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阿姨的追星心路

2017-11-23小井谢驭飞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45期
关键词:追星偶像少女

小井+谢驭飞

天真的少女时期,我是憎恶粉丝文化的。那时喜爱的是大街小巷滚动播放的“友达以上,恋人未满”和“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至于被洗剪吹统治的偶像们,该是混街头的孩子们才喜欢的玩意儿。我还曾拒绝和一个粉丝同学讲话,长达一个学期之久。

但人生最奇妙之处,恰恰在于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你终将成长为你曾经讨厌的那个人。走在大街上被小朋友喊为“阿姨”的年纪,我一步踏空掉了坑,从此开启了追星之路。

常常跟朋友们自嘲地说,自己的青春期晚来了十年。追星的这五年间,我从韩团饭到日团,不仅弄清了饭圈术语以及韩国和日本的娱乐生态,还把自家偶像,自家偶像所属组合、所属公司、隔壁团的偶像们,以及在同一个市场上友好或不那么友好竞争的偶像们和他们的公司……统统了解了个遍。

几年过去,仍然时常回味喜欢上本命偶像A的那一幕:偌大的体育场馆里坐满了观众,灯光熄灭,只有一束灯柱打在A的身上。众生静寂,他的笑容闪着光,他说:“我们一起走下去吧!”是的,我明白,他根本不可能知道几千公里之外,有我这样一个个体。我却仍旧微笑起来,仿佛被许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偶像是贩卖梦想的,而彼时的我正好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无论怎样和朋友谈心、外出游玩转换心情都走不出阴霾的我,被偶像A的实力和人格所吸引,也被他精确到分钟的自我时间管理和工作热情所打动。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振作起来了。然后关注着他、默默支持他,跟随他一起走下去,好像漫漫人生路上,有了一个同伴和依靠。

当然,究其本质,这种情感纽带也不过是自己建立起的封闭空间。它是单向的,主要成分是臆想。它需要被理性控制。可更多时候,孤独的灵魂需要一味“兴奋剂”,一个存放自己宝贵之物的寄托之所和一个唯有自己才能进入的安全港湾。

时间长了,偶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刷个综艺听听歌,看看偶像演的电视剧,或者在社交网络上搜他们的新动向,轻轻松松就打发了一段闲暇时光。有时晚上睡前,翻看自己在B站的历史记录,会先惊而后忧——自认为全天都在拼命工作,谁知却看了这么多视频。而一个悖论是:明明被偶像的敬业所激励,却又因为沉迷偶像而多少耽误了工作。

作为一个阿姨,也常常在追星中,感受到自己的一丝不合时宜。比如,在演唱会上置身于狂熱的少女粉丝中间,心里积攒了一团热烈的火,却发现自己疏于练习,无法像少女们一样流利地跟唱。只能尴尬微笑——外语歌还是太难了啊。淘来的偶像海报大而屋子小,又过了在墙上乱贴的年纪,实在无处装饰,只好几张叠在一起卷起来放在书架顶端。一次翻书时,积了灰的海报卷儿不慎掉落,狠狠戳在了我的脑门上,印子许久不消。和朋友分享追星的经历,说得具体些,大多数人就听不明白了。而那些弄得懂的,也多半不耐烦听。每天专注于养娃经的前粉丝朋友感慨:你怎么还没出坑呢?

这颗中年人时常无处安放的粉丝心哟,约莫是种快乐又忽地怅然的情感体验,时时刻刻微妙着。

猜你喜欢

追星偶像少女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偶像报
我们班的追星风
一击即中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