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力:新媒体时代新闻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2017-11-24赵东辉
□ 文/赵东辉
故事力:新媒体时代新闻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 文/赵东辉
本文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大小,常常取决于其中讲述的故事是否具有吸引力和能否打动人。记者怎样去挖掘和讲述能够反映主题的故事,愈来愈成为调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任务。记者怎样变成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讲故事 调查研究 新闻作品 新华社
一、成为善于“讲故事”的人,释放“故事力”
一篇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就是能够长期让人们记住并发挥社会功能的作品。然而,记忆的过程就是一个剔除不重要和无用信息的过程。
这是由互联网时代传播态度的取向决定的。新兴媒体和新的传媒表达方式蓬勃而生,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基于这一目标追求,揭开传播载体的面纱,记者和受众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聊天、平视的方式,其价值影响也更多地体现为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而不好的表达方式给人留下说教、俯视、侵袭的印象,读者就会产生逆反甚至抗拒心理。由此看,一个好的阅读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交朋友”的过程。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常常充满好的新闻故事,而记者则扮演了那个会讲故事、讲好故事的人。
记者把自己摆在怎样的位置,就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许多记者没有把自己看作是要讲故事的人,而是当成了领导、学者或裁判,其文章传播效果就打了折扣。
这是由新闻作品实现功能最大化决定的。新闻作品具有告知、解释、教化、批评、引导等功能,并由此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改造,这既是新闻作品也是新闻记者的价值体现。记忆科学告知大家,人类大脑有个自我防卫机制,会主动筛选信息,立即删除不需要的资讯。而在记忆的争夺战中,故事是最锐利的武器。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耗材”,相当多的新闻作品成为“过眼烟云”。但也有不少作品刻在读者的脑海,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其中大多数是以故事形象的方式存在于人类记忆的汪洋大海里。
一个感人的故事,胜过若干空洞、抽象的说教。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感情反应器”,讲故事的过程就是一个沟通、说服、打动别人的过程。
这是由追求跨越不同文化、多元价值、差异习俗的“故事力”决定的。在国际报道领域,要有效地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关键是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科学设置议题,最后要落脚于讲好中国故事。只有好的故事,才能让海外受众听得进、看得懂、能理解、愿接受,才能体现报道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对于不同民族和语言文化风俗的人群来说,新闻故事往往散发着超越各种差异和障碍的魅力和穿透力。比如,上个世纪70年代发表的震撼人心的“火从天降”图片故事,在美国掀起反战浪潮,推动美军提前6个月退出越南战争。精彩的新闻故事是阅读通识和心灵感应这一最大公约数的载体,是人类情感的“翻译机”,是多元价值的“连通器”,甚至可能成为对立双方冰释前嫌和化干戈为玉帛的“共鸣点”。
如此看来,“故事力”是新闻故事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具象表现,是形成新闻品格和新闻力量的关键因素。一篇对外新闻作品如果具有较强“故事力”,就可有效地融入中国立场、中国观点、中国视角,从而收获预期的国际传播效果。
二、挖掘和寻找契合“本质真实”的故事
“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这是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对价值选择重要性的一个描述。如何找到合适的新闻故事,是新闻报道质量保障的基础和前提。
一是要消除和避免“感觉剥夺”,占有足够的第一手材料和全息的资讯。有些记者在写作时,经常没有感觉、缺乏激情,对事物把握不住或者认识是片面的、单一的,讲出的故事既不能感动自己更无法打动别人,而是流于形式和空泛。他们对新闻感觉麻木、敏感度不够,或者说没有接触到足够的新闻信息,这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感觉剥夺”。只有很好地把握了全局和整体,才能准确地理解局部,这为发掘故事指明了领域和方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寻找好故事,不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而应该广泛撒网、全面收集。
不少记者还未采访就“主题先行”,甚至“订制”故事梗概,在现实中寻找相似案例,这就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倾听采访对象的聊天,让他在没有压力和不受主观引导的情形下,说出心里话和心里事,记者才可能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故事。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补充记者原有的理解和观念,而且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者颠覆了以前的认识,或者发现了新的采访领域。
