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选择

2017-11-24文|樊

今日中国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尾矿库大气整治

文|樊 星

生态文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选择

文|樊 星

污染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2017年以来,中国在大气、土壤和水污染治理方面,特别是污染防治及其相关能力建设方面开展了诸多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空气、土壤和水,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自然资源。加强大气、土壤和水的污染防治,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责任

近年来,中国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为解决相关环境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向。从中共十八大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到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再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系统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日臻成熟。十九大报告则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美丽中国”建设意味着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改造和升级。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大气、土壤和水污染治理作为突出环境问题,需加快防治与整治行动。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要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可见,大气、土壤和水污染的治理已是中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是中国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必然选择。

继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颁布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壤十条》后,2017年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相关环境治理的方案实施形成有效支撑。自中共十八大以来,环境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核安全法等多部法律完成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程序。尤其是新的环境保护法2014年通过后,从2015年开始实施,一些新的规定、新的机制在推动企业守法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污染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2017年以来,中国在大气、土壤和水污染治理方面,特别是污染防治及其相关能力建设方面开展了诸多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交通运输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成因之一,2017年,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部门职责分工,形成长效机制,正在京津冀等地逐步建立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政府同时组织开展了船舶燃油质量专项检查,督促船舶使用合格燃油。通过实施收费公路计重收费,控制车辆超载超限导致的过度污染排放。

应对气候变化对于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协同效应,据有关专家测算,该协同效应可达到42%。2017年,中国通过大气治理的相关工作有效提高了适应气候能力。一是建立了常态化的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评估业务,组织研发环境气象指数,还组织编制了《全国大气环境气象公报》,开展减排效果评估以及重污染天气预测等工作,为大气污染治理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工作起到了推动性的积极作用;二是建立了雾霾检测预警机制并拓展了检测覆盖面。2016年监测覆盖60城市126个监测点。2017年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覆盖74个城市150个监测点,已在全国31个省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试点,重点调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来源(PM2.5等)及产生的健康影响因素。可见,大气治理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正在显著体现,相关机制的建立为两方面工作都形成了推动作用。

为完成国务院提出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在中国城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政府加快推进了城市水体整治工作,对全国205个黑臭水体重点挂牌督办,定期通报整治情况,将其位置、河长、预期效果等信息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通过卫星遥感监督整治情况,以及通过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受理公众举报等方式加强监督。整治工作由这些河段所在地的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截至2017年4月,全国34.9%的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28.4%正在整治,22.8%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其他也正在研究制定整治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土十条》),对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部署,要求自2017年起,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截至2017年7月,天津市共对136个地块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工作,其中27个地块需要修复,需修复地块中5个地块已完成修复治理工作,6个地块正在开展修复治理工作。重庆市持续开展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工作,已开展26块场地调查评估,调查评估面积159万平方米,开展13块场地治理修复工作,治理修复后提供净地面积206万平方米。

《土十条》要求暂不开发利用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发布公告,开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发现污染扩散的,有关责任主体要及时采取污染物隔离、阻断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河北省加强了对堆存历史遗留未处理污泥的污染地块风险管控,针对辛集市历史遗留未处理污泥7个暂存场地,组织辛集市制革区管委会设立围挡和警示标识,上述7个暂存场地涉及历史遗留未处理污泥约73万立方米,堆放占地面积约292亩。

《土十条》要求全面整治历史遗留尾矿库,完善覆膜、压土、排洪、堤坝加固等隐患治理和闭库措施。截至2017年7月,山东省49座尾矿库“头顶库”已治理17座,其他32座正在治理中;江西省开展尾矿库隐患治理,共治理完成11座尾矿库,另有4座正在治理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针对20座历史遗留尾矿库开展整治工作,已完成8座历史遗留尾矿库的整治。

从改善效果来看,2017年,中国在大气、土壤和河流污染治理上成效明显。大气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大气十条制定出台时相比下降了30%以上。在水治理方面,已达标的地表水清洁水体比例增加到67.8%。土壤方面,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城市已经率先建立了污染地块名录,一些城市还陆续发布了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加强执法,严控新增污染。

生态文明的未来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肩负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任务。尽管当前中国的环境治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百姓的期待与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大气、水、土壤污染等方面加大治理力度,也在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上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环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的问题,统筹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必须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并在节能和提高能效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相关工作。中国已将环境发展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分阶段、分地区、分行业加以落实,积极采取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开展污染治理试点示范、研发节能环保技术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未来,中国将积极探索发展路径的创新,将环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与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提质升级、结构调整等重大战略任务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樊星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尾矿库大气整治
启东市南阳镇唱好专项整治“三部曲”
浅析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揉以成器,大气悠远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GB 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解读
大气光学现象
整治号贩子须强化医院责任
卫星遥感视角下的尾矿库
关于尾矿库的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邻家失火我查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