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对人物的矛盾刻画
2017-11-23李佳韵
李佳韵
【摘 要】本文以贾宝玉、薛宝钗、妙玉为代表,分析了《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特征上存在的各种“矛盾”,认为这种矛盾刻画手法能让人物更加丰满、真实和自然。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描写;矛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1-0244-01
《红楼梦》开篇第一章有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对联暗示了全书的中心——矛盾。一本《红楼梦》,就是一出矛盾交织的精彩大戏。这些矛盾不仅存在于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如嫡庶之间、亲疏之间、主奴之间等,也存在于单一个体上:同一个人物往往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本文试以贾宝玉、薛宝钗和妙玉三个人物作代表,谈谈这部著作对人物的矛盾刻画,及由此带来的效果。
一、贾宝玉:厌恶世俗又享受世俗的“富贵闲人”
贾宝玉在人们的心目中一向是反封建、爱女性的代表人物,他那几句“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深入人心。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头脑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封建观念的顽固思想”(蒋和森语),使得他对待有些女性却是极度轻视、冷漠。比如在三十回处,他回怡红院时下大雨,丫鬟又没有及时给他开门,他便“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却不想踢到的是袭人,还害得袭人晚上吐了血。贾宝玉慌了,第二天一大早就替袭人去开药。读到这里传统的看法是说宝玉对待一个侍女都多么重情义、多么体贴,但细想一下则会发现,宝玉原本就是要踢那开门的小丫头的啊,原因就是他淋了雨。若他踢到的真只是一個小丫头,他还会早早地去找医生吗?
更有,贾宝玉总是把封建思想批得一文不值,但当他真正面对封建势力时,却是那么软弱。比如他在金钏被撵时早一溜烟跑了,晴雯被撵出去时也不敢作声。刚搬进大观园那阵,也是每天与姐妹们一同玩乐,感到“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探求之心”,还劝探春“只管安荣富贵才是”。可见,他反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家族,又在享受着家族提供的优越生活。他那处于萌芽阶段的反抗精神在声色犬马中时隐时现,这种不稳定的状态,正是他个人矛盾的聚焦点。
二、薛宝钗:热衷现世的“冰雪美人”
薛宝钗是冷与热的矛盾体。薛宝钗有一方专属药,叫做“冷香丸”,专门对抗她的“热毒”。这冷香丸药方须是各个季节特有的花的花蕊,比如春天的白牡丹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等,甚至是“雨水那天的雨水,霜降那天的霜”。作者写出这么一个药方,其实就是指出她不够自然,需要运用自然来调节。而薛宝钗的“热毒”则是指她的热衷于世俗,热衷于人际关系的周旋。在第七十回中,薛宝钗那句著名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是这种热衷的写照。然而,尽管她在处理事情上圆融通达,思虑周全时常博得一众赞美,细品却会发现她少有真情流露,甚至在有些事上冷酷无情。比如第三十二回金钏跳井时她安慰自责的王夫人:“(金钏)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她以主人的高傲姿态俯视一颗清白的少女心,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出这样冷血的话,可以说和她那个“(打死了人)自谓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的哥哥如出一辙。
三、妙玉:“心在朱楼的幽尼”
妙玉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美丽聪颖,心性高洁。但同时她是全书中五个名字里带“玉”的人(贾宝玉、林黛玉、蒋玉菡、林红玉、妙玉)之一,“玉”谐音“欲”,有欲望之意。但出家人是不可有眷恋红尘之欲的。作者以此为主线,通过一个个细节展现了妙玉的傲岸与欲望之间的矛盾。
第四十一回中,贾母携刘姥姥并众人前往栊翠庵吃茶,有一个作者轻描淡写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妙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这样的行为,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同时,她还默记宝玉的生日,多次邀请宝玉喝茶。这些都是在揭示她的“欲”。但是,她讥笑黛玉尝不出雨水与雪水的区别;她给贾母喝茶的那只贵重的“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只因被来自社会底层的刘姥姥碰了一下就嫌脏了,要砸了它;栊翠庵的小院子也因贾母等人坐了一会,就嫌不干净了……所有这些又无不突出了她的高洁心性。“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作者在第五回给妙玉的这句判词,精确概括了这个徘徊在“洁”与“欲”、“雅”与“俗”之间的人物特征。
四、结语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相反的东西总喜欢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形成最美的和谐。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同一个人身上聚集,非但不会让这个人自相矛盾,反而更显真实和自然。对一个人物进行多角度立体刻画,能让读者看到一个个不甚完美却非常饱满的形象。我们不必去定性某个人物是好是坏,某件事情是对是错,作者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谋篇布局,串起不完美却真实的生活。《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世情小说,更从很多方面展现了人性深层次矛盾的存在。这是作者的伟大之处,是这部鸿篇巨著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2]蒋勋.蒋勋说红楼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3]蒋和森.红楼梦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