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的思想道德建设
2017-11-24刘依霖
刘依霖
德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持续吸收外来元素后保持本我、深化本我,在文化浪潮的激荡中蜕变自我、在文化交汇中完善自我的过程。当今,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革,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一、当前我国德育面临的文化性挑战
(一)全球化浪潮下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酝酿的一场特殊意义的政治、文化扩张运动,其对于我国文化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当前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使各国思想观念、意识认知发生激烈的碰撞。西方发达国家试图在世界范围内散播西方的政治制度及价值理念,他们极度地美化西方优越的社会制度、社会环境,极力鼓吹“民主、自由、人权”的口号,意图在价值观念渠道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外来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我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危害,极易造成青少年价值取向的迷茫,动摇我国公民的社会主义信念。第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出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到我国,使我国公民吃洋餐、穿洋服、过洋节,撼动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习惯。由此可见,在全球化冲击下,资本主义制度观念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原有的主体性,即自身传统的文化认同、文化身份,被动地无意识地进入了资本主义划定的意识形态范畴。西方生活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普遍传播,逐渐深层次地渗入民族心理中,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习性与思想,使民族文化的地位遭受到了猛烈的攻击。
(二)社会转型期滋生负面社会价值观念
我国处在社会大变革的多元文化时期,对当代德育的有效性产生了极大的考验。国内经济转型的重大时期,矛盾问题日益突显。产业结构转型,政治体制改革,民生问题突出,腐败蔓延滋生,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抬头,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接踵而至,使得我国社会成员在纷繁的社会矛盾面前迷失了自我,不知遵守何种规范准则,不知崇尚何种道德信仰,甚至一些青少年对现有的社会道德规范产生怀疑,错误地将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认为是人本主义,价值观受到扭曲,甚至出现极端的拜金主义倾向;盲目追求一己私利,集体意识薄弱,将物欲能否满足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热衷于追名逐利,将金钱和名誉作为最高追求目标;缺乏信仰和追求,责任意识模糊,丧失社会责任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德育的有效性。
二、文化自信的时代解读
(一)文化自信是深厚传统文化之积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需要中华民族文化强大的动力支撑。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认同与积极践行,并能够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使本民族文化长期保有新鲜的生命力。文化自信是有深厚的文化的根基的,且具有极强的实践可行性的。在我国博大的文化底蕴下,蕴藏着我国数千年来伟大的实践经验,夯实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使我们在新时期得以继承和发扬,坚定了文化自信的信心。
传统无疑是一把双刃剑,社会的进步必定需要对传统的革故鼎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民族乃至当前实现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但对于传统文化不是一味的继承,而应立足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现状推陈出新,对传统文化进行优化改造以实现创造性变革,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式发展。例如儒家传统观念上的群己观、理欲观,若顺应时代需求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使其发挥当代价值,便能为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社会的积极因子,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提高民族的文化竞争力,使我们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文化自信更有底气。
(二)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之彰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融合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沉淀着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精神,凝聚着民族的灵魂与价值,散发着每个民族独特的魅力与光芒。“文化软实力”在2007年10月被正式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象征着软实力成为了提升综合国力的新着力点。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精神向心力,宏观上讲,它是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推动着民族自信、民族团结与民族复兴。对国家、民族、政党来说,文化自信是衡量文化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体现。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全球性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更为凸显,成为了一个国家、民族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志。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地位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军事实力,同样取决于文化实力,即能否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推动文化发展的能力,自身文化的影响力,也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号召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否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可,能否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否在文化资源争夺战中占领高地,无一不是在考量着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当国民能够以高度的自豪感去认同并发扬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时,表明他们会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从内在上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重任,在新时代带领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这对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意义。
同时,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着社会的变革、进步。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文化日益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助推力,它引导着我们民族改革向心力与创造力的凝聚,成为了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精神支撑。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够提升全社会的文化创造热情,汇聚成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柱。
三、传统文化视角下当代德育的维度分析
(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与现代公民“民主”思想
民本,即以民为本。民本思想作为我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政治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有悠久的发展史。对于我国古代社会秩序的稳定,增强我们的民族向心力有着不可估量的效用。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初步起源于夏商至西周时期。“民”是作为与统治阶级对立的“群体”概念出现。《大禹谟》中记载,“德为善政,政在养民”,表明禹十分重视德政和养民。商代《尚书·盘庚》中,载道:其时“视民利用迁”。意为要根据民利迁都迁邑,就是要利民、施德于民。盘庚主张的重民思想,已初现民本思想的萌芽。
民本思想基本成型是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尚书·五子之歌》有言:“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体现了心存百姓的思想。依照孟子的民本观,民生与王道休戚相关。《尽心章句下》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桀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民心,因此,得到人民的拥护是统治天下的前提,这种超越了殷周“天命观”的民本观,核心便是民生。荀子在《荀子·王制》中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民水君舟”的比喻形象地阐释了“民本论”,解释了民众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之后汉代贾谊在《新书·大政上》中深入分析了君民关系,“闻之以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指明民众是诸侯之本、国家之本,告诫统治者端正对民众的认知。
