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保护
2017-11-22苏洁唐若菡
苏洁 唐若菡
摘 要 开发的村寨旅游获得的经济报酬是无可比拟的,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上开看,应该以持续发展为前提,从而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和谐和完善。本文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在旅游开发下的岜沙苗寨考察角度出发,分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和长远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保护 旅游发展 岜沙苗寨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0绪论
从休闲旅游产业在中国的现状和分类的角度来看,贵州主要的旅游资源主要基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自然风光的观赏,最有效的成果是利用原来的少数民族村寨经过有规划的调整和修缮形成旅游地。贵州省在2016年9月命名全省第一批272个少数民族村寨就意味着在实现“多彩贵州”形象的同时,将这些民族文化的原生地和旅游业完美地结合起来是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概述
民族村寨是旅游资源的一种开发形式。展示出独特的人文色彩和民俗风情,从而促进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罗永常(2003)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定义:“民族村寨旅游”是将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作为旅游的目的地,将当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资源,让游客体验不同的文化,追求清新淳朴以此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旅游活动。在很多的省份也逐渐兴起少数民族村寨的热潮,对于开发也是以两个目的为主,一个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一个是脱贫致富的环境。
2岜沙苗寨村寨旅游开发的现状
岜沙苗寨全村共有五个自然寨,即大寨、大榕坡新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和宰张寨。据2016年居住人口统计,全寨有16个村民小组512户,2548人。在岜沙寨子附近都有侗寨,只有唯独一个苗寨屹立群中,让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村寨名声彻底打响。可以负责任的说,岜沙苗寨在整个从江县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较为封闭的生活环境,才能成就了这样一个原始精神面貌的族群。
2.1以“生命树”和“枪支”为旅游宣传实体
岜沙人民对树有着神明般的崇拜感,在出生时种植一棵树,死后将这颗树做成棺材下葬。这样的风俗是吸引许多游客参观的原因。也将“生命树”作为旅游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同时,也将环保的理念输入人心,始终贯穿的整个旅行线路中。“枪支”是发展岜沙旅游的重要标志,在中国枪支是犯法的,但是在岜沙的旅游者们可以亲眼目睹带着枪支的岜沙人民的生活方式。
2.2以节庆表演和剃头礼为主的旅游表现载体
岜沙苗寨民族风情表演时每一个游客必去的场地,在比较宽闊的坝子里表演着属于这个民族节日里的活动,比如吹芦笙形成的芦笙舞和斗牛舞的表演形式,还会有剃发仪式展现给游客们看,姑娘们拉着游客跳着苗族的舞蹈,最后的时刻展示了火枪集体打响的气势。
2.3以购买银饰和刺绣的旅游商品为消费主体
提到苗族的旅游产品最为显眼的就是银饰,但是岜沙苗寨很特别,银饰不是大、多、繁和重的特点,而是细致精巧,除了街边卖的银饰竹编容器外,景区里有家专门销售银饰的店家。同时更有趣味的是银饰不是最突显的地方,刺绣最有特点的旅游产品。在村寨里,随时都可以看见少女们拿着绣针正在绣花,有的是拿来买的,有的是自己用。
2.4以客栈和餐馆的旅游服务设施为销售来源
岜沙村寨旅游提供的住宿设施符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富有古寨的风情,从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旅游,增加当地的收入。餐馆相对于风景区的价格适中,但所有的价格都要根据当地环境来决定。岜沙的超市只此一家,也是熟悉的木制风,但采用的是新木,看起来让人觉得焕然一新,让旅游在休息的时候购买欲望。
3岜沙苗寨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岜沙苗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1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
观光的旅游者在这个地区并没有感受到很浓厚的观赏价值,单一的旅游项目需要游览的时间不多,很少在会在景区里面游玩很久,因为除了修建的岜沙苗族文化陈列室里面有树葬文化图片展和表演场以外就没有其他的看点,整个楼层显得尤为空旷。因为景区不大,游客类型多以散客为主,所导游带领的旅游团来参观后,导游也无法做过多的讲解,只会让游客自己去参观。这样就会使餐馆和住宿的地方的生意寡淡,无法继续扩大经营。
3.1.2旅游开发局限性明显
在为数不多的旅游资源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时无法找到更多吸引游客的产品进新开发,整个岜沙苗寨的地域分布较为零散,每个寨子的特色都相似,同时在景区内的民居有很多拆迁的现象。当地有没有专业人才来掌控管理,从而致使旅游服务的质量低下,如果没有招揽相应的旅游管理人才整治开发,势必对整个旅游产业的局限性加重。
3.1.3民族文化内涵的忽视
