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是一种眼界

2017-11-22乔蕤琳房伟男杨宝峰

神州学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小麦

乔蕤琳 房伟男 杨宝峰

十九大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曾留学日本、加拿大。杨宝峰及其团队通过对数十种作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药物的研究,发现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离子通道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离子通道靶点学说。其研发的大明胶囊和粘连平等药物已投入临床使用,产生较大经济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是一位连续三届参加全国党代会的党代表。笔者有幸走近这位引领中国乃至世界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海归代表。 海外求学:专心科研 归心似箭 为学习到更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术,杨宝峰年轻时先后到日本和加拿大求学。1990年,杨宝峰赴日本筑波Eisai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日本的两年半,杨宝峰争分夺秒地工作,一个多月即熟练掌握膜片钳(测细胞膜上离子电流)技术,一年内完成了4篇高水平论文。 回忆起当年的留学时光,杨宝峰说:“每天天不亮就进到位于地下室的实验室,晚上很晚才出实验室,回寝室只能跳窗户。”一次,实验室管理员拿着出勤卡,向他的导师抱怨:“你的学生杨,一天也没正常休息过。”导师看重杨宝峰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出色的实验技巧,毕业时执意挽留他在日本工作。但一心报效祖国的他归心似箭,很快回国到哈尔滨医科大学任教。 1995年,杨宝峰赴加拿大深造,在这一年里,他把时间都用在学习和科研上。导师给他起了个绰号:continue(永不止息)。在此期间,他提出了“心房扑动发生机制”的新学说,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生理学杂志》上。1996年,杨宝峰不顾加拿大导师的困惑不解与挽留、劝导,怀着一片赤子之情,毅然登上回国的航班。 尽管当时国外有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对祖国与母校的热爱,促使杨宝峰毅然决定回到祖国,回到母校,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中外交流:大力推进中俄医学教育交流 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目前已步入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在黑龙江省大力支持下,杨宝峰凭借多年的学术地位和交流资源,大力促成由中俄两国高水平大学组成的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立。 2014年7月,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正式成立。联盟主席单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杨宝峰任联盟中方主席。联盟成员单位涵盖两国所有高水平医科大学和医学院,如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沃罗涅日国立医科大学等。 联盟成立3年来,成员单位已经由成立时的92所扩大至106所;中俄两国师生互访交流人数逾5000人次;签署合作协议37项;举办大型会议46场,参会人数近3万人次。 当前,中俄双方正在推进建设中俄医学研究中心、哈医大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中心;并推进实施中俄研究生培养项目;探索中俄现代医学与传统医疗相结合的机制和模式。 杨宝峰对联盟充满期待,他主张联盟的各项工作要以务实发展为原则,要以进一步加快中俄两国医药科技领域的合作步伐,扩大两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合作发展空间为目标。今后,联盟将继续扩大联盟高校间教师、学生的交流;启动并实施中俄间中医药研究生培养项目,培养掌握中西医结合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充分发挥联盟下各专业学术委员会和青年联盟的作用,共同协调和组织双方在教学、科研、医疗及人文等方面开展活动;重点解决当前两国医疗、科研领域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 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的成立,使中俄医学交流成为中俄双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两国长期睦邻友好的社会基础。双方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合作面临新机遇,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专业研究:创新贯穿科研和发明始终 杨宝峰时时告诫自己和学生:“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他身体力行,将创新贯穿于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始终。他说,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不能只重复别人,必须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秉持“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原则,从“假说”开始,杨宝峰在科研上不断取得创造性成果。本世纪初,杨宝峰开设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离子通道靶点研究课题,经过多年系统研究,提出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最佳靶点假说。该假说的提出,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制开发和药物评价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随后,杨宝峰发现,心脏M3受体对冠心病、心肌梗死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对心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及其与离子通道关系的研究,引起国际药理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近年,杨宝峰带领团队又先后发现微小核苷酸是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和调控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发现微小核苷酸有望成为心肌梗死、猝死的生物标志物;发现长期应用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降低患者心梗死亡率的新机制。2008年,杨宝峰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9年获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当选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 人才培养: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不仅是一种眼光,更是一种眼界。杨宝峰不但在科研中追求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他的追求目标。 作为一名校长,杨宝峰一直主张高校是由“学者、学生、学术和学风”组成。他认为,一所大学要有大家、大学者,要有知识扎实、思维创新、眼界宽广的学生,要有创新型的科研团队及成果,还要有爱党、爱民族、爱国家的学风。