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小儿常见病的防治

2017-11-23陈艳霞

解放军健康 2017年3期
关键词:乙脑暑热肠道

文/陈 婧 图/陈艳霞

夏季小儿常见病的防治

文/陈 婧 图/陈艳霞

夏季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良好时机,同时也是一些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夏季小儿的防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暑热症的防治

小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或因患病体弱,不能耐受外界的炎热气候,在夏季容易发生暑热症。患儿有低热、消瘦、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等症状;另一些症状为长期低热、口渴、多饮、多尿、不出汗。如果没有发生合并症,天气转凉后,症状会自行消失。

预防暑热症,居室内要注意开窗通风,降低室温。小儿要穿宽松透气的棉织品服装,勤洗澡、勤换衣、勤喝水。户外活动时,要避开强烈阳光的照射,正午前后2小时最好不要外出,外出时要戴遮阳帽。孩子食欲不佳,可让他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稀饭、发糕、鸡蛋羹、蒸鱼、瘦肉、西红柿、青菜汤、绿豆百合汤、西瓜等。

皮肤病的防治

小儿的皮肤很细嫩,易受到病毒、细菌及其他因素的损害。盛夏,由于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多,排汗不畅,容易导致汗液潴留,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发炎,生出扉子。扉子有瘙痒及轻微的烧灼感,易形成囊肿和毛囊炎,被抓破后很容易成为脓疤疮。孩子患了扉子后要避免他抓挠,不要用热水或碱性肥皂洗,也不能用凉水刺激,要用温水洗浴,局部可外搽止痒剂。对已继发感染、患了脓疱疮的孩子,要勤洗澡、勤剪指甲。在脓疱疮患处涂紫药水及金霉素、新霉素等软膏,切忌滥用“肤轻松”等激素类软膏,须遵医嘱用抗生素治疗。对于一些精神差、食欲不振、面部微肿的患儿,要警惕并发急性肾炎,需要做尿常规检查。

肠道疾病的防治

夏季,小儿易患肠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等。夏季的肠道疾病以细菌感染为主,因为气温高,病菌繁殖快,再加上苍蝇、蟑螂的传播,致使各种食物、水、饮品、物品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污染。小儿肠道的抵抗力弱,自我保健意识差、往往容易患病。另外,天气变化、小儿受凉受热、饮食不当、吃冷食冷饮过量、暴饮暴食,都可致使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易患肠道疾病。

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吃瓜果要洗净、削皮。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要多喝白开水。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2~7岁的小儿中发病率最高。患儿起病急,体温高达39~40度,伴有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嗜睡、精神倦怠等症状。继而,患儿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有生命危险。孩子感染上了乙脑,不仅身体上的痛苦,严重者还会留有失语、吞咽困难、肢体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乙脑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蚊子。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约有13种以上,通过蚊子叮咬患者传播病毒,7、8、9三个月是发病的高峰期。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农家饲养的家禽均可感染乙脑病毒,但不出现症状,称为隐形感染。尤其是猪可产生较高的病毒血症。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高达100%,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

预防乙脑首要的是强化预防接种,注射“乙脑减毒活疫苗”。在流行季节,要注意灭蚊,发现孩子有病情,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乙脑暑热肠道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暑 热
夏季突发高热小心患上乙脑
蚊子带来了可怕的乙脑
冰爽夏日派对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健康儿童乙脑抗体水平的调查研究
让“暑热宝宝”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