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文山壮族“花糯饭”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探究
2017-11-22吴风志郝茗莉
吴风志,郝茗莉
(1.文山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学院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基地与创新服务中心,云南 文山 663099;3.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地理环境对文山壮族“花糯饭”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探究
吴风志1,2,郝茗莉3
(1.文山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学院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基地与创新服务中心,云南 文山 663099;3.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花糯饭”是一种以优质糯米为主要食材,采用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的植物染色剂将其染色,按照传统的烹饪方式加工而成的彩色糯米饭,它是云南文山壮族特色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地走访调查和整理、分析有关壮族“花糯饭”饮食文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理环境对文山壮族“花糯饭”饮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包括其文化起源、文化内涵及文化的繁衍与传播等。
花糯饭;文山壮族;地理环境
“花糯饭”是一种以优质糯米为主要食材,采用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的植物染料将其染色,按照传统的烹饪方式加工而成的彩色糯米饭。在壮族聚居区,“花糯饭”俗称五色饭、花米饭、花饭或乌饭等,是壮族非常重要的节庆食物,其颜色通常有红、黄、黑、白、蓝、绿、紫七种。有关“花糯饭”的介绍多见于文学书籍、少数民族风情介绍,电视、新闻媒体也会有相关介绍,但关于“花糯饭”系统深入的研究尚不多见。而从研究内容来看,多集中在美学价值、营养价值、食疗、经济价值及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等方面,鲜有分析区域环境对该饮食文化形成与发展影响的相关成果。故本文以地理环境为视角,对这一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深度挖掘整理。
一、研究区概况
云南文山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位置介于东经103°35′~ 106°12′,北纬 22°40′~ 24°48′间,东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西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东西横距255千米,南北纵距190千米,土地面积32 239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区多山地,山区和半山区占总土地面积的97%,最高海拔2 991.2米,最低海拔107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000~1 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年降雨量779毫米,全年无霜期356天,日照时数2 228.9小时,多为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1]。区域人口360余万,少数民族众多,但以壮族为主,在全州八县均有分布。历史上称壮族为“水边的民族”“农耕民族”或“稻作民族”。聚居地多位于有河、溪、井分布的坝区、河谷地区和靠山临水的丘陵地带,具有大聚居,小分散,居地连片的特点。壮族喜糯食,“花糯饭”作为糯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烹制的时间主要在“祭竜节”(农历三月初三)和“祭田节”(农历六月初六),所需食材主要为糯米和染色剂(提取自不同植物)。
二、地理环境对“花糯饭”饮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影响
1.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文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倾斜,南北轴向,山岭互相切割,形成山区、半山区、丘陵、平坝、峰林交错的喀斯特地貌。最高海拔2 991.2米,位于文山市薄竹山,最低海拔107米,位于麻栗坡县船头镇,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000~1 800米之间(图1所示)。文山州山区和半山区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7%,其中岩溶石山区占总面积的53.4%,剩下3%的坝区农田是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共有237个,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有28个,可利用平地资源十分有限。境内70%的地区属低纬度亚热带气候,30%属于温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霜期短,无霜期长,太阳辐射能丰富,热源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5.8~19.3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在29.4~929.4毫米之间,5~10月为雨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干湿季分明。受海拔悬殊及立体气候影响,境内河流众多,分属于珠江、红河两大水系。土壤类型有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石灰岩土、紫色土等10个大类,其中红壤分布最广,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5%。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植被类型主要为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3]。
图1 文山数字地形图
2.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花糯饭”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花糯饭”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花糯饭”的烹制食材的栽种、生长提供了“生态最适合带”。烹制“花糯饭”的主要食材来源于糯稻(OryzasativaL.var.GlutinosaMatsum)和染色植物,其中糯稻喜温凉气候,怕高温干热,雨热气候同期最适宜其生长,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25~32摄氏度,最高温度不宜高于35摄氏度,此外对水文条件和光照强度也有较高要求;染色植物方面,据实地走访调查,用于提取“花糯饭”染色剂的植物主要有:密蒙花(Buddlejaofficinalis Maxim.)、红蓝草(Spodiopogoncotulifer(Thunb.))、狗肝菜(Diclipterachinensis(L.)Juss.)及枫树(Acer)等,其生境及相关特征见表1所示:
表1 “花糯饭”染色植物
如前所述,文山全境全年气候温和、热量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霜期短,光、水、热均集中在糯稻的生长季节(雨热同期),为糯稻的栽种、生长提供了极佳的生镜。除此之外,地形垂直高差大,导致了区域内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等的重新分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立体气候,从而满足了生镜差异较大的不同染色植被的生长需求,即为不同类型的染色植物提供了“生态最适带”。
(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影响
