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好生态牌 走好绿色路
—— 坚守“两条底线”推进黔南生态文明建设

2017-11-23黎燕萍

当代贵州 2017年34期
关键词:黔南全州文明

文_黎燕萍

打好生态牌 走好绿色路
—— 坚守“两条底线”推进黔南生态文明建设

文_黎燕萍

黔南州将坚定不移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全省重大战略,又能发挥黔南优势、彰显黔南特色的绿色健康发展新路,最终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黔南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绿色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以建成“生态之州·幸福黔南”为目标,认真落实《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6年,全州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063元和8844元;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自治州排位从第九位上升到第五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3.5%,“绿色黔南”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为黔南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打牢了生态基础。

开展生态护航行动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黔南人民的梦想和期盼。为此,黔南积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颁布实施了《剑江河流域保护条例》《樟江流域保护条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制定出台了《黔南州“十三五”生态建设规划》《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办法》等政策措施,大力开展生态护航行动。2013年以来,全州完成造林38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660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57.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森林蓄积量达6000万立方米。

扎实推进“六个体系”建设和“村为主”管理模式,用直升机、无人机开展森林防火巡查,构建了“空地巡防体系”,2017年森林受害面积14.23公顷,受害率为0.01‰,控制在省下达指标0.8‰以内,取得历史同期最好成效。

深入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行动,涉林案件查结率87.34%,其中行政案件查结率99.53%,刑事案件移送率100%,已移送刑事案件查结率57.65%,排名全省第一;全州森林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和行政(治安)案件立案数、破案数双居全省第一。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提升。全州能源消费总量基本控制在每年900万吨标煤以内,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达到67%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达到80%以上;化学需要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城镇污水处理率、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1%和83%以上。

集聚产业融合发展做金山银山的先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黔南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着力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农产品“泉涌”工程,加快农产品的转型升级出山。

都匀毛尖成为引领黔茶出山的排头兵。黔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你们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的殷殷嘱托,坚持建基地、塑品牌、扶企业、拓市场,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政策,颁布地方标准,推行立法保护,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之路,推动茶产业跨越式发展。“十二五”以来,全州茶叶种植面积由70万亩增加到161.8万亩,投产面积达74.23万亩,综合产值74.47亿元,茶产业从业人员达45.66万人,其中返乡农民工5.4万余人,茶农年人均收入近万元。

特色经果林成为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生力军。黔南大力发展刺梨、火龙果、苹果、梨、李、葡萄等特色经果林,形成了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地域性特色果品。全州现有特色经果林450万亩,年果实产值达80亿元,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全州农民人均特色经果林收入由2010年的467元增加到2016年的938元。

生态旅游成为全域旅游的重头戏。黔南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构建全域旅游产品业态体系,打造了“世界自然遗产地”“三天奇观”“水族风情”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同时,积极谋划新一轮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州目前有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湿地公园8个,居省内市(州)之首,独山县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全省100个重点建设景区之一,贵定县、荔波县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市)”,全州生态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占全州旅游人数和收入的85%。

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做生态文明的引领者

当前,黔南正处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实施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生态治理的力度不减弱,筑牢绿色屏障。深入推进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用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加快建设森林防火“六大体系”,进一步完善“村为主”管理模式,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强化重点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争到2020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

坚持绿水青山的理念不偏离,守护绿色家园。深入推进“绿色黔南拒绝污染行动”,全面推行“河长”制,严格生态红线制度,坚持环境保护“六个一律”,统筹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废弃矿山的综合治理,提高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补齐城乡污水管网建设短板,加大城镇、乡村生活垃圾处理及转运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乡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美丽乡村。

坚持金山银山的目标不放松,发展绿色经济。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突破,以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完善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绿色企业。大力发展环保装备业、光能制造业、磷石膏利用业,完善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加快“两型”社会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懈怠,培育绿色文化。支持县(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把黔南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样板和典型。办好“水生态文明·黔南论坛”和刺梨发展论坛,承办好第29届中国兰花博览会,积极申办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生态优先的方针不动摇,助力脱贫攻坚。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向深度贫困“总攻”的“动员令”,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黔南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减贫,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力争到2020年,实现生态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贡献率达60%以上。

让黔南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黔南人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黔南州将以全力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坚定不移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全省重大战略,又能发挥黔南优势、彰显黔南特色的绿色健康发展新路,最终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作者系黔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责任编辑 / 哈文丽)

猜你喜欢

黔南全州文明
请文明演绎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漫说文明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图解黔南五年 高歌猛进
对不文明说“不”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