但就当代而言,古代的民本思想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二者具有相通之处,但我们并不能照搬照抄古代的民本思想为今所用。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专制统治而服务,人民并不能占有一定的政治身份与地位,更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甚至得到法律上的认可及保障。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与现代的民主思想都是以尊重人的价值为首要前提的,这也是当前德育目标中培育人的独立人格的重要诉求。
(二)传统文化中“家国思想”与现代“国家意识”
“家国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韵味。《说文解字》中有言:“家,居也。”“国,邦也”字面上看家国思想就是一种对家、国的归属感,不仅是对“小家”的一种仰赖,也是对“大国”的认同意识。《礼记·大学》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指个体修身后才能经营好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达到天下太平。《孟子·离娄上》中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道出了国、家、个体三者之间息息相关的关联,在此所指的“国”是当时的诸侯国,即为城邦之国。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里所指的“国”即为唐王朝。近代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民族危机之时才真正兴起“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开启救亡图存的道路,“家国”思潮应运而生。
从微观的角度看,“家国思想”是建构于“小家”基础之上的,离不开维系个体基本生存的家庭。《礼记·大学》中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仁”是指“仁爱”,“让”是指“礼让”,点明了对于统治者来说,家仁为国兴之基。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因子,是个体精神的依靠、物质的保障。家庭以亲情为纽带,亲情伴随个体的出生而存在,是一种最原始的情感状态。《孟子·万章篇上》中有云“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可见“尊亲”是古代孝道的准则,所谓的“行孝尽忠”,实施仁爱、敬养父母是维护家庭关系的必要前提。因此,重视亲情,才能有“家”“国”,亲情是“家国思想”的出发点。
从宏观角度讲,家国思想的最终归宿不仅仅止于爱家,而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抱负。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国的认知往往超越了“小家”,《礼运》中有云:“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意为圣明之人将天下当作一个家,这是一种包容了种族之别和意识形态差异的认知,“天下”之观是打破了疆域的界限,将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胸怀天下,才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此,也有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尽忠,这是个人与国家关系在思想上的延伸与升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之思,是个体对国家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
古代士大夫要肩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家国思想”的最终归宿即实现天下大同。但在家国思想的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是以传统的纲常、伦理之观为基础,一定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封建性与保守性。
(三)传统文化中“修身思想”与现代“道德”意识
在传统文化中,古代知识分子阶层十分注重“修身”。修身,即修养身心。一方面是身体修养,一方面是指道德修养。秦汉之前,大多为统治者专注于修身之道,在此之后,社会所有阶层纷纷投入于修身。修身作为一种“为己”理念,注重的是丰富内心世界,提高自身涵养德性,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修身思想在先秦时期产生萌芽,儒家学说中最早提出“修身”的概念。先秦儒家修身思想中重视仁义,“仁”即“爱人”,《论语·雍也》中有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说凡事要推己及人。追求“仁”要做到“克己复礼”,《论语·颜渊》有云,“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制自己,使所思所为都符合“礼”的标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最终实现“仁”的理想;《论语·阳货》中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说的是君子应以道义为处世的原则。更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及“舍生取义”,体现了君子安贫乐道的人格气节。
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思想在古代已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指导着社会中的个体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对于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但古代修身思想具有固有的局限性,试图通过提升自我修养保证伦理纲常的正常运行,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但千百年来古代道德思想至今仍作为国人生活行为的范式准则,这些饱含生命力的传统美德,如正直、诚信、孝顺、尊师等,构成了当代德育应遵循的价值体系。
四、革命文化视角下当代德育本土化的维度分析
(一)革命精神丰富德育内容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奋斗之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复兴之路的进程中,累积了宝贵的革命经验与文化资源。自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便开始了为民族独立解放、发展振兴不断浴血奋战、披荆斩棘的奋斗。这百年来的奋斗史便形成了红色文化精神,构成了革命文化资源体系。其中汇聚而成的精神、政治、理念等文化资源,既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凝聚的民族精神、优良传统,也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自革命文化形成以来,在理念引导、价值观形成、弘扬传统、文化渲染等方面具备特有的价值功能,不仅丰富了当代德育的内涵,也不断充实着当代德育的文化资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注重对独立人格意识的培养。“臣民意识”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封建史遗留下的封建时代的思维习性,它主导着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象征着伦理社会中以“顺从”为核心的专制主义。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革命,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民族自我意识的早期觉醒,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奋斗历程。
当代道德建设是为了培养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公民,是指将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内化为自身遵循的道德素质标准,指导着社会成员日常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革命文化的内核在于革命精神,而以革命精神为主干的革命文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建设中有不可复制的价值。
(二)革命文化扩展德育方式
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的革命史铸就了不朽的革命文化,不仅丰富了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内涵与教育资源,并且拓展了当代德育的形式手段,将德育的主要阵地由学校扩展向全社会。
革命文化的物质形态载体主要是指我党领导人民在革命与建设时期,以其革命活动旧址、标志物为载体,以其革命历史事迹、革命精神为内容,以宣扬革命文化为主要目的,富有参与性、教育性、故事性特点的参观纪念地。截至2017年3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达到428个,涵盖了我党自成立至解放战争胜利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史实。其中有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等历史博物馆;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胜地。这些革命基地为宣传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陶冶公民情操提供了实践场所与教学阵地。
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涌现了多种多样的革命文化的载体形式: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承载着重大革命事件的革命节日;“中红网”“红色文化网”“红色学府网”等宣扬红色文化、推广革命教育的红色网站。这些丰富多彩的革命文化教育形式将公民教育从学校的课堂中解放出来,使个人与家庭、社会相衔接,并且寓教于乐,使道德教育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真正实现与本土文化的结合。革命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德育资源,是一定时间与空间交集而成的产物,为革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力载体。
[1]毛泽东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