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社保大数据“活起来”

2017-11-22

科学导报 2017年42期
关键词:社保卡攻坚克难老百姓

第10亿张社保卡近日送到参保者手中,社保卡所承载的大数据也引起广泛关注。

这数据的确够“大”——看参保人数,已达10亿,最终将实现“人手一卡”;看年龄跨度,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耄耋老人,都有自己的一张卡;看功能,持卡挂号看病、持卡取养老金、持卡领补贴、持卡消费……功能上百项,新数据随时在生成。“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是社保卡的发展目标。从1999年首张社保卡诞生至今,“记录一生”已基本实现。然而,谈到“保障”“服务”,与老百姓的期望显然还有距离。办理社保业务,为何还总要一趟趟跑?单位未按员工实际工资缴纳社保,监管部门为何不能及时发现?社保“全国漫游”呼吁这么多年,为何仍然未能实现?老百姓的种种不满,指向社保大数据的不足之处:数据有了,但运用得还不够“活”。

数据不是为了当摆设,关键是要依托数据使制度安排更加科学。知道“是什么”,方知“怎么办”。过去,不少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底数不清,使政府决策格外为难,既担心政策走偏、好心收不到好效果,又发愁缺少数据支撑,政策措施难以解释清楚、让人信服。有了大数据,社保总体状况清楚,为精准施策打下了基础。政策制定方首先应回头检视:既有政策是否还存在不尽合理、不够完善的方面?哪些人的养老保险还是空白?流动就业时最容易“断”的险种是哪个?社保经办方也要用好数据,看看哪些流程可以简化调整,最大程度便利百姓。

社保大数据,不能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異地领养老金,先要“证明自己活着”——这样的事着实荒诞。防止养老金冒领,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行业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数据信息库。参保者生存认证,完全可以借助社保大数据与公安户籍、民政殡葬、医院治疗、社区人口管理等数据信息进行动态比对,实时掌握参保人的状况。

汇总10亿参保者的大数据,无疑是了不起的进步。老百姓珍视手中的社保卡,也希望相关部门能用好大数据,让百姓真正受益。这给社保既有运行方式带来新挑戰,也考验着社保改革攻坚克难的勇气。

猜你喜欢

社保卡攻坚克难老百姓
不换第三代社保卡影响待遇发放吗
赓续前行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社保卡按下“电子化”加速键
社保卡有三种密码,不修改可能损失一大笔钱
老百姓的话
全国超140个城市接入电子社保卡
弘扬长征精神,勇于攻坚克难
为什么要重申“党校姓党”
防火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