有了这四个要素,大学才能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杨宝峰表示,为了不断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今后,学校将分层面多领域进行规模式培养。一要利用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的平台,加强中俄学生培养交流;二要定期举办国际会议,让学生们开眼界,长知识,以求不断赶超;三要全面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平台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学校还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场所,营造更好的环境。 在不断推动哈医大发展的同时,杨宝峰同样关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杨宝峰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飞跃发展,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些都是高等教育良好发展的结果。他希望高等教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参加十九大,杨宝峰对此体会更加深刻:十九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新的历史发展目标,展示了新的建设征程。“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们的人才强国战略对于高校创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尤为重要。”他认为,大学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培养要有态度、懂方法,要关注人才、培养人才,更要以包容和爱护的态度支持人才,用登高望远的发展视角正视人才成长的长期性和曲折性,要逐步形成“以人才带动团队,以团队进步引领学科发展”的发展模式。杨宝峰表示,今后他们学校要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如利用中俄医学联盟的平台,定期举办国际会议、全面开放实验室等,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储备。 何中虎 破解小麦品质的 “生命密码” 文/新华社记者 董峻 图/殷刚 何中虎,十九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破解小麦品质的“生命密码”,为提高中国人的主食消费品质和营养水平作出重要贡献。曾在墨西哥和美国作博士后。 “南米北面”,是中国人饮食结构的基本现象。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的历史巨变中,人们对面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何中虎的研究,正是从“中国小麦的品质怎么样”这个问题开始的。 1963年,何中虎出生于陕西渭北一个农民家庭,每天能吃上捞面和白面馍就是他儿时的梦想。1989年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何中虎先后到位于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作博士后和访问学者。 “你们中国小麦的品质怎么样?”何中虎在国外时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当时,国内对小麦品质的“家底”并不清楚,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小麦生产大国的相关研究。 何中虎立志培育优质小麦品种,但“优质”由哪些具体性状体现?1993年,他回国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承担起小麦品质研究的重任。 何中虎首选面条进行研究。颜色、口感、味道,是小麦的什么性状决定着面条的这些品质?经过对成千上万种样品的品尝、分析、对照、检验,最终确定了蛋白质、淀粉和色泽3项指标。他还引入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层面阐释了面条品质的遗传机理。 随后,他又确定了馒头、饺子等主要食品的品质选择指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括磨粉品质评价、加工品质间接评价,以及5种主要食品实验室评价与选择指标的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 2008年,何中虎主持完成的“中国小麦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农业科研工作者也许是最“接地气”的一群科研人员。何中虎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厚情怀。 尽管何中虎在国外发表了学术论文100多篇,并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亲本创制与新品种选育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但他认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育农民喜欢的品种,才是科研人员的最高荣誉。 他常年带领团队深入农村,了解小麦生产和食品加工业的需求,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育成18个高产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他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中麦175市场好评不断。该品种不仅水浇地适宜种植,黄土高原的旱地也适宜种植,每年有五六百万亩的面积,连续8年作为国家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 下乡过程中,何中虎深切感受到农民对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渴望。技术推广往往容易在最后一公里出问题,于是他每年至少把两个月的时间用在品种推广上,足迹遍布华北、西北等十几个省份。 何中虎还与农技部门密切合作,把新品种推广与高产创建、定点扶贫相结合,和当地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使国家级贫困县甘肃泾川、灵台等旱地小麦大面积实现亩产从400公斤到500公斤的跨越。 何中虎学的是遗传育种,没有接受过谷物化学的严格训练,但搞小麦品质研究,谷物化学是前提。要培育优质品种,而国内缺乏优质资源,怎么办?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团队的智慧才能应对困难与挑战。”这是他最深的感受。何中虎“请进来、送出去”,把国外专家请来授课,把团队同事送出去学习,一来二去,学科有了互补,技术有了交流。 何中虎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科研机构建立了3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为全国35个单位的110名研究生和科技人员提供出国深造和合作研究的机会。 他还把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引进鉴定的两万多份小麦优异资源发放给国内20多个单位。合作单位用何中虎引进的种质育成80多个优质抗病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年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 何中虎认为,自己的研究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起步的,离不开庄巧生院士等老专家的把关指导,因此他非常注重培养人才,将严谨求实的学风传给学生,将先进的工作模式和理念用于团队管理。 “这些年我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让小麦提高品质,另一件就是培养学生,壮大研究团队。”何中虎说,“80多名硕士、博士从我这里走出去,还有100多人通过我的推荐或资助到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参加培训交流。”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1期英文目次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