村寨的古旧是最好的文化资源,古寨的寨门是最能体现该资源的载体,可侗族风格的寨门在岜沙苗寨无疑是对这个寨子文化的不尊重。同时正存在着的表演“剃头仪式”也在开发中逐渐失去自我,这个原本的成人仪式现在发展成一种表演形式,在表演队伍中不可磨灭的存在,但正因为如此,表演者剃到一半对游客说,就先剃到这,剩下的头发留着等下一场的表演。这显然使当地镰刀剃头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最后就怕现在最有名的传统无法传承而消失。
3.1.4环境的修缮问题突出
村寨现在整个旅游系统还不完善,导致很多民居被拆迁的现象频繁。随处可见的都是挖掘机正在拆迁,古芦笙堂表演场下方全是尘土非常的拆迁现场,整个旅游风景的精致完全被破坏。楼房的方便整洁导致居民将房屋翻新,失去了原有的古调韵味,没能真正凸显出村寨的民族特点。“绿色”本是村寨的主要格调之一,乡村小路的修建是为了方便游客的游览,但却没有全部修建完善,有尽头的开发确实是不利于整个旅游环境质量的保障。endprint
3.1.5景区宣传和管理有限
大部分的岜沙苗寨宣传都是通过网络视频来展现,在当地没有成立正规的旅游宣传中心。没能将整个岜沙苗寨的特色通过现代的数字导览讲解系统技术在博物馆的形式展现出来,导致游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整个游览的过程的空洞的,没有学到该有的知识,没能体会到岜沙苗寨的民族精神所在。在管理方面也是有很大的缺陷,若同穿戴有特色的居民拍照留念,都回收取10元到30元不等的照相费,即使是不小心拍到村民睡在长椅上的场景,也要求支付费用才能离开。没有专门的管理机制,从而导致了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
3.2岜沙苗寨旅游保护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3.2.1创办活动主题,提升参与兴致
岜沙“剃头仪式”的民间技艺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一番,这样也增强了游客的感官性。在岜沙的芦笙节也是很出名的,可以像西江苗寨每一年的苗年一样,将所有的游客聚集在一起进行正宗的节日气氛体验,让游客有着真正体验到当地民族节日真实的感觉。同时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设计符合当地民风民俗的纪念品,而不是粗制滥造的旅游批发小样。比如木制或竹编的岜沙芦笙,岜沙苗寨明信片和岜沙火枪手的的手办模型等多样化的岜沙旅游纪念品。
3.2.2创设人才通道,加入新鲜血液
政府可以在网上发布岜沙旅游管理人才的招聘信息,将最新的发展理念加入到旅游开发和管理中来,适当改变另一种经济方案,让整个岜沙的村民除了在旅游中得益之外,还有其他的销售空间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来源。还可以寻求岜沙旅游开发形象和项目的创意召集,让对岜沙文化和旅游有兴趣的一份子加入其中,一起将岜沙苗寨的村寨旅游做大做强。
3.2.3创立标准体系,传承岜沙文化
岜沙现在就处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两个矛盾之中,要在发展中传承以及传承上发展就需要一套标准的体系来衡量和评估旅游环境,让大部分村民了解村寨的文化资源是否因为某些因素而慢慢地同质化,和其他旅游景区变得同质化。虽然开发的前提是有很大的收入好处,但也要牢牢记住,自己民族的“根”不能断。时刻需要根据这个标准的文化体系来检测开发条件的完善性,避免无目的的索取文化资源开发而破花更多宝贵的资源。
3.2.4发展绿色道路,坚定生态路线
对树木的崇拜使世人了解岜沙,佩服岜沙人民能将生态资源保护得如此茂密,周围栽种的全是树木,虽然信仰不会在某一天或某个时刻磨灭,但也要多加防范,进而将植物更大范围的覆盖,提高空气质量。开发的步伐好行走,保护的脚步也要跟上,木制吊脚楼的传统建筑也因继续传承,不要因为经济的改善而修建整个村寨不协调的民用房,对有瑕疵的危房也应该进行修缮,修建的道路也应该是青石子或者石板路将所有的建筑风格完全保持一致。
3.2.5科学规划开发,加强村寨管理
在建设其他的旅游消费服务设施中,要在主調上完全保持一致,但内部配置采用现代化设备为旅游者提供舒适的旅游服务。将宣传岜沙苗寨的博物馆使用当代科技技术建造起来,也可以在景区设立会议室,有专家和学者开会考察地方旅游的情况下,开阔更多的知名度。对景区管理要进行合理有序的系统规划,以淳朴的民风为主,对某些以利益为主的村民漫天要价的行为进行处罚,让旅游者享受到的是与城市生活不一样的天堂。
4结论
村寨旅游是一种复古返潮的行为,正是因为节奏快的城市生活,让人在村寨、在乡间有那份宁静的归属感。旅游开发带给原住民的是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实力的增长,但始终不要忘了,正是因为曾经贫瘠的家庭环境和充满魅力的文化风俗才吸引旅游者来这地方消费旅游。贫穷可以改变,但不应该改变的是那份保留在心里的最深处的淳朴和朴实,这才是旅游开发和保护的根源所在。
参考文献
[1] 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02):102-107.
[2] 周坚,王建平.贵州省岜沙苗寨的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0(08):120-122.
[3] 周晓茵.数字导览讲解技术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东方博物,2006(02):126-128.
[4] 谭璇.黔东南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5] 顾佳琪.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发展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2014.
[6] 罗琳.贵州乡村旅游的民族特色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7] 李瑞,殷红梅.近10年中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04):411-4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