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供给侧”思维引领党建新发展

2017-11-24中共古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支部建设 2017年19期
关键词:供给侧供给精准

□ 中共古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任 臻

运用“供给侧”思维引领党建新发展

□ 中共古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任 臻

思路决定出路。当前,党的事业尤其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尤其需要灵活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直面问题源头、勇于创新实践,破解复杂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和聪明才智,让他们一展身手、建功立业,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振兴崛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015年,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引导各级党委、政府,从过去着重强调需求扩张提供动力,转变为着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提供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不仅仅与经济改革有关,更体现了一种把握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的工作思维。思路决定出路,当前,党的事业尤其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尤其需要灵活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直面问题源头、勇于创新实践,破解复杂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和聪明才智,让他们一展身手、建功立业,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振兴崛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运用“供给侧”思维 选优配强“领头雁”

“给钱、给物,不如选个好干部。”村级党组织作为覆盖最广的基层战斗堡垒,肩负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历史使命,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和关系着一方事业的兴衰成败,也是组工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灵活运用“供给侧”思维,从源头着手,瞄准短板,在供给端下工夫,为村级组织选优配强“领头雁”,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创造力供给。

海纳百川,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要紧密结合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通过“能人返任”“跨村选任”、下派“第一书记”等方式,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从民营企业家、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干部、优秀机关干部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步步为营,创新选拔体制机制。积极探索运用“阶梯式”选拔方式,让农村“两委”干部从最基层、最贴近群众的小组长、群众代表做起,通过“选苗、育苗、墩苗、定苗”四个环节,让农村干部的成长历程成为熟悉工作、积累经验、增长本领、服务群众的悉心培养过程,切实把思想政治素养好、带富致富能力强、群众拥护威信高的优秀党员培养选拔为农村党组织书记。放眼长远,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将农村人才、入党积极分子、农村干部三库衔接,主动吸收致富能手和产业经营带头人加入党组织,把农村各类人才凝聚到党组织周围,从源头上为农村“两委”提供源源不断的干部人才。同时,对政治素质硬、群众威信高、服务能力强的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优先入党,引导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储备人才。

二、运用“供给侧”思维 勤修苦练“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提高供给端全要素效率与供给端产品、服务的品质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对照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就是要丰富农村党建服务内容,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还需有过硬的本领,必须练好服务群众“基本功”。

苦练内功,在提升能力上下工夫。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什么管用、学什么”的原则,科学制订培训计划,精心挑选培训内容,采取办班培训、现场观摩、村组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服务能力。把集中培训与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有机结合,多组织思想政治理论、强农惠农政策、涉农法律法规、种养殖实用技术等方面的专题学习,提高其致富及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聚焦民生,在为民服务上下工夫。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龙头,精心设计“党员固定活动日”服务菜单,认真开展卫生整治、服务群众、助推发展等 “争做先锋”活动,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始终坚持“定查评”“四议两公开”“民事民办”等工作法,紧密结合各村实际,确定为民服务实事,建立工作台账,实现精准定“事”、精准施策、精准推进。健全机制,在优化功能上下工夫。要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县四套班子领导包联项目、企业、乡镇、村、贫困户“五包联”责任机制,创新“党建+”服务体制机制,在基层党组织普遍推广“党建+电商”“党建+脱贫”等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全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三、运用“供给侧”思维 铺就脱贫“致富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发展中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基层党组织对于自己服务的群众、服务的单位、服务的城市、服务的地区来讲,实质上就是“生产端”的“供给者”,只有借鉴运用“供给侧”的思维,才能谋事、干事、成事,在脱贫攻坚战中更是如此。

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经进入攻城拔寨阶段,基层党组织作为最前沿阵地的“基本作战单元”,要把党建与脱贫攻坚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一线指挥部”作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形成“有效供给”,才能走好精准脱贫“致富路”,切实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要立足扶贫政策“供给侧”,走好集体经济壮大路径。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突破点,采取“挂图作战”方式,打出夯实提升、因地制宜、项目兜底“三个一批”组合拳,在谋突破,求壮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优势,因村施策,建立多样化发展路径,将光伏发电项目作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兜底措施,为村级集体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没钱办事、没钱干事的问题。要立足市场需求“供给侧”,走好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围绕“一县一业”,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其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大力推广农产品加工厂带动示范基地、连接农户的发展模式,走上订单农业、绿色有机认证、品牌化发展的路子。要立足帮扶人才“供给侧”,走好全民帮扶合力路径。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统揽作用,建立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实现党政机关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无缝隙对接和全方位帮扶。鼓励各乡(镇)、单位、企业柔性引进急需紧缺的人才,围绕核桃、小麦、玉米、谷子等特色产业,引进专家进行核桃管理培训及技术帮扶指导。精选农业、畜牧、林业、教科、卫计等部门的技术人才,组建种植养殖、医疗服务、教育扶贫等人才技术服务团队,采取“咨询服务+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送技下乡”“送医下乡”“送教下乡”等活动,逐户进行技术帮带,实现贫困户技术培训全覆盖,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取得群众认可、赢得群众支持。

(责编:罗小丽)

猜你喜欢

供给侧供给精准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