二是能够找到反映事物本质的故事,不被事物表象所蒙蔽。美国管理专家安妮特·西蒙斯说:“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讲故事好手,每种信仰、观点、记忆都是故事。”故事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每个采访对象可以说都是一个有待挖掘的故事宝藏。故事的选择不但体现在选取不同的采访对象,而且也包括同一采访对象选取其中怎样的故事来表现。可想而知,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掘想要的故事,可能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选择困惑。倘若选择不当,就会出现新闻作品主题乏力甚至事与愿违的情形。
选取符合事物发展本质和趋势的新闻故事,即选取的故事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新闻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举。起码的要求是,采访的事情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即真实的,也可能是表象真实,但要能指向本质真实。否则,就要放弃所选的,重新寻找符合事物本质特征的故事。一般来说,表象真实是微观的、个体的,本质真实是宏观的、整体的。记者应该透过形形色色的表象真实,去观察、捕捉和研判本质真实。要防止和避免出现表象真实掩盖、歪曲、损害本质真实的情形。例如,一些西方媒体通常对微观层面的表象真实加以恶意利用,以断章取义、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方式攻击中国。
三是发掘和创造具有沟通力、虚拟力、寓意的故事,注重审视故事背后的价值主张。在一些专业的报道领域,在读者和讲述者之间,应该寻找认知和情感上尽可能多的沟通点,应用老百姓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故事,在类比、参照和借鉴中,让读者感悟和理解专业知识。比如,在对殷墟考古的报道中,如果堆砌专业介绍就会极大降低可读性,但记者以“商朝人每天干点啥”作为讲述平台,一个个商朝人的生活故事让人兴趣盎然。
故事也可以这样定义,即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在新闻作品尤其是评论报道中引用的一些富有寓言意义的小故事,可以说是故事中的精品力作,由于其蕴含鲜明的价值指向而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譬如农夫与蛇、晏子使楚的故事,如果背景合适、运用得当就会对新闻主题起到借古讽今、“烘云托月”的作用。
三、精心运用凸显故事效果的表现手法
把挑选和构建的故事怎样讲出来,直接关系到故事效果。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说的就是表达技巧的事情。同样地,注重讲故事的方法,可以获得预期效果,甚至事半功倍。
还原感性法。不少人在叙述故事中,过多地使用抽象概念、概括文字、逻辑语言,导致难以“介入”受众。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这样论述感性的作用:“词语只有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新闻作品的感性材料通常是通过细节描写展示出来的,细节描写因之被视为新闻报道的生命,也被认为是报道艺术的重要体现。穆青在描写焦裕禄时,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用了一个三更半夜叩门的细节,焦裕禄的叩门声把副书记吓了一跳,以为出了啥事,正是用这样的细节凸显了焦裕禄通过改变领导思想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
藏锋蕴意法。藏锋是毛笔书法的一种笔法,古人有“藏锋以包其气”之说,以使写出的字浑厚有力。在谈判和战争中,藏锋也起到引对方进入圈套和陷阱、诱敌深入的作用。讲故事是影响人、说服人的过程,有时候甚至通过讲故事要改变、扭转受众完全相反和对抗的观念认识。从这个角度看,藏锋其实是让受众接受记者引导、故事主张的一个方法。一般的做法是,记者先用人之常情或者目标受众易于接受的表现手法叙述事实和展示事物发展进程,让受众慢慢“进入”“锁定”在故事情景中,从中体会、咀嚼、“反刍”记者讲述故事的意图和主张。
故事讲述者或记者的身影在新闻作品中审慎出现,不轻易讲出自己的观点主张,给受众留下思考、吸收消化的空间和余地,也是藏锋手法的一大特征。在新华社2016年的一篇通讯《一夜风雪话脱贫》中,虽是对话体,但读者却很难发现记者介入其中的影子,这种“退”则是为了读者的“进”。记者只有两次比较明显的出现,女主人公“不顾记者再三阻挡,执意去邻居家赊来一只鸭子”“记者也收拾好,悄悄把食宿钱压在窗台上”,这样的露面既衬托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也透露了记者的精神境界,而这些跟通讯的主题思想都是丝丝相扣的。
悬念冲突法。悬念就是谜团,民间说书人也叫它关子。如何摆好悬念和冲突,是新闻故事能否吸引人继续看下去的一大技巧。一些新闻作品还把对冲突的表述安排在主标题、小标题或导语中,以此形成受众的悬念,起到“抓取”受众的作用。引起较大反响的新华社通讯《羊小平砸缸》花费大量篇幅描述羊小平家居住的偏僻、生活资料的拮据和吃水的困难,“山上的人经常一两个月不洗脸”,而就是这样的主人公竟然砸掉了被视为主要生活用品的6口大水缸,这一分别来自外部环境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双重冲突,给读者造成具有强大冲击力的悬念,为一个精彩故事的娓娓道来做了巧妙的铺垫。
(作者是新华社广东分社副社长、总编辑,高级记者)
编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