1.文化起源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花糯饭”饮食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有受访者称,壮族烹制“花糯饭”最初是为纪念(祭祀)壮族首领侬智高,亦有称是为纪念(祭祀)壮族民族英雄韦达桂,还有人称是效仿壮族人阿记祭母。经查阅相关资料,侬智高为中国北宋中期广西广源州(今靖西、田东一带)的少数民族首领[4]。作为壮族首领,侬智高曾一度领导壮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反抗交趾掠夺骚扰,并建立大南国政权,后因兵败,流亡大理,不知所踪。壮族烹制“花糯饭”最初是为纪念(祭祀)侬智高一说无从考证,只有极少文献可以从侧面佐证[5],但这些文献多为访谈性文献,真伪也尚待探究;而对于韦达桂、阿记,经查仅为传说人物,“花糯饭”源于纪念(祭祀)韦达桂或是效仿阿记祭母的观点更是无法予以证实。但从三种起源说及“花糯饭”烹制的时间节点(“祭竜节”和“祭田节”)来看,文山壮族“花糯饭”饮食文化起源于祭祀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且如若第一种假说成立,则文山壮族“花糯饭”饮食文化应从广西传入。
2. 壮族民族性与“花糯饭”饮食文化
“花糯饭”作为壮族特色饮食文化之一,其发展深受壮族民族性之影响。首先,从“花糯饭”的颜色上看,“花糯饭”的颜色主要有红色、黄色、黑色、白色、蓝色、绿色、紫色7种类型。对于黑色,壮族尚黑,在壮族文化中黑色代表着生命、寿延。除黑色外,其余几种颜色也分别有各自的寓意,红色代表吉祥;黄色代表丰收;蓝色代表衣多(丰衣足食);绿色代表兴旺;白色代表四季平安;紫色代表幸福。五彩“花糯饭”代表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花糯饭”颜色的寓意,从某种程度上彰显了壮民族的诗性思维特质[6]。
其次,从壮族烹制“花糯饭”的时间和用途来看,其烹制“花糯饭”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祭竜节”)和六月初六(“祭田节”)。农历三月初三在时节上近春耕和清明,在这一时节烹制“花糯饭”的主要用途是为祭祀山神及已故亲人,祈求风调雨顺及保佑家族平安、健康。而农历六月初六在时节上近秋收,烹制“花糯饭”的主要目的仍为祭祀,以祈求获得丰收。故从烹制“花糯饭”的时间和用途来看,可以反映壮族的“崇糯文化”;壮族有“无米不成席”之说,米饭在壮族饮食文化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而“花糯饭”作为壮族米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仅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才会烹制,反应了其在壮族米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除此之外,从烹制“花糯饭”的染色植被来看(见表1),用于提取染色剂的植被几乎都具备特殊的医药功效,如清热解表、解毒、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等功能,这绝非是毫无缘由。据《云南通志》,文山属烟瘴之地,春夏有青草瘴,秋有黄茅瘴,直至霜降乃消。同时,文山气候偏湿热,蚊虫繁殖生长极快,是疟疾的高发地带,在早先医疗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利用提取自染色植被的染色剂浸泡染色、按传统烹制方式烹制而成的“花糯饭”,不仅具备较高的食用、艺术价值,同时还有辅助抵御不利自然环境的特定医疗功效。故从这一视角来看,“花糯饭”是壮族长期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文化结晶。
3. “花糯饭”饮食文化繁衍与传播
“花糯饭”饮食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但这一特色饮食文化的繁衍和传播速率极低。据调查,至今仍然保持了最原始的染色和烹制方法,同时这一饮食文化仅在壮族聚居地盛行,而对当地其他民族的影响却甚微。究其原因,主要影响因子为地理阻隔影响,文山地貌按照地貌槽台学说属于华南褶皱系(华南地槽系)的最西部分[7],地形起伏较大,地理环境极其复杂,而当地壮族聚居地大多位于较为偏远的河谷地区及邻水的丘陵地带,地理可达性相对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花糯饭”这一特色饮食文化的繁衍和传播。
三、总结与展望
“花糯饭”作为云南文山壮族特色饮食文化,其发展深受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因子影响。本文从分析研究区域地理环境入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环境对“花糯饭”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包括其文化起源、文化内涵、文化繁衍以及传播各个方面,对于这一特色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保护有一定的意义。由于条件所限,相关的探讨尚比较粗浅,在很多方面,如“花糯饭”饮食文化的区域差异、繁衍与传播的驱动力等方面,都有待后续作进一步的探讨。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概况[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2-15.
[2]文山州年鉴编辑委员会.文山州年鉴(1996-2000)[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63-66.
[3]吴风志,郑买红.基于OLI及ASTER GDEM数据的云南砚山县致贫因子分析[J].文山学院学报,2017(3):61-63.
[4]杜树海.北宋侬智高起事再研究——以起事前后广西左、右江上游区域历史的转变为中心[J].广西民族研究,2012(1):85-90.
[5]罗彩娟.记忆与表述:马关县壮族眼中的侬智高与杨六郎[J].广西民族研究,2008(4):174-186.
[6]朱基赋.浅谈饮食文化的民族性与涵摄性[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61-62.
[7]杨一光.云南综合自然区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8.
(责任编辑 娄自昌)
A Study on the Influnc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Culture of the Color Gluinous Rice of Zhuang People in Wenshan Yunnan Province
WU Fengzhi1,2, HAO Mingli3
(1.College of Environment & Resources,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2.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Experimental Base and Innovation Service Cenfer, Wensho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China;3. Collge of Tourism & Geography Science, Yunnan Hlormal University, Kunining 650500, China)
The color glutinous rice is an import part of the diet culture of the Zhuang people in Wenshan, Yunnan Province.Which uses the high quality glutinous rice as the main ingredient, and the use of the extraction of a lot of plants of the dyeing agent on the glutinous rice, Then cook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aditional cooking methods.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n th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et culture of the color glutinous rice,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diet culture of the color glutinous rice, including its cultural origin,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etc.
the color glutinous rice; Wenshan Zhuang Nationality;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S971
A
1674 - 9200(2017)05 - 0053 - 04
2016 - 11 - 24
文山学院转型发展基金项目“文山学院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基地与创新服务中心”(ZX20150203)。
吴风志,男,云南洱源人,文山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郝茗莉,女,河南禹州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遥感技应用研究。