接,激励高校与企业展开密切交流合作,共同搭建发展平台,加强科研开发工作,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从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建立起完善的实训基地,邀请企业专家进行交流授课,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将企业优秀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而形成高校办学特色。
【本文系陕西省2017年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陕西省资源型城市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研究”(2017